《看得見的科學》系列叢書是一套科學知識圖解小百科,共五冊,以新穎獨特的方式,形象介紹了氣候環境、宇宙、地球、植物和人體領域中與我們關系為密切的科學知識和新發現,內容豐富,形式活潑,語言淺顯通俗。每冊都有數百張精美圖片,均出自科學家和設計者之手,既形象又嚴謹,準確的術語和高清晰的圖片讓讀者對科學知識的講解更加一目了然。
《看得見的科學——圖說地球》介紹了地球起源、地質地理、山川景觀和大氣環境變遷等內容,從化石的形成到新的繪圖技術,深入探索地球,進而研究我們所在星球的演化。
《看得見的科學——圖說地球》可作為青少年科普讀物。
結構獨特,每兩頁就構成一個獨立的閱讀單元。這種設計十分適合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內容精彩豐富,經典,語言淺顯通俗,書中插配的精美圖片所帶來的感官印象直接而且震撼
譯者簡介
楊軼,科普作家,網絡科普人,上海天文臺“天之文論壇”版主。經常在《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自然與科技》、《少年科學》等雜志發表文章,并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推廣科學;譯著《尋星夜話:天文觀測入門與實踐》《終極探索:星際旅行》等。
地球的古往今來
地球的形成
地質年代表
生命在陸地萌芽
地質年代知多少
地球的結構
剖析地球
地磁學
美麗的礦石
礦石的形狀
巖石的生命周期
巖石的種類
板塊構造和火山運動
板塊構造學說
泛大陸的命運
大陸漂移
火山
火山作用
火山爆發
熱點
間歇泉
地震
地震波
水和海洋
河道
世界上的河流和湖泊
世界大洋
海底世界
海溝和海嶺
洋流
海浪
海嘯
潮汐
不斷變化的地形
侵蝕
侵蝕的周期
山崩
溶洞
山脈如何形成
世界上的山
海岸線的形態
冰川
冰川的侵蝕作用
冰山
描繪地球
地面坐標
地圖投影
地圖制作
制圖原則
自然地理圖和地形圖
主題地圖
遙感
衛星和航天飛機
時區
大洲
大洲的結構
南極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歐洲
亞洲
大洋洲
非洲
術語表的
索引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