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教委主辦、上海理工大學承辦的“第七屆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于2018年5月4日至5日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本次大賽的主題為“關注民生、美好家園”,內容為:1)解決城市小區中家庭用車停車難問題的小型停車機械裝置的設計與制作;2)輔助人工采摘包括蘋果、柑桔、草莓等10種水果的小型機械裝置或工具的設計與制作。本書收集的案例為本次大賽的獲獎作品,凝聚了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上海市15所理工科高校在校大學生機械創新思維的精華。本書收集的案例充分展示了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思維的培養和創新成果的多樣性,也反映了上海市高等院校機械學科的教學改革成果,可作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指導與研究用書。
“第七屆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于2018年5月4日至5日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大賽主題為“關注民生、美好家園”,聚焦“解決城市小區中家庭用車停車難問題的小型停車機械裝置的設計與制作”“輔助人工采摘包括蘋果、柑橘、草莓等10種水果的小型機械裝置或工具的設計與制作”等具體問題。大賽共吸引了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上海市15所理工科高校,約700名在校大學生以及近百名指導教師參加。參加大賽的157支隊伍經過激烈的競爭,共產生30個一等獎作品,44個二等獎作品。本書的編選案例為本次大賽的部分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思維的培養和創新成果的多樣性,也反映了上海市高等院校機械學科的教學改革成果。大賽所形成的影響,能積極地推動高校大學生將機械產品的研究、創新設計與社會實踐進行緊密結合,激發更多青年學生投身于我國機械設計與制造事業,成為日后機械設計工程師中的佼佼者。
當今之世,科技創新能力成為國家實力關鍵的體現。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就能在世界產業分工鏈條中處于高端位置,就能創造激活國家經濟的新產業,就能擁有重要的自主知識產權,從而引領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創新的主體之一,其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僅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優勢條件,更是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部署的堅強后盾。因此,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是時代迫切需要的,也是當今教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大學生自我主動培養創新能力勢在必行。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深刻感受到大學生創新的重要性、迫切性的同時,也看到了因創新意識缺乏、專業知識覆蓋面狹窄和創新精神不佳的大學生創新弊端。因此,我們更應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營造高校大學生創新文化氛圍,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新制度,夯實大學生創新基礎,促使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創新精神深入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里面,實現教育學家陶行知所述“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良好景象。
機械創新設計作為科技創新的分支之一,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課題。機械創新設計是指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力,利用人類已有的相關科學技術成果(含理論、方法、技術、原理等),進行創新構思,設計出新穎并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的機構或機械裝置的一種實踐活動。它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改進完善生產或生活中現有機械產品的技術性能、可靠性、經濟性、適用性等;二是創造設計出新產品、新機器,以滿足新的生產或生活的需要。機械創新設計體現了艱苦、卓越匠心的工作本質,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精益求精的態度。
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自2012年起至2018年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大賽注重在校大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等課程的設計原理與方法,實現作品原理、功能、結構上的創新。基于“卓越工程教育”思路,大賽引導高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提高學生針對實際需求,進行機械設計和工藝制作的工作能力,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已逐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是上海市高校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賽事之一。該賽事成為大學生機械工程設計能力培養的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希望各位同學積極投身于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事業當中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第七屆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于2018年5月4日至5日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大賽主題為“關注民生、美好家園”,聚焦“解決城市小區中家庭用車停車難問題的小型停車機械裝置的設計與制作”“輔助人工采摘包括蘋果、柑橘、草莓等10種水果的小型機械裝置或工具的設計與制作”等具體問題。大賽共吸引了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上海市15所理工科高校,約700名在校大學生以及近百名指導教師參加。參加大賽的157支隊伍經過激烈的競爭,共產生30個一等獎作品,44個二等獎作品。本書的編選案例為本次大賽的部分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思維的培養和創新成果的多樣性,也反映了上海市高等院校機械學科的教學改革成果。大賽所形成的影響,能積極地推動高校大學生將機械產品的研究、創新設計與社會實踐進行緊密結合,激發更多青年學生投身于我國機械設計與制造事業,成為日后機械設計工程師中的佼佼者。
本書由上海理工大學錢煒副教授、施小明副教授、朱堅民教授擔任主編并統稿。在本書的編錄過程中,上海市各兄弟院校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和莫大的支持,劉婧崢老師和呂美鳳、強云玥等研究生對本書的出版做出了有益貢獻,謹此向各位老師和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
基于編者水平限制,書中不足及疏漏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編者不勝感激。
錢煒
上海理工大學
2019年10月
上海理工大學機械學院副院長,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指導教師。 作為團隊的主要成員,《機械類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建設》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帶領和指導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越障機器人和投籃機器人分別在上海市大學生機器人大獎賽上獲得亞軍和優勝獎;曾參與《桑塔納轎車五檔減速器裝配線》的設計;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編教材一本。
小區道路微型停車系統(1)
立體式小區停車庫(6)
棚頂式自行車智能存取停車場(13)
平面移動立體停車位(18)
雙層滑動式停車機(25)
升降橫移式智能立體車庫(30)
雙層側方停車裝置(37)
雙層旋轉式自行車停車庫(42)
基于Arduino的超聲波定位二層自行車停車裝置(51)
基于多連桿牽連升降及水平旋轉的自動立體停車裝置(55)
基于“互聯網+”的無避讓立體停車裝置(60)
摩天輪式自行車停車架(65)
摩天輪式自行車停車裝置(69)
物聯網停車系統(75)
直立式自行車停車裝置(81)
智能動平臺停車裝置(86)
智能升降橫移式非機動車立體車庫(91)
自行車智能存取立體停車庫(95)
智能停車輔助裝置(100)
并行式共享立體停車庫(105)
多功能立體停車庫設計(110)
直立式智能小型停車系統(115)
無避讓式立體機械車庫(121)
兩層三車立體式自行車停車裝置(127)
背負式全方位剪切柑橘類水果采摘裝置(132)
便攜式菠蘿輔助采摘裝置(136)
便攜式高效高枝蘋果輔助采摘桿(140)
便攜式水果采摘機(144)
便攜式水果采摘裝置(148)
基于雙滑塊剪切的便攜柑橘采摘工具(153)
便攜式水果采摘器(158)
便攜式水果采摘收集一體化裝置(161)
簡易實用的水果采集桿(166)
鋸式升降鴨梨采摘輔助裝置(170)
旋轉式蘋果采摘機械手(177)
便捷式草莓輔助采摘裝置(183)
撥條振動式全自動棗類收獲機(187)
可穿戴式多功能果園助手(192)
無眼菠蘿輔助采集裝置(198)
振動式打棗機(201)
智能蘋果采摘器(205)
菠蘿采集車(210)
草莓采摘夾(216)
多功能草莓采摘臂(219)
高空水果采摘器(224)
高效環切式摘果器(228)
蘋果類水果萬向采摘裝置(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