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中國當代史(第4版)》,從1949年寫到2014年。65年的歷史可以分為6個時期,大致上與本書的6個章節相對應。
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歸結為“一條道路”、“一個體系”和“一個制度”,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十八大以后,以****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構想。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目標。認真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出臺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順應黨心民意。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完成了換屆選舉,新老交替順利完成。
這部《中國當代史(第4版)》,從1949年寫到2014年。65年的歷史可以分為6個時期,大致上與本書的6個章節相對應。
1.從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這7年是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可分為兩個階段:前3年主要是統一祖國大陸,繼續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恢復國民經濟,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后4年主要是中國共產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前完成“一五”計劃,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短短7年時間,實現革命性質和社會性質如此深刻的轉變,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創舉和偉大進步。
2.從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這10年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的10年。這10年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56年9月中共八大到1957年9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黨的八大前后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這個階段雖然在1957年6月開始進行的反右派斗爭中犯了擴大化的錯誤,但總體上講,成績是主要的,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基本上執行了黨的八大路線和八大規定的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工作方針,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第二階段:從1957年9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到1960年秋。黨的八屆三中全會改變了八大關于國內主要矛盾的科學論斷。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方針上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隨后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又努力地領導全黨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但由于受思想認識上的局限,尚未覺悟到從根本上改變“左”傾指導思想,在廬山會議后期糾“左”又中斷了,錯誤地開展“反右傾”斗爭,“左”的錯誤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國民經濟三年嚴重困難局面。從總體上講,這個階段工作上的失誤是主要的,給黨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了重大損失。第三階段:從1960年冬到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1960年11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開始再次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并決定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全面調整國民經濟。這個階段,全黨上下,同心同德,大興調查研究,傾聽群眾意見,群策群力,艱苦奮斗,糾正錯誤,渡過難關。雖然糾正錯誤是限定在堅持“三面紅旗”和廬山會議“反右傾”的雷池之內,糾正得很不徹底,但是這個階段,要糾正錯誤、克服困難的總的思想和方針是正確的,在恢復經濟、恢復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和黨在人民群眾中的信譽等方面,收到了顯著的成效。第四階段:從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重新強調階級斗爭到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五一六通知”。這個階段,由于堅持“八字方針”,接受1959年廬山會議的教訓,防止政治斗爭對經濟工作的沖擊,扭轉了嚴重困難的局面,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并向一個新的臺階邁進,在經濟管理體制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改革的試驗。但是,“左”傾錯誤在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上并未得到徹底糾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還有發展,并且將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階級斗爭進一步延伸到黨內的高層,步步升級,愈演愈烈,終于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第一章 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1949.10-1956.9)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國民經濟的恢復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二、大陸的統一和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
三、國營經濟的建立和社會經濟秩序的整頓
四、新中國的外交方針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五、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任務和策略方針
六、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和全國抗美援朝運動
七、土地制度改革和鎮壓反革命運動
八、合理調整工商業和“三反”、“五反”運動
九、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十、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和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第二節 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實現
一、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與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定
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三、加強黨的建設《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
四、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穩步前進
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打開外交新局面
六、思想文化領域的批判運動
七、三大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八、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
第二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1956.9-1966.5)
第一節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問題的提出
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和科學文化事業的興盛
三、中共八大
四、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
五、中國共產黨的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第二節 經濟建設指導方針上的失誤和糾正失誤中的曲折
一、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對“反冒進”的批判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制定
二、“大躍進”的發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三、教育文化領域“左”傾思想的泛濫和對“新人口論”的錯誤批判
四、炮擊金門和西藏平叛
五、對已經察覺的“左”傾錯誤的糾正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六、廬山會議和“反右傾”斗爭
七、“大躍進”錯誤的繼續嚴重經濟困難局面的出現
第三節 戰勝嚴重經濟困難和國民經濟的調整
一、農村政策的調整
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制定和工業的調整
三、科學、教育、文化政策的調整
四、“七千人大會”國民經濟調整的全面展開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5-1976.10)
第四章 實行改革開放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拓(1976.10-1992.1)
第五章 堅持改革開放 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1992.1-2002.10)
第六章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2002.11-2013.3)
《中國當代史(第4版)》:
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和科學文化事業的興盛
在建設社會主義,不斷地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科學文化的過程中,廣大知識分子的作用非常突出。為了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加強對知識分子和整個科學文化工作的領導,中共中央于1956年1月在北京召開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向會議作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前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發展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因此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除了必須依靠工人階級和農民的積極勞動以外,還必須依靠知識分子的積極勞動,“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兄弟聯盟”。報告正式宣布:知識分子中的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國家工作人員,已經為社會主義服務,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①。周恩來在報告中還分析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現狀,明確提出力爭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迅速地擴大和提高我國的科學文化力量,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任務。
1月20日,毛澤東到會講話,指出:“現在我們是革什么命呢?現在是革技術的命,叫技術革命。要搞科學,要革愚昧同無知的命,叫文化革命!雹谒笤诒容^短的時間內,造就大批高級知識分子,號召全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先進科學水平而奮斗。
知識分子問題會議鼓舞了廣大知識分子,激發了他們的政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這對于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開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根據會議精神,3月14日國務院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陳毅為主任,集中幾百名優秀科學家編制1956年至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隨后,全國掀起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潮。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幾年,科學文化工作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其中存在著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傾向。例如,遺傳學界存在以蘇聯米丘林一李森科學派為權威,排斥西方的門德爾一摩爾根學派的情況;在醫學界有人認為蘇聯巴甫洛夫學說是社會主義醫學,中醫是封建醫學,西醫是資本主義醫學;戲曲界出現京劇和地方戲以哪個為主的爭論。這種現象引起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關注。1951年4月,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時,毛澤東題詞祝賀:“百花齊放,推陳出新!1953年8月,中共中央批準設立中國歷史問題研究、中國文字改革研究、中國語文教學研究三個委員會。就歷史研究的工作方針問題,毛澤東提出:“百家爭鳴。”在此基礎上經過認真的總結,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他說:“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雹5月2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他正式宣布了這一方針,指出:“現在春天來了嘛,一百種花都讓它開放,不要只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說春秋戰國時代,兩千年以前那個時候,有許多學派,諸子百家,大家自由爭論,F在我們也需要這個。”②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文聯聯合召開的報告會上作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系統地闡述了這個方針。他說:“要使文學藝術和科學工作得到繁榮的發展,必須采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策!薄拔覀兯鲝埖摹倩R放,百家爭鳴’是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保留自己的意見的自由。”“我們主張政治上必須分清敵我,我們又主張人民內部一定要有自由!倩R放,百家爭鳴’,是人民內部的自由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領域中的表現。”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