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研究:基于廣東高校的實證分析》對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基本內涵、主要特征、社會功能和理論基礎等進行了系統闡釋,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四個層面,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色、理念、實踐、優勢與發展五個維度為研究視角,對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厘清了影響認同的四個主要因素,劃分了四種認同類型,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
董海軍,男,江西貴溪人,博士,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黨的建設研究院(華南師范大學)秘書長、研究員。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9項。在《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緒論
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三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理論分析
第一節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內涵解析
一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相關概念分析
二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社會功能
三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生成機制
第二節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政治認同的思想
一 政治認同的可能性
二 政治認同的必要性
三 政治認同的實現途徑
第三節 中共領導集體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同的思想
一 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同的方式
二 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同的途徑
第四節 政治制度認同的理論借鑒:政治社會化理論
一 政治社會化釋義
二 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問題
三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四 政治社會化的路徑
第二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現狀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數據來源
一 研究設計
二 數據來源
第二節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現狀分析
一 大學生對政治制度認同的整體情況
二 大學生對政治制度四個層面的認同情況
三 大學生對政治制度五個維度的認同情況
四 大學生對政治制度認同的性別差異
五 大學生對政治制度認同的年級差異
六 大學生對政治制度認同的政治面貌差異
第三節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現狀的基本判斷
第三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環境因素分析
第一節 家庭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家庭結構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三 家庭功能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四 家庭成員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五 家庭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影響的基本結論
第二節 學校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學校教育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三 學校管理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四 學校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影響的基本結論
第三節 傳媒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傳播符號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三 傳播媒介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四 傳媒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影響的基本結論
第四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核心因素分析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 文獻回顧
二 研究設計
第二節 政治心理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一 政治認知度的影響
二 政治義務感的影響
三 政治關注度的影響
四 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第三節 政治參與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影響
一 議論性政治參與的影響
二 選舉性政治參與的影響
三 維權性政治參與的影響
第四節 政治因素對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影響的結論與建議
一 基本結論
二 對策建議
第五章 提升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路徑
第一節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因果模型辨析
一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簡單因果模型
二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因果模型的比較
三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因果模型的解構
第二節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多元路徑探索
一 學校因素與政治制度認同間的路徑建構
二 家庭因素與政治制度認同間的路徑建構
三 傳媒因素、政治因素與政治制度認同間的路徑建構
第三節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的理性路徑選擇
一 大學生政治制度認同效應的比較
二 大學生理性政治制度認同的重構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