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家風》以毛澤東的家庭生活變遷為主線,生動再現、詮釋了不同歷史階段毛澤東的家風。
《毛澤東家風(中文)》有四個篇章:傳統農民家庭、新式文化家庭、革命戰爭時期的家庭、和平年代的家庭,通過一個個樸實生動悲歡離合的故事,從不同側面真實地展現了毛澤東的人格魅力和優良家風。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該書是******的獻禮之作。毛澤東家風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寶貴精神財富。該書以毛澤東的家庭生活變遷為主線,通過對毛澤東一家人的婚姻戀愛、起居生活、言行舉止、待人接物之類的家事的細微描述,對毛澤東作為一個偉人、同時又作為一個普通人進行歷史再現。《毛澤東家風(中文)》生動再現、詮釋了不同歷史階段毛澤東同志的家風,使人從中深受啟迪和陶冶。作者注重生動的敘述與歷史畫面的結合,配發了許多珍藏的老照片和新近拍攝的故居等大量圖片。撥去了紅墻深院內籠罩在家庭上的層層迷霧,呈現給讀者一個真實、鮮活、偉大而又平凡的毛澤東與他的家庭。
響應習近平號召學習毛澤東家風
人們絕大多數都生活在家庭之中。2016年,13.83億中國人中有11.32億人為家庭戶人口,他們組成了3.64億戶家庭。目前,14億人口的中國人,生活在大約4億戶家庭中。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的領袖,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國家和4億個家庭負有特殊的責任,也傾注了無限的深情。家國情懷是他內心最為美好、最為強勁的旋律,而家風建設則是他治國理政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在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吟誦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發出重視家庭、家教、家風的鄭重呼吁。2015年2月17日,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身份,在春節團拜會上對全國4億個家庭,對全國各族人民,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動情地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016年12月12日,他在接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叮囑:“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國關系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愛家”與“愛國”統一起來,在奮力實現“中國夢”的同時實現“家庭夢”。他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要認識到,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家庭夢才能夢想成真。”他胸懷“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號召“廣大家庭都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我們4億多家庭、13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他立足中國大地,用歷史性的哲理、簡潔樸實的語言,論述了家與個人、家與社會的關系,號召以“好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他在2013年10月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就提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2016年,他接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進一步闡述:“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諸葛亮誡子格言、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都是在倡導一種家風……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給子女的遺言,諄諄囑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他呼喚“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他著眼黨心民心和國家前途命運,以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敢于擔當的巨大政治勇氣尖銳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號召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抓好家風。2016年1月12日,他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痛陳部分領導干部家風墮落給黨風政風帶來的巨大危害,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他誓言“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弘揚真善美、抑制假惡丑,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推動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他引用《禮記·大學》中的名言:“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嚴格要求親屬子女,過好親情關,教育他們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為全社會做表率。”2016年12月9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努力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楷模……帶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保持共產黨入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他引用經典古語告誡各級領導干部:“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他強力推進法治建設、制度建設,用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促進家風建設。2016年起開始實施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20l6年1月12日,他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擲地有聲地宣布:“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他語重心長地提醒高級領導干部:“家里那點事有時不經意可能就溜過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紀守法,不要以為是干部子弟就誰都奈何不了了。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處理,而且要從嚴處理,做給老百姓看。”2016年10月24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他在說明中特別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員“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他在多個場合強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堅決不搞特殊化,堅決不搞特權”,“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清清爽爽、義無反顧地去當官”。
他放眼全球治理和人類未來,要求新時代家風建設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其當代價值、世界意義。他指出:“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建設,特別是要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他把目光投向更為寬闊的人類世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他生長在著名的革命家庭,在紅色家風熏陶下成長,對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紅色家風”倍加珍重。他滿懷深情地講道:“中國人歷來講求精忠報國,革命戰爭年代母親教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先大家后小家、為大家舍小家,都體現著向上的家庭追求,體現著高尚的家國情懷。”他號召“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由于特殊的人生經歷,他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家風充滿感情,深知弘揚紅色家風對中國家風、社風、黨風、政風建設的重要性。他強調:“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要求人們學習毛澤東等老一輩黨的領袖的家風,從他們的家國情懷中汲取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身體力行形成的家風,融中華優秀傳統家風和紅色家風于一體,是中國人民最為寶貴的財富,是培育新時代良好家風社風黨風政風不竭的精神資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竭動力。它注定會滋養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成為他們齊家治國、建設美好社會的精神源泉。
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
孔祥濤,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清華大學中國社會風險評估研究中心
專家委員會委員
第一篇 傳統農民家庭
一、生我者父母 育我者家
韶山風氣
克勤克儉
吾母高風
二、孩兒立志出鄉關
倔強的山里娃
苦澀的初戀
在家“出家”的小丈夫
東山學堂里的窮學生
第二篇 新式文化家庭
一、湘江潮頭骨肉情
“一師”出了個“毛偉人”
長子長兄
二、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良師益友
不作俗人之舉
愛的家庭
唯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第三篇 革命戰爭時期的家庭
一、馬背上的家庭
戰火中的愛情
愛的苦澀
逆境中的知己
相濡以沫
丟失的孩子
死也要把她抬著走
二、窯洞里的家庭
飄落的白手絹
熱鬧的窯洞
八路作風
烽火親情
我為全社會出一些力
三、莫斯科的特殊家庭
四、為有犧牲多壯志
第四篇 和平年代的家庭
一、“紫禁城”里的第一家庭(上)
父親母親,我看望你們來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
稱職的大哥大伯
二、“紫禁城”里的第一家庭(中)
不能像封建社會一樣
“皇帝老子”也是人
三、“紫禁城”里的第一家庭(下)
手心手背都是肉
在風浪里鍛煉成長
我毛澤東要帶這個頭
溫柔慈父心
婚姻大事
做普通的人
以身作則
勝似兒女
一個永遠戀家的人
結語 兒女們珍藏的遺產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