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疊加(一場曠日持久的密碼戰,一部風格奇異的深度諜戰長篇小說)
定 價:¥68
中 教 價:¥51.00 (7.50折)
庫 存 數: 0
一樁事先張揚的密誘案,與一樁源自遠古的諜殺案,在戰爭與和平背景下產生深度交融;一場密碼編碼師與破譯師的心智較量經年不息,破解與反破解、密誘與反密誘行動輪番呈現。關于諜患憂思和戰爭罪責;關于親情愛情和信仰追求;關于拯救生命,保護家園;關于永生的密碼與不死的對決;關于生死疊加狀態下的靈魂叩問及人性探索。看見的與看不見的,都是可疑的:是事實,還是虛構?是本真,還是想象?解構戰爭、破譯密碼、敘寫英雄、呼喚和平的孤絕故事,在歷史、現實、記憶和夢幻交匯處誕生,給這次獨特的戰爭文學創作試驗增添了濃郁的寓言意義。
《生死疊加》,可以視為風格奇異、引人入勝又無從速覽的深度諜戰類型作品;《生死疊加》,究竟更是勘探人性、禮贊英雄且手法高妙的正典品質長篇小說。編碼與解碼、設局與破局、創傷記憶與情境現場、智性較量與心理推演、蕪雜的生命之相與純質的信仰之心……密碼和與之相關的人與世界,提示著戰爭史從未結束,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外在于生生死死的世情,內在于層層疊疊的人心。經由猜想、虛設、推理、想象等等思維編程,加之幻覺、情緒、傳說、迷局、暗示等等魅性攪動,心神的恍惚與信念的明朗的褶皺里,人性豐饒而幽深。
———《人民文學》卷首語
后 記
《情報眼》及其他
1906 1032 4190 0644 0366 0100
這里,有一事不得不說。不說,讀者也會發現,在小說最后,我把自己寫死了。現在,竟又站出來寫這個《后記》,顯然我并沒有死。但本質上我沒有撒謊。作為作者的我沒有死,但作為彭寂與王小嬌的兒子,的確在那場七百五十一年不遇的龍卷風(據姒家人氣象史料記載)中死掉了。他和他的母親抱著那塊石碑,被飛瓦走石旋刮卷切的沒有了五官和皮肉。這事,眾人皆知,多年流傳。還沸沸揚揚地上過當地報紙和電臺。
另外,在創作中,因藝術表現需要而設置了少許留白,試圖求得以無勝有,化虛為實之效;有些內容,也因保密紀律限制,我無權講出實情,或根本就不知詳情,而故意當作留白處理了(像曖昧的《蟬,螳螂,黃雀,彈弓手》一章便是如此)。同時,我似乎對某一敘事技巧(故意模糊和搞亂事件發生時序)格外著迷,也造就了一些虛假留白。好在,小說藝術最好的景觀,是每一個讀者都能成為潛在的作者。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小說,確實沒有給出一個時序連續的故事和唯一結局。但我又擔心某些留白埋藏得過于深,會給讀者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那么,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才好呢?
恰巧,這天我在書店發現了一本書,叫《警戒——百起竊密、泄密、間諜案例紀實(最新修訂版)》。前幾年我曾買過這部書的首版。前面小說中,那起某高校氣象系對外學術交流涉嫌泄密案例,正是從這本首版書上看到的。這套書是國家某職能部門,為加強全民保密警示教育,由其主管的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眼前這本修訂版,在大量增加最新案例的基礎上,結合新頒布的相關法規,對每個案例進行了點評。在其中,我驚奇地看到了《破獲青銅甕間諜組織案紀實》一章。看完后,即刻產生了一種費力不討好的感覺:與實際案件相比,我的想象力實在匱乏。我的小說遠沒有這個實案奇詭撼人。
下面,我就把這篇紀實文章中幾個驚奇之處概略性地列舉出來,也許會縫補上我小說中某些情節與邏輯的空缺,可能有助于讀者掃除幾多閱讀障礙。
一如“蟬→螳螂→黃雀→彈弓手→老虎→獵人→扈三娘→蟬”情景再現,彭寂與余元謀在九珠灣建立信件聯絡、開展技術對決、相互密誘與反密誘等方面的情況,以及甄曉敏抓捕彭寂和退休人、起獲墳墓情報、深挖九珠灣潛伏特務等行動,北方B市青銅甕潛伏組織在背后都是詳盡了解的,而彭寂還自以為他與余元謀接觸,青銅甕人從不知曉。B市青銅甕并沒揭穿彭寂所為,反而巧妙暗助他與余元謀實施勾聯,意在把彭余對決爭斗搞大搞亂,把九珠灣特情搞復雜,以吸引警方把注意力放到彭寂身上,目的是掩護在北方B市潛伏著的更大的特務安全行事。事實上,北方B市青銅甕間諜組織這些隱秘局設,我警方上層也早已盡數掌握,并有詳細應對方案。王小嬌便是警方應對行動中的一員干將。她以某種敏感身份和老者的面目,秘密來往于B市和九珠灣之間開展活動。但這篇紀實文章,并未涉及王小嬌參與該案的具體細節。譬如,她是怎樣協同B市警方完成“死而復生計劃”的?在破獲敵特密報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又是怎樣整容祛疤而打入到敵特內部的?利用小說實施密誘見到了何種成效?等等。但文章中另有顯示說,關于北方B市間諜案,及其王小嬌暗助警方上層破案的密情,當時連九珠灣警方以及那個專案組也一概不知,他們是后來才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竟然還對王小嬌潛伏身份產生過誤會和懷疑。
國余之言,河北故城人,1988年從事文學創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畢業于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和南京政治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系。國防大學軍隊政治工作學研究生。由作家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劍走偏鋒》《影子戰士》《旺水謠》《解密金鴛鴦》《一個女人的戰爭》《戰爭畫廊》等,部分作品被搬上熒屏。長篇小說《密碼破譯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先后獲得中版好書榜2018年第5期“中版好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2018年7月“中國好書”、中國出版協會2018年7月“文學好書”、首屆中國印刷藝術雙年展銅獎;入圍中央電視臺、中國圖書評論學會2018年度“中國好書”。該小說英文版,已由英國查思出版有限公司翻譯出版。該小說廣播連續劇,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出。該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由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大盛國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制出品。
上卷
引言 《冣之書》——-02
第一章 虛幌無聲——--04
第二章 假面中原——--14
第三章 因密而生——--19
第四章 誰人克捷——--22
第五章 遠誅之旅——--32
第六章 一密二言——--42
第七章 誘因無解——--47
下卷
引言 《冣之書》——56
第八章 魅妝女人—---58
第九章 針眼情報—---71
第十章 天餌行動—---76
第十一章 百年諜患—---82
第十二章 鱟狼大戰—---87
第十三章 警世密鑰—---91
番外
引言 《冣之書》-—-98
第十四章 臥榻之諜—---99
第十五章 樓閣之冢—--108
第十六章 黑洞炸彈—--112
第十七章 間諜課堂——121
第十八章 與敵共謀——129
第十九章 醉太平賦——137
尾聲 《冣之書》---146
后記《情報眼》及其他-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