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研究》從表達者、接受者以及修辭話語三個角度,對“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生成、接受、傳播進行了分析和闡釋,認為組合存在三種修辭幻象,彼此擁有不同的特陛。在分類的基礎上,《“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研究》研究了“程度副詞+名詞”組合共時演化的修辭動因,論證了其從句子成分到句法成分的內在規律。通過這些定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影響“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特殊修辭效果的因素,進而利用這些因素達到定量研究的目的。基于對“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研究,我們應在語言規范的指導原則中加入“適當顯現原則”,這樣才能既保證系統范疇對社會語言生活的導向作用,又保護語言生活的寬松自由和豐富多彩。
朱磊,男,臺州學院人文學院講師。2018年于上海師范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修辭,尤其關注當前語言生活中的新興語言現象。已發表相關CSSCI論文若干篇。
0 引論
0.1 選題緣由
0.2 研究現狀及其分析
0.2.1 修辭學界對“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研究
0.2.2 其他語言學科對“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研究
0.2.3 關于程度副詞的相關研究
0.2.4 當前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及其問題
0.3 本書的研究內容及意義
0.3.1 研究內容
0.3.2 研究意義
0.4 本書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0.4.1 本書的研究方法
0.4.2 本書的研究步驟
1 表達視角下的“程度副詞+名詞”組合探究
1.1 語法現象與修辭現象
1.2 語言與認知模式
1.3 意象與修辭幻象
1.4 修辭幻象在“程度副詞+名詞”組合中的生成
1.5 修辭幻象與“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對應
1.6 “程度副詞+名詞”組合在表達中的具體體現
1.6.1 屬于修辭幻象1的組合
1.6.2 屬于修辭幻象2的組合
1.6.3 屬于修辭幻象3的組合
1.7 小結
2 接受視角下的“程度副詞+名詞”組合
2.1 接受活動的定義
2.2 接受語境構成的剖析
2.2.1 接受語境中的可能因素
2.2.2 接受語境中的現實構成
2.3 對“程度副詞+名詞”組合接受活動的具體分析
2.3.1 意義語境下的接受活動
2.3.2 理據語境下的接受活動
2.3.3 審美語境下的接受活動
2.4 接受視角下“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最佳類型
2.5 小結
3 社會話語視角下的“程度副詞+名詞”組合
3.1 社會話語研究的重要性
3.2 “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社會話語分布
3.3 “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社會話語功能
3.4 “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社會話語類型
3.4.1 個體性話語
3.4.2 群體性話語
3.4.3 普遍性話語
3.5 對“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規范建議
3.6 對修辭最高原則的進一步思考
3.7 小結
4 “程度副詞+名詞”組合共時演化的修辭動因
4.1 共時演化
4.1.1 句子成分與句法成分
4.1.2 組合的共時演變
4.1.3 演化后的類推
4.2 修辭動因的選取考察
4.2.1 程度副詞的選取
4.2.2 名詞的選取
4.3 分布的整體表現
4.3.1 區分同形情況
4.3.2 統計概況
4.4 特殊表達的功用
4.4.1 語義表達功用
4.4.2 語用表達功用
4.5 成因分析
4.5.1 內部階梯差異
4.5.2 主客觀的制約作用
4.6 小結
附錄 程度副詞“很”修飾名詞性成分的相關統計
5 “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特殊修辭效果的量化判斷
5.1 組合的特殊語用效果
5.2 與量化判斷相關的因素
5.2.1 資格因素
5.2.2 理解因素
5.2.3 分布因素
5.3 量化公式
5.3.1 公式的提出
5.3.2 公式的應用
5.4 小結
6 “很是”對于形容詞化名詞性成分的修飾
6.1 “很是”的性質
6.1.1 內部搭配
6.1.2 句法分布
6.2 同形區分
6.2.1 與修飾謂詞性成分的加詞性“很是”的區分
6.2.2 與線性序列“很是”的區分
6.3 “很是”的內部結構
6.3.1 “是”的主觀性
6.3.2 “很”的核心性
6.3.3 類推的受限性
6.4 形成動因和機制
6.4.1 凸顯性狀
6.4.2 概念整合
6.5 與“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語用效果比較
6.5.1 特殊語用效果的比較
6.5.2 一般語用效果的比較
6.6 小結
7 構式“不要太N”的形成分析
7.1 構式的理解
7.2 “不要太N”的現實成員
7.3 構式的典型形式與非典型形式
7.3.1 典型變體
7.3.2 非典型性變體
7.4 成因與發展
7.4.1 功能的轉移與隱退
7.4.2 未來的預測
7.4.3 與“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的結合
7.5 小結
8 從“程度副詞+名詞”組合看語言的規范問題
8.1 語言規范與話語規范
8.2 語言規范中的話語范疇
8.3 生活世界范疇的顯現
8.3.1 變異話語1
8.3.2 變異話語2
8.3.3 變異話語3
8.3.4 連續統上的變異話語
8.3.5 語言現象與變異話語的對應
8.4 系統范疇的壓制
8.4.1 根本性控制
8.4.2 有條件讓步
8.5 理想的博弈結果
8.6 小結
9 結語
9.1 本書主要觀點總結
9.2 尚待解決的問題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