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現狀、產業鏈解析及產業政策入手,結合中國人
工智能領域特色發展情況,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產業概況,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發
展概況、創新發展形式及創新創業熱點進行了調查與歸納。調查對象是國家高
新區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年度統計數據中符合人工智能產業方向的3204家企
業。研究發現,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已達到萬億級規模,企業呈現高速發展、
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空間分布聚集的特點。2016—2018年,企業數量增速超過
20%,65%的企業規模在百人以下,74%的企業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
角區域。這些人工智能企業匯聚了優質人才,平均研發投入為全國高企平均值
的2.5倍,形成高投入、高創新產出、高利潤回報的企業特征。但是也要看到,
對產業發展具有基石意義的芯片、算法框架等領域企業數量偏少,圍繞共性技
術開發的科研條件平臺建設仍需加強等問題。基于研究結果,研究組提出了人
工智能領域創新創業政策建議。
目 錄
第一章 人工智能產業概況 ·1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1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1
(二)人工智能發展歷程 3
二、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概況 4
(一)基礎層:發展漸趨成熟,仍在持續優化 6
(二)技術層:語音識別相對成熟,機器視覺技術深入發展 ··16
(三)應用層:場景應用處于初級階段,感知智能普及任重道遠 ··19
三、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21
(一)人工智能受到世界主要經濟體高度重視 ··21
(二)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發展現狀 ··24
(三)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研發情況 ··28
(四)全球人工智能創新創業熱點方向 ··31
四、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 ··36
(一)國家部委積極出臺人工智能產業政策 ··36
(二)各高新區搶占產業先機,政策引導布局 ··40
(三)自創區結合區域政策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42
第二章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概況 ··45
一、人工智能企業性質分析 ··45
(一)入統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增速超過20% ··45
(二)近3/4的企業持續運營時間在5年及以上 46
二、人工智能企業區域和行業領域分布 ··47
(一)企業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等發達地區 ··47
(二)企業行業領域集中于應用層和基礎層 ··48
三、人工智能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0
(一)萬億級市場已經形成,中小微企業數量占主體 ··50
(二)整體營業收入保持兩位數高增長 ··53
(三)人員規模不足百人的企業占65% ·55
(四)多數企業以產品銷售收入為主,技術收入占比突出 ··57
(五)獲得銀行貸款的企業比例低,多數企業獲貸額度小 ··59
第三章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創新發展 ··63
一、集聚高質量創新資源 ··63
(一)九成人工智能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 ··63
(二)高水平研發機構數量多 ··64
(三)人員整體學歷水平高,科技活動人員占比超四成 ··68
(四)研發投入力度是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的2.5倍 70
二、創新發展成效突出 ··74
(一)高投入帶來科技成果高產出 ··74
(二)人均收入、利潤貢獻高,技術驅動創造價值 ··77
第四章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創業熱點 ··79
一、創新創業熱點區域 ··79
(一)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是人工智能創業首選地 ··79
(二)創新資源豐富的經濟發達區域更具吸引力 ··84
(三)高新區外對人工智能企業的吸引力在加強 ··85
二、創新創業熱點行業領域 ··87
(一)基礎層中數據是創業熱點 ··87
(二)技術層中計算機視覺是絕對主角 ··88
(三)安防、智能硬件、交通物流、機器人是應用層熱點領域 ··89
(四)領軍企業多層次混業經營布局,搶抓產業生態先機 ··90
(五)在孵化器中創業的應用層企業占比超六成 ··91
三、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行業領域 ··93
(一)創投更關注早期項目 ··93
(二)基礎層、技術層項目獲投額度大 ··95
(三)基礎層數據、應用層安防等領域企業更受公開資本市場認可 ·97
第五章 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創業政策建議 ·100
一、高新區加強產業環境營造,聯動主城區促進產業發展 100
二、引導建設一批人工智能專業化載體 101
三、重點加強基礎層、技術層的攻堅研發 101
四、引導區域政府、高新區出臺專項政策,促進人工智能發展 102
五、拓寬融資渠道,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102
第六章 人工智能企業案例分析 ·103
一、寒武紀——智能芯片供應商 ·103
二、地平線——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 ·105
三、商湯科技——計算機視覺技術服務商 106
四、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服務商 ·108
五、圖森未來——自動駕駛卡車應用 ·109
六、魔琺科技——虛擬世界應用 111
附錄 入統人工智能企業樣本遴選說明 ·112
一、建立備選企業庫 112
二、備選企業按業務逐一篩查 113
三、備選企業統計數據提取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