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世界經濟整體動力不足、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改變的趨勢下,企業唯有順應潮流,發展可持續創新能力,才能擁有持久的核心競爭力。
《持續創新 第 一次工業革命至今商業創新簡史》作者身處全球創新中心的硅谷,通過對蘋果、谷歌、通用電氣等公司高管的持續訪談,以及自己多年的分析研究,指出了企業進行可持續創新過程中會遇到的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包括如何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融入研發之中,如何重新整合創新基因等。同時,針對這些問題,作者結合歷史和當今的許多案例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并提煉了推動企業可持續創新所必需的關鍵能力,詳細闡述了如何確定、評估并發展這些能力來應對挑戰并實現企業的核心戰略目標。
1.在當下世界經濟整體動力不足、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改變的形勢下,蘋果前設計師通過對蘋果、谷歌、通用電氣等公司高管的持續訪談,結合歷史和當今的許多案例以及自己多年的創新管理研究,提出了應對當下極具挑戰性難題的解決方案。
2.作者提出了推動企業可持續創新所必需的關鍵能力,詳細闡述了如何確定、評估并發展這些能力來應對挑戰,實現企業的核心戰略目標。
3.本書是作者對創新管理近20年研究成果的一個總結,適用于創業公司,更適用于成熟企業的創新實戰。
1879 年,愛迪生是一個勇敢無畏的發明家,但在 1889 年,他卻是一個謹慎且保守的防御者。
——經濟史學家哈羅德·帕瑟
我沒有發明任何新東西,我只不過是把他人數百年來的研究成果組裝成了一部汽車而已。如果我是在50年前、10年前,甚至是5年前做這件事,我都不會成功。如果我們告訴下一代,人類很偉大的進步都是少數特定人的功勞,那根本是一派胡言。
——亨利·福特
極大的挑戰不在于人為地制造變革,而是在于推動變革自然發生。
——安德魯·哈格丹
內容簡介
安德魯·哈格丹(Andrew Hargadon)
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系博士,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企業研究中心教授,致力于創新管理與科技管理研究。哈格丹曾擔任蘋果公司和IDEO設計公司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也是《突破從何而來》(How Breakthroughs Happen)一書的作者。
第1章 持續創新 // 1
為何是現在 // 4
經久醞釀,集中迸發 // 6
持續發展的要素 // 8
用合適的工具做合適的工作 // 13
瓦特的困境 // 16
啟示 // 20
第2章 大膽變革 // 25
完成起步 // 30
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 32
用成長型思維模式追求創新 // 37
智能電網浪潮 // 40
制定創新戰略 // 43
需要注意的要點 // 45
持續創新
第3章 持續創新的挑戰 // 49
不斷減少的資源 // 52
棕地與綠地 // 55
更快、更好、更便宜,你只能三選二 // 58
風險與不確定性 // 63
對突破性創新的偏見 // 67
需要注意的要點 // 71
第4章 關聯型創新 // 75
建造堅固的關系網 // 77
關聯型創新的定義 // 82
清潔柴油背后的關系網 // 84
關聯型創新的運作 // 87
需要注意的要點 // 97
第5章 管理科學與政策 // 99
科學、政策和可持續創新 // 103
了解自己 // 107
了解這個領域 // 111
塑造創新 // 112
形成市場 // 115
需要注意的要點 // 118
第6章 重組式創新 // 121
亨利· 福特的舊理念 // 123
為何新理念比不上舊理念 // 128
建立重組式創新的能力 // 130
實現重組式創新 // 135
需要注意的要點 // 139
第7章 設計革命 // 141
設計的力量 // 143
誰在設計你的變革 // 145
特洛伊木馬戰略 // 147
當穿孔卡片統治地球 // 149
將穩健的設計融入創新進程 // 152
融入未來 // 154
網絡設計 // 156
長遠規劃 // 159
需要注意的要點 // 161
第8章 商業模式創新 // 163
投資太陽能 // 165
開辟道路 // 168
午餐的革命 // 169
定義商業模式創新 // 171
惠普公司的商業模式創新 // 174
持續創新
實施商業模式創新 // 175
需要注意的要點 // 179
第9章 改變世界 // 181
引爆創新 // 183
漫長征程 // 184
沒有一勞永逸 // 185
明確你的目的地 // 186
明確路徑 // 187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 187
一些零星之感 // 188
譯后記 // 197
注 釋 // 199
查看全部↓
《持續創新 第一次工業革命至今商業創新簡史》:
誠如馬克·吐溫所說,歷史不會重演,但卻會驚人的相似。回顧過去,我們可以清楚地明白變化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比如,創新通常會醞釀許久,然后集中進發。或者就像已故經濟學家魯迪。多恩布什說的那樣,事情發生所醞釀的時間要比你想象得更久,它們發生的速度也比你想象得更為迅猛。
讓我們以電力照明的發展為例來說明這個觀點。
在19世紀的第一個10年間,隨著第一個電化學電池的發明,歐洲的科學家們便開始努力制造電燈了。在這個過程中,兩項新技術迅速出現了,即可以讓火花越過導體間隔的弧光燈和會讓導體變熱的白熾燈。在接下來約75年的時間里,這兩項技術一直在并行不悖地發展,可它們卻并沒有給商業及社會帶來多大影響,直到1882年,愛迪生在曼哈頓珍珠街上建立發電站。
于是在隨后的10年間,現代實用新型電力誕生,電力行業以及引領了下個世紀該行業發展的公司也出現了。
事實上,從電化學電池的發明到愛迪生創辦珍珠街發電站的時間里,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涌。
這段時期里發生的許多事推動了那次大進發。在那段時期里,科學家和企業家們一直孜孜不倦地鉆研發電、電力傳送以及電力使用的新方法,因此推動了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的第一次商業性應用一一電報出現,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池和電線的發展,也推動了當吋美國和歐洲的所有科學家、技術人員以及小發明家對電報技術領域的研究,這其中也包括年輕的愛迪生。可是當時電報系統仍然只能依靠電池來供電。在20世紀60年代末,第一個具有商業可行性的發電機出現了。70年代末,新型發電機便已經可以給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和中央公園的弧光燈供電了。此后不久,企業家們便開始出售可以供船只、旅館、辦公大樓甚至個人使用的獨立電力系統(包括蒸汽機、發電機、電線和燈具)了。在75年的時間里,電力照明的各種相關元件一直在緩慢出現并發展著。可當愛迪生將電力進行商業推廣之后,該行業的主要元件僅用了10年便發展成熟。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愛迪生的直流電系統很快就面臨著西屋電氣(成立于1886年)等公司在遠距離傳送方面更具優勢的交流電系統帶來的挑戰。而交流電恰是在愛迪生首創的直流電系統上改進而來。從那之后,電力行業一直在不斷成長壯大,但形式上卻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現如今該行業的幾家主要公司一一西門子、通用電氣(愛迪生所創公司與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并成立)、西屋電氣以及阿爾斯通公司(最初是湯姆森·休斯頓公司)均誕生于那個時期。
像類似這種在經歷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后,革命性變革便接踵而來的例子,遠比你想象得要普遍。其實,早期的鐵路、汽車和互聯網的變革速度與電力行業相同。在1830年第一條商用鐵路-利物浦到曼徹斯特鐵路問世之前,鐵路行業早已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此后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鐵路便遍布了整個歐洲和美國。汽車行業開始于19世紀中期,以蒸汽動力汽車(無軌火車)的出現為標志。在戈特利布.戴姆勒、威廉.邁巴赫以及卡爾。本茨等人的努力下,第一輛商業化汽車在19世紀90年代出現了。然而在世紀之交的時候,以電力和蒸汽為動力的汽車數量遠多于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數量,這使得該行業面臨著發展方向的選擇難題。1908年福特T型車的問世是一個標志性的時間點,因為在隨后的10年里,幾乎美國所有主要的汽車制造公司及其主要零件供應公司都建立起來,包括雪佛蘭、克萊斯勒、別克、凱迪拉克以及通用汽車。互聯網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發起的一個項目,用于連接不同大學的大型計算機主機資源。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