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創客”這個詞語帶著濃郁的科幻風、IT風、技術風,從歐洲刮到美國之后,又在中國悄然風行。2014年,伴隨著創業投資潮,一大批創客空間雨后春筍般出現,一群癡迷于3D打印、機器人、智能硬件開發與軟件開發、科技產品設計等領域的年輕人,成為這些空間的主角。有創新能力的創客紛紛獲得天使投資,普通創客們帶著好奇,潮水般在不同的創客活動現場穿梭。2015年3月,“創客”一詞更是進入國務院工作報告,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大潮爆發,“創客”從此從小眾詞語變成了真正的大眾詞語。
2.廣義的“創客”,指的是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是能把自己的創意想法變成現實并樂于分享的人;而狹義的“創客”,指的是利用開源硬件和軟件將創意變成產品付諸實踐的人。而今的創客文化基于創新與硬件技術的土壤,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三大中心的創客文化圈。創客的關鍵詞是“創新”“實踐”“分享”,今天,人人都可以做創客,只要你想創造,只要你敢創造,你就是創客。
3.創新的內涵正在被創客群體所改寫。傳統的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創新1.0模式已成為過去式,而隨著創客時代的到來,以用戶為中心、以人人創造為標志、以開放式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模式,正在成為未來的主流。當創新的邊界得以消融,個體創造成為創新的主體,用戶參與成為創新的驅動力,企業則進入無邊界組織的階段。不論是創業者還是企業員工,做自己的CEO,在平臺上發揮創意和才智,將靈感變成現實,實現商業化。
4.麗睿客打造的這本《創客藍海》從互聯網創業角度出發,站在創業生態鏈的高度,從敘事角度將創業故事娓娓道來,穿插專業分析,寓教于樂,話題性強,內容極其接地氣,案例選擇極具代表性,并且回答了讀者想要了解的創業問題,幫助讀者從成功創業故事中尋找思路,引發思考。
《創客藍海》:
2015年11月10日星期二,從晚上20:30到次日凌晨,在這個非周末的黃金檔,芒果臺直播了4個多小時的晚會。這場直播晚會不同于其他晚會,是以“電視購物+廣告+演唱會”等混搭風格的狂歡節形式出現的。這場匯聚全國娛樂界最大牌導演、主持、各路演藝界及體育界大腕的狂歡演出,宣告了“雙11”正式成為國民節目。
“雙11”本來是網民調侃單身的“光棍節”,是互聯網興起后出現的流行詞匯,其本來是互聯網時代一個偶發的社會文化現象,卻成了商家搞促銷的最好契機。時間上,這時正是秋冬換季的時候,一般家庭要轉入過冬模式,需要購入各種冬季用品,且此時離年底圣誕還有一個半月。2009年天貓實驗性地推出“雙11”半價優惠活動(這個活動的隱含寓意為成雙成對為圓滿,情感上落單的失落用折扣商品來補償),沒想到一炮而紅,商家服務器被擠爆,不論是“單身狗”,還是圓滿的一家人,紛紛變成痛并快樂著的“剁手黨”。現在,以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都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大規模的促銷活動。
2014年10月末,阿里巴巴稱已從中國工商總局取得了“雙11”注冊商標。2015年11月10日20:30,由馮小剛執導的“雙11”晚會由芒果臺向全球推送。11月11日,天貓全天交易額達912.17億元,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42億元,無線成交占比68.67%(如圖1-1所示)。
馬云、芒果臺、馮小剛,可以說是中國時尚創客的先鋒代表,這次實驗性的跨界合作,給中國的創客們以積極的啟示:只要你有預見、有技術、敢于去做,你將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支持。
創客是什么人呢?創客(Maker)是在創新2.0模式下,將興趣與愛好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有實現自我價值的野心,對自己的才華與創意有足夠的自信,并有很好的市場視野,同時,創客重視客戶體驗,可以通過行動和實踐去發現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到解決方案。中國創客不僅包含各類創意科技達人,還包括軟件開發者、藝術家、設計師等諸多領域的人才。
真正改變人類生活的,說到底還是科技的進步。
人類從樹上到地上,從狩獵到農耕,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今天的信息時代,每次都是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而伴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讓改變變得更為迅捷。在虛擬數字技術的強大支持下,更多的人可以產生更多的想法與創意,這些想法與創意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如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當下,“創客運動”正值一個蓬勃發展的上升期,但遠未達到其峰值。
作為具有劃時代意義新浪潮的創客運動,是信息革命互聯網革命大潮中的“弄潮兒”,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創客。創客是新名詞,卻不是新事物。自古以來就有“出于興趣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他們用智慧與雙手制造出常人想象之外的新鮮事物。有的可以改善人類的生活,有的拓展了我們的思維,有的則能逗人一笑。不論是哪一種,都極大改變和增加了人類的福祉。
智能手機的出現,將全世界徹底結成一張大網,所有中轉站與墻壁都將被拆除。智能手機越來越廉價,人們不需要走出大山,一樣能感受到現代文明的沖擊,只要有手機,不論是不是秀才,都能知道天下事。城鄉的信息壁壘徹底被打破,我們將進入真正的按需制造的時代。工業化時代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與消費習慣,還能走多遠?在2000年左右,蘋果還只是一種水果,最熱銷的手機牌子是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如今,蘋果成為了手機,所有的手機也都變成了PC機。
所有這些,都是“創客運動”的體現。“創客運動”不僅僅是簡單的產品改造與升級,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與文化選擇。與之相應,傳統的營銷學、經濟學和管理學,還有多少能被應用到新型的商業模式、經濟形態及管理實踐中呢?從小刷著智能手機,打著4D游戲的小朋友,很快就要長大了,如果不想被未來拋棄,那么就去創造一個未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