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低碳環保意識逐步增強,產品的碳足跡將影響企業形象和市場需求,這使得企業需要站在整個供應鏈的角度考慮碳減排問題,尋求上下游企業的聯合減排方案。
《低碳供應鏈運營協調與優化》研究了碳交易和碳稅兩種規制下的供應鏈協調以及優化問題,內容涉及低碳問題產生的實踐和理論背景、低碳經濟的內涵、碳稅和碳交易的內涵、碳足跡的內涵及測量、碳排放權約束下的企業和供應鏈運營、兩種規制的實踐現狀、兩種規制下的政府與雙寡頭企業減排博弈、兩種規制下的制造商—供應商聯合減排博弈、兩種規制下的制造商—零售商“減排—促銷”博弈等。
《低碳供應鏈運營協調與優化》既有理論分析,又有模型構建和算法提示,對低碳政策制定者、企業管理者和低碳措施的具體設計者都有直接的幫助。
夏良杰,男,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現任教于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項和企業委托課題4項。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1。 研究背景、問題提出和研究目的1
1。豹 1 研究背景1
1。豹 2 問題提出和研究目的2
1 2 全書內容概述4
第二章 文獻綜述7
2。 低碳經濟的內涵7
2 2 關于碳稅和碳交易的研究8
2 2 1 關于碳排放權分配的研究9
2。勃 2 關于碳交易的研究11
2 2 3 關于碳稅的研究13
2 3 產品碳足跡內涵與測量14
2 4 考慮碳排放約束的企業和供應鏈運營研究16
2。椽 1 考慮碳排放約束的企業行為方面的研究16
2。椽 2 碳排放約束下的供應鏈運營管理研究18
2 5 低碳時代消費者行為方面的研究20
2 6 綠色供應鏈相關的研究21
2。 研究評述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25
3。 博弈論概述25
3。豹 1 博弈的概念和要素25
3 1 2 博弈的表述27
3 1 3 博弈的結構與分類29
3。 委托—代理理論概述33
1
3。勃 1 委托—代理關系的概念和沖突33
3。勃 2 委托—代理理論:信息不對稱和委托—代理模型34
3。勃 3 委托—代理理論的模型構建與分析框架38
3。 社會偏好理論概述42
3。唱 1 囚徒困境和最后通牒博弈:“自利”假設與現實的矛盾42
3 3 2 幾種典型的社會偏好46
3 3 3 考慮參與人社會偏好的效用函數50
第四章 碳減排規制的實踐現狀55
4。 歐盟的碳交易體系與碳減排現狀55
4 1 1 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和政策55
4 1 2 歐盟面臨的氣候變化問題56
4。豹 3 歐盟氣候變化政策的主要內容57
4。豹 4 歐盟碳交易體系及減排現狀57
4。豹 5 歐盟碳交易體系和碳減排現狀及評價58
4 2 美國碳交易體系及現狀60
4。勃 1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60
4。勃 2 區域溫室氣體行動60
4。勃 3 西部氣候倡議和加州的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61
4。勃 4 美國碳交易和碳減排現狀及評價61
4。 我國碳交易的發展歷程與現狀63
4 3 1 我國排污權交易的發展歷程63
4。唱 2 我國碳交易實踐現狀66
4。 本章小結71
第五章 碳稅規制下的政府與雙寡頭企業減排博弈73
5。 引言73
5 2 模型描述75
5。 模型分析76
5。唱 1 第三階段:最優產量決策76
5。唱 2 第二階段:企業決定減排量77
5 3 3 第一階段:政府決定碳稅79
5。 數值分析80
5 5 結論85
第六章 碳交易機制下的政府及雙寡頭企業減排博弈87
6。 引言87
6 2 模型描述88
6。 模型分析90
6。唱 1 第三階段:產量競爭90
6。唱 2 第二階段:企業選擇減排量91
6。唱 3 第一階段:政府選擇單位產量免費碳配額92
6。 企業進行研發合作與研發競爭的比較94
6 4 1 總減排量、總產量和總排放量的比較94
6。椽 2 總利潤和社會福利的比較95
6。 本章小結99
第七章 碳稅規制下基于轉移支付契約的制造商—供應商聯合減排101
7。 引言101
7 2 模型描述102
7。 模型分析104
7。唱 1 制造商和供應商獨立減排的博弈分析104
7。唱 2 制造商和供應商聯合減排的博弈分析105
7 4 數值分析107
7。 本章小結114
第八章 碳交易規制下基于轉移支付契約的供應商與制造商聯合減排
117
8。 引言117
8。 問題描述與模型構建118
8 3 模型分析121
8。唱 1 制造商和供應商獨立減排的博弈均衡分析121
8。唱 2 制造商和供應商聯合減排的博弈均衡分析121
8。 數值分析124
8 5 本章小結133
第九章 碳交易規制下基于自執行轉移支付契約的供應商與制造商減排博弈與
協調135
9 1 引言135
9 2 問題描述與模型構建136
9。 模型分析138
9。唱 1 斯坦伯格博弈均衡分析138
9 3 2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均衡分析139
9。唱 3 集中決策140
9。 供應鏈協調自執行轉移支付契約設計140
9。 數值分析142
9。 本章小結146
第十章 碳交易規制下考慮消費者低碳意識的制造商—零售商減排—促銷博弈
149
10。 引言149
10 2 問題情景與模型建立151
10 3 模型分析153
10 3 1 斯坦博格均衡分析153
10。唱 2 納什均衡分析154
10。唱 3 集中決策分析155
10。 基于轉移支付契約的供應鏈協調157
10。 數值分析159
10。 本章小結162
第十一章 碳交易規制下考慮制造商競爭的供應鏈網絡聯合減排165
11。 引言165
11。 問題描述及符號說明166
11。勃 1 問題描述166
11 2 2 基本假設167
11。 模型的建立與分析168
11。唱 1 制造商單獨減排時的供應鏈各參與方的利潤168
11。唱 2 聯合減排模式下供應鏈各參與方的決策過程171
11。 算例分析174
11。 本章小結179
第十二章 碳交易規制下考慮社會偏好的供應鏈博弈與協調181
12 1 引言181
12。 模型描述與構建182
12。勃 1 模型說明182
12。勃 2 函數構建184
12 3 模型求解185
12。唱 1 供應鏈集中決策時的最優決策185
12。唱 2 分散決策時的供應鏈博弈均衡分析185
12。 制造商與零售商決策結果分析190
12。椽 1 制造商有無社會偏好時的最優減排量分析190
12。椽 2 零售商有無社會偏好時最優低碳推廣水平比較190
12 5 靈敏度分析191
12。氮 1 社會偏好對制造商的最優單位產品減排量的影響分析191
12。氮 2 零售商增值服務水平分析192
12 6 旁支付自執行契約下的供應鏈協調193
12。 數值分析195
12。藩 1 消費者低碳意識的影響分析195
12 7 2 社會偏好的影響分析197
12。藩 3 旁支付契約的影響分析199
12。 本章小結200
第十三章 結論與展望203
13 1 研究工作總結203
13。 研究展望205
參考文獻207
《低碳供應鏈運營協調與優化》:
不少地方在當地政府環保部門的促成下完成了不少排污交易。典型的案例如下:2009年12月25日,重慶市成功實施首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交易,成交額800余萬元;2009年12月31日,山西的3家電力企業與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合同,二氧化硫排污權最高售價為6315元/噸,交易量為1.4萬噸,交易金額近9000萬元;2010年6月5日,陜西省首次二氧化硫排污權拍賣,12家企業參與競拍,此次排污交易初始配額拍賣的基價為2500元/噸,最高成交價為4200元/噸,總成交額為944.9萬元。
各地區為了方便本地排污交易工作的開展也紛紛成立了排污交易機構,江蘇省、湖北省、湖南省、云南省、陜西省等地均成立了面向全省的環境資源交易所。各大企業看到隱藏在排污交易政策背后的商機之后,紛紛開始成立與排污權交易有關的商業化運作公司。
2008年5月,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三家單位聯合籌建天津排污權交易所,交易標的物將不僅涉及SO2、COD等傳統污染物,還涉及溫室氣體排放權、經濟生產發展機制技術,以及其他可定量化、指標化和標準化的交易產品。2008年8月5日,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同日成立,經營的對象涵蓋各類環境權益產品。2009年11月17日,深圳國際能源與環境技術促進中心、深圳國際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RESET(香港)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亞洲排放權交易所(AEX)。這是亞洲首個排放權交易所,業務重點將是各級排放許可權配額交易。除此之外,其他省市級的排污權交易中心也相繼建立。如2009年8月16日,昆明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了中國西南地區首個新能源技術、排污權交易平臺。2010年5月5日,河南省焦作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立,該中心運用公共資源電子運行系統,對環境容量在內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從進場受理登記到成交確認等全過程開展信息化管理。2011年10月21日,山西省排污權交易中心正式成立。2013年10月9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排污權交易中心中心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