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天分卓異,學養深厚,人格坦誠,心性高遠,但卻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這一切賦予他畢生的作品以恒定久遠的光輝,使他形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本書共選錄蘇詩143首,詞112首,散文21篇,策論8篇,書信8封。選目兼顧題材內容和藝術風格的多樣性,許多都是傳誦千古的名篇,讀者從中可以感受蘇軾的才情和作品的魅力
《四庫全書》編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華典籍3461種。如此浩瀚典籍僅分經(儒家經典),史(各類史書)、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詩文)四類。本套叢書從千余種傳世經典中慎重精選,以《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為依據,巧妙地以家庭為閱讀單位,定名為“家藏四庫”。同時,為了消除今人閱讀古代文言經典的艱澀,力求以時人容易讀懂的版畫圖示和解讀心得的方式,讓讀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養分,使圣賢的智慧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 ★文史學界權威聯合推薦,更有中國古典文學界頂級學者傅璇琮教授特別作序推薦。 ★精心篩選、擴充經典種類。 ★選字注音、注釋譯文詳解、古板畫配圖圖說,多樣化的功能設置,清掃閱讀障礙。 ★彌缺補遺,在原有的家藏四庫版本基礎上,將原精華選本增補為全本、全解。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其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赤壁賦》等。
詩類
詞類
散文類
策論類
書信類
附錄一:蘇軾生平及主要成就
附錄二:蘇軾年表
經典,應該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范之作,充分體現關心社會和人民群眾的“經世治國”精神。它包含的范圍十分寬泛:有古人關于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探索與總結;有歷代史學大家對當世政治軍事、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實記錄;也有古人抒發真情而傳唱至今的詩詞歌賦;還有那些匯集自身與前人經驗而成的、對后輩子孫的諄諄教誨之言。它們或蘊含著古圣先賢們的智慧深見,或承載著古人對人生、世態的感悟感慨,或記錄著曾經一幕幕真實的歷史過程……品讀這些經典,如同飲啜醇酒,回味無窮。讀者可以從中收獲心得,換種角度重新品味當前的生活;也能夠從中欣賞到古詩文的優美,陶冶自己的性情;可以還原那些塵封已久的歷史場景,了解歷史的真相;甚至可以學習古人行文中的美意巧技,應用到自己日常的遣詞造句之中,別有一番趣味。
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傾心盡力、總結提煉人類智力成果精粹的學子。因此整理與復原中國經典原籍,磋商舊學,培養新知,應是我們今天的文化責任。我們應該傳承與創新文化,引領可持續的發展。
顯而易見,經典的價值的確無可厚非。但它們產生的時空畢竟離我們已過遙遠了,遠的有數千年以前的,近的至少也有一二百年。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閱讀古代經典的時候,有必要進行思索和選擇,選擇最適合我們閱讀、最有審美價值的部分,這樣才能讓閱讀更有收獲,讓讀書的體驗更為舒心。
“家藏四庫系列”叢書就體察到了讀者的這種需求。在各位讀者面前的這套叢書,本著選取經典、還原經典的原則,從經典中選取最適讀的典籍,保留下最為精華的篇章,以高水平的文本質量,將這道經典大餐原汁原味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輕松展卷,就開始我們品味經典的閱讀時間了。原文解讀既葆有古典的韻味,又讓讀者品讀原意;欄目安排既有作者簡介、題解,交代作品背景,又有注釋、譯文、評析,深入地解讀作品;版面設計上則講究讓讀者賞心悅目。這套叢書對自己理念闡述得十分清晰:典籍中的經典,精粹中的精華;原汁原味地將先賢智慧清晰呈現,做到真正地便于閱讀,加深理解。
閱讀經典,普及經典,關注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謹為這套叢書作序,以表致我們對文化發展前程的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