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名人的真實事件為事例,經過對這些事例的深刻分析,將其中蘊含的成功秘訣展示給讀者。想要成功,并不一定要通過某種特定的方法,有時候,往往是反套路會為你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撇開如何通過那些老套路取得成功的老話,這本書要教給你的是探索成功秘訣的方法,引導你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1.不同于稻盛和夫的《活法》,看“毒舌”野呂英四郎如何玩轉套路
2.套路無處不在,三十六個成功人士獨特思維法,讓你成為反套路大師,見招拆招,事半功倍!
3.為什么愛因斯坦要在鏡頭前吐舌頭?為什么泰勒?斯威夫特要把失戀寫進歌里?為什么電影中遲遲看不到大白鯊的身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凡,或許就是成功的秘訣!
4.探討如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通過打破套路和有趣的案例激發你的思想,找到適合你的成長之法。
Part 1 為什么邁克爾要穿白襪子?
化“土氣過時”為“潮流時尚”
——為什么邁克爾要穿白襪子?/003
承認“失敗”并昭告天下
——為什么埃隆?馬斯克要挑戰那些不可能的事?/007
變“粉飾遮掩”為“開誠布公”
——為什么泰勒?斯威夫特要把失戀寫進歌里?/012
把“創新”引入“傳統”
——為什么路易威登要讓馬克?雅可布擔任總監?/017
“自卑之處”也可以“拿來利用”
——為什么孫正義可以坦然地調侃自己后退的發際線?/021
化“信息泛濫”為“信息保護”
——為什么安娜?溫圖爾要在室內戴墨鏡?/026
Part 2 為什么愛因斯坦要在鏡頭前吐舌頭?
“與眾不同”比“平淡無奇”更能加深印象
——為什么愛因斯坦要在鏡頭前吐舌頭?/033
營造“刻板印象”,不如展現“獨特自我”
——為什么奧巴馬要挽起袖子演講?/037
變“墨守規則”為“改變規則”
——為什么大隈重信從不寫字?/042
與其“掩飾自尊”,不如“有懈可擊”
——為什么大平正芳總喜歡說“啊”“嗯”?/046
即使“手段用盡”,仍可“求神保佑”
——為什么稻盛和夫常說“喂,求神保佑了嗎”?/051
與其“驗證事實”,不如“編造故事”
——為什么會留下瑪麗?安托瓦內特一夜白頭的傳說?/056
Part 3 為什么工作能力強的人發郵件總是格外簡短?
與其“詳細說明”,不如“準確傳達”
——為什么工作能力強的人發郵件總是格外簡短?/063
敢為他人難以出口的心聲“代言”
——為什么“毒舌”諧星不會被攻擊?/068
比起“條理分明”,不如“相信直覺”
——為什么數據在手也無法與“直覺極準”的人匹敵?/072
與其“泯然眾人”,不如“大方出丑”
——為什么堅持自己想法的人善于利用“不協調感”?/077
與其“不再失誤”,不如“忘掉錯誤”
——為什么健忘的人心理更強大?/082
與其“尋找理想”,不如“尋找合適的地方”
——為什么越早懂得放棄的人越早成功?/086
Part 4 為什么一味地追求業績的公司會走向末路?
“人際關系”比“自我宣傳”更重要
——為什么一味地追求業績的公司會走向末路?/093
與其“依賴導航”,不如“繞道而行”
——為什么大成果往往從一個個小步驟中誕生?/097
與其“認清自己”,不如“痛受刺激”
——為什么常常吃平價壽司的人不易成功?/101
目標并非“讀懂”,而是“看懂”
——為什么善于一句話概括的人寫的策劃會被選中?/105
面對僵局,與其“思考”,不如“行動”
——為什么成功者面對難題時會直接采取行動?/109
與其“宣揚功績”,不如“心懷謙虛”
——為什么老是沉浸在往事里的人成不了大器?/113
Part 5 為什么總是忍不住要加入排隊?
“真實價值觀”勝過“共享價值觀”
——為什么總是忍不住要加入排隊?/119
與其“斷然拒絕”,不如“放開心胸”
——為什么《笑笑也無妨》的正式名稱要省略前半部分?/123
與其“否定他人”,不如“從中學習”
——為什么善于講話的人往往也善于傾聽?/128
“遙不可及的夢想”好過“只增一成的穩健”
——為什么高談夢想的人容易成功?/132
與其“開拓新路”,不如“回歸原點”
——為什么樂高能同時受到兩代人的喜愛?/137
與其“保持舊傳統”,不如“開拓新領域”
——為什么獺祭不是日本酒?/141
Part 6 為什么最棒的發型師的頭發總是亂糟糟的?
“專業理念”勝于“展現外表”
——為什么最棒的發型師的頭發總是亂糟糟的?/147
“單一對象”勝于“符合大眾”
——為什么感動百萬人的事物往往始于感動某一個人?/151
勇于向“司空見慣”提出質疑
——為什么登機口要設在左側?/155
變“缺憾不足”為“留有余地”
——為什么電影中遲遲看不到大白鯊的身影?/159
變“看到變化”為“利用變化”
——為什么會覺得國外的電視劇好看?/164
與其“個性十足”,不如“拉近距離”
——為什么女主播都是有親切感的美女?/169
后 記/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