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豐是武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導。作為目前國內(nèi)知名的青年學者及心理學專家,他在《遇見幸福》這本書中,以輕松幽默的筆觸,通過34篇有關積極心理學的文章詳細闡述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歷程、研究背景及相關概念與理論。
此外,喻豐教授在現(xiàn)有的積極心理學理論研究之上,又闡述了自己對幸福、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不僅能讓讀者了解到更多有關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而且能讓讀者學會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擁有更有意義的人生。
喻豐教授認為,積極心理學預設了一顆主動(能動)的人心。人能夠控制自己、調(diào)節(jié)自己,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自主性、自由意志,這是人之為人的初始狀態(tài)。積極心理學想讓人們?nèi)プ非蟮臒o非在于此,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知情意行”,主動地或策略性地改變自己主觀的體驗,以幸福為人生目標。
正如喻豐教授在書中所言:“我們能夠?qū)W習的是主動去改善自己,力所能及地改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保持積極心理學倡導的態(tài)度,不違良心,心向善良,明辨是非,骨氣長存。”
喻豐,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社會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曾任西安交通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陜西省“*人計劃”。兼任清華大學應用心理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幸福科技實驗室(西安)主任;山西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入選山西省“百人計劃”。現(xiàn)任中國心理學會積極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前沿》雜志主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6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國內(nèi)外學術刊物發(fā)表SCI/SSCI/CSSCI等同行評議論文近百篇,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推薦序 _I
前 言 _III
01 積極心理學只是預設了一顆主動的人心 _001
02 不一樣的幸福觀 _017
03 幸福除了快樂還有意義 _027
04 幸福的進化過程 _035
05 最勇敢的事情無非是質(zhì)問人生的意義 _073
06 花錢買幸福有獨特的方法 _079
07 對積極心理學疑問的個人化回答 _089
08 積極何用 _101
09 是不是只有道德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_105
10 幫你應對壓力的還是朋友 _115
11 你會對誰表白 _123
12 故事里全是你和他的關系 _129
13 韌性也是一種智慧 _141
14 怎么做只“快樂的豬” _145
15 笑著生活能多活幾年 _151
16 爽是一種什么感受 _159
17 愛國是一種自發(fā)的情感聯(lián)結 _167
18 拜年、祝愿、感恩與希望 _173
19 三天不寫手生 _181
20 快醒醒,該吃安眠藥了 _195
21 喝下這杯思維的毒藥 _205
22 我真的不喜歡沒有觀點還夸夸其談的孩子 _219
23 看國足的痛苦與快樂 _225
24 我所理解的社會心理學 _233
25 心理學與心學 _255
26 做個溫暖的教師 _265
27 管理中的積極心理學 _291
28 愿你不憂不惑不懼 _299
29 做什么樣的學者 _305
30 做純情、有趣、耀眼的人 _309
31 福樂為學,直心為德 _317
32 文化與師承 _327
33 如何深度閱讀 _345
34 如何研究積極心理學 _375
后 記 _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