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創作實驗中,小說與傳記跨越了樣式界限,因此催生了有關伍爾夫作品的樣式性質問題。隋曉荻著的《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與傳記中的事實與虛構》探討了伍爾夫在小說與傳記中就事實與虛構的關系進行實驗的問題。本書的主體由4章組成,它們分別討論了伍爾夫在《到燈塔去》、《海浪》、《奧蘭多傳》、《羅杰弗賴傳》這四部作品中就事實與虛構所進行的結合實驗、分離實驗、混合實驗以及張力實驗。通過這四章的論述,本書得出結論:在有關事實與虛構的結合、分離、混合與張力的實驗中,伍爾夫通過建立多樣化的事實與虛構的關系,跨越了小說與傳記的樣式界限,其目的是探索能夠更加有效地展現生活的新的藝術形式。
前言AbstractList of AbbreviationsIntroductionChapter One To the Lighthouse:The Marriage of Fact and FictiOnalitI.Lily Briscoe and the Ramsays as the Marriage OutcomeII.The Marriage Of Factual Absence and Fictional PresenceIII.The Marriage of Life and ArtChapter Two The Waves:The Dissociation of Fact and FictiOnaIitv I.Protagonists in Dissociation from Their Factual CounterpartsII.The Dissociation Of Poetic Fiction and Narrative FictiOnIII.The Dissociation of the Actual World and the FictiOnal WOrldChapter ThreeOrlando:A Biography:The Mixture Of Fact andFictionalityI.Orlando as a Mixture of Vita SackvilleWest and Virginja WoolfII.The Mixture of Biography and FictionIII.The Fusion of Truth and the Work Of ArtChapter FourRoger Fry:A Biography:The TensiOn between Fact andFictionalityI.Subject Roger Fry as a Compromise of TensionII.The Ethical Tension of Life WritingIII. The Inescapable Tension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al FreedomConclusionWorks Cited后續研究虛構與實在:伍爾夫的小說哲學研究小說范疇的歷史性: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現代小說”概念經驗的最小化: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原子”概念經驗的時間性: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重要的瞬間”概念弗吉尼亞伍爾夫的“記憶”概念與感覺材料的實在性視覺的小說化:弗吉尼亞伍爾夫的“視見”概念
三、原子化經驗與實在性
以當時的科學知識,人們認為原子是最小的個體和單位,因此如果將事物縮小到原子即最小的范圍內,就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伍爾夫正是受當時占主導的科學思想的影響,將原子化的個體經驗的思想運用于自己的理論和小說創作中,表達她對實在世界的認識和理解,體現了伍爾夫的哲學性思想。伍爾夫及其他現代主義先鋒反對用自然主義的老框框描繪生活表象,反對傳統理性主義一味強調客觀世界和物質而弱化人的精神性的做法,他們“重視人的內心活動、情緒的千變萬化,一瞬間的感覺以及觸發的聯想,認為必須盡力開掘潛意識和深層心理,信賴本能、直覺、幻想與萬花筒似的印象,懷疑以至否定理性”①。為了表現這一切,他們突破傳統文學創作手法,采用新穎的意識流手法,“運用內心獨自,抒情旁白,自由聯想,時空交錯或融合,枝蔓式立體交叉,以及多維結構等技巧”。②伍爾夫這位現代女作家認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接收大量原子似的印象,形成了我們的個體經驗,但這樣原子化的個體經驗是雜亂無章的、零散的和不連貫的,不是具有普遍性的已知經驗,是知識形成前的狀態。這些原子似的印象散落在作家的心頭,作家經由小說虛構,將龐雜、分散而無序的原子化的個體經驗形式化,形成整體,在這個過程中,主觀的個體經驗能夠呈現客觀的“實在性”,并且最終轉化為具有真理性質的知識。
眾所周知,伍爾夫所處的勃盧姆斯伯里集團匯集了當時各界的新星,既有文學新秀如T.S.艾略特,又有藝術評論家羅杰弗賴、畫家鄧肯葛蘭特,還有經濟學家凱恩斯和哲學家羅素等人。這個小圈子是影響深遠的英國早期先鋒派,獨樹一幟,同時又受到劍橋哲學教授G.E.摩爾的啟迪。伍爾夫處在這些時代先鋒派當中,自然受到他們思想的影響。安班菲爾德在《伍爾夫、弗賴、羅素及現代主義認識論》一書的前言中指出,摩爾和羅素所表達的知識理論對伍爾夫的“實在”概念有著深刻的影響,正如弗賴的后印象主義理論在哲學上推動了伍爾夫的美學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