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地區丹霞地貌特征調查與研究》是對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2013FY111900)華東區丹霞地貌調查研究的總結,主要是對華東地區江西龍虎山和龜峰、福建武夷山和泰寧、浙江江郎山5處“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和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五省其他共計45處包括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政公園等開展的丹霞地貌、構造、巖性、植被、自然生態與文物保護現狀的基礎調查和巖體采樣后的巖性分析、偏光顯微鏡鑒定、巖體抗壓試驗、造景地貌景觀成因分析等,并對丹霞地貌的研究方法和華東地區丹霞地貌發育規律及特征進行了系統總結,對華東地區丹霞地貌成因研究提出了新思路和科學依據。
丹霞地貌,研究,華東地區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江西省丹霞地貌特征
第1章 龍虎山 3
1.1 基本信息 3
1.2 地質數據 3
1.3 地貌屬性 7
1.4 自然地理環境 10
1.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2
參考文獻 13
第2章 龜峰 14
2.1 基本信息 14
2.2 地質數據 14
2.3 地貌屬性 18
2.4 自然地理環境 21
2.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2
參考文獻 22
第3章 會昌漢仙巖 23
3.1 基本信息 23
3.2 地質數據 23
3.3 地貌屬性 27
3.4 自然地理環境 29
3.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1
參考文獻 31
第4章 龍南九連山 32
4.1 基本信息 32
4.2 地質數據 32
4.3 地貌屬性 36
4.4 自然地理環境 40
4.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41
參考文獻 42
第5章 九仙山白花巖 43
5.1 基本信息 43
5.2 地質數據 43
5.3 地貌屬性 47
5.4 自然地理環境 51
5.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52
參考文獻 53
第6章 通天寨 54
6.1 基本信息 54
6.2 地質數據 54
6.3 地貌屬性 59
6.4 自然地理環境 63
6.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64
參考文獻 64
第7章 弋陽南巖山 65
7.1 基本信息 65
7.2 地質數據 65
7.3 地貌屬性 68
7.4 自然地理環境 70
7.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71
參考文獻 72
第8章 鉛山鵝湖書院 73
8.1 基本信息 73
8.2 地質數據 73
8.3 地貌屬性 75
8.4 自然地理環境 77
8.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78
參考文獻 79
第9章 寧都翠微峰 80
9.1 基本信息 80
9.2 地質數據 80
9.3 地貌屬性 85
9.4 自然地理環境 88
9.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90
參考文獻 90
第10章 龍南小武當山 91
10.1 基本信息 91
10.2 地質數據 91
10.3 地貌屬性 95
10.4 自然地理環境 97
10.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99
參考文獻 100
第11章 贛州通天巖 101
11.1 基本信息 101
11.2 地質數據 101
11.3 地貌屬性 105
11.4 自然地理環境 109
11.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11
參考文獻 111
第12章 瑞金羅漢巖 112
12.1 基本信息 112
12.2 地質數據 112
12.3 地貌屬性 115
12.4 自然地理環境 119
12.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20
參考文獻 122
第13章 銅鼓石 123
13.1 基本信息 123
13.2 地質數據 123
13.3 地貌屬性 125
13.4 自然地理環境 125
13.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26
參考文獻 126
第14章 七重門 127
14.1 基本信息 127
14.2 地質數據 127
14.3 地貌屬性 130
14.4 自然地理環境 134
14.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35
參考文獻 135
第15章 天柱峰 136
15.1 基本信息 136
15.2 地質數據 136
15.3 地貌屬性 138
15.4 自然地理環境 141
15.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42
參考文獻 143
第二篇 福建省丹霞地貌特征
第16章 泰寧龍王巖貓兒山 147
16.1 基本信息 147
16.2 地質數據 147
16.3 地貌屬性 152
16.4 自然地理環境 154
16.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57
參考文獻 157
第17章 泰寧八仙崖 158
17.1 基本信息 158
17.2 地質數據 158
17.3 地貌屬性 159
17.4 自然地理環境 162
17.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62
參考文獻 162
第18章 泰寧寨下大峽谷 163
18.1 基本信息 163
18.2 地質數據 163
18.3 地貌屬性 164
18.4 自然地理環境 166
18.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66
參考文獻 166
第19章 泰寧上清溪 167
19.1 基本信息 167
19.2 地質數據 167
19.3 地貌屬性 168
19.4 自然地理環境 169
19.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70
參考文獻 170
第20章 泰寧金湖 171
20.1 基本信息 171
20.2 地質數據 171
20.3 地貌屬性 171
20.4 自然地理環境 173
20.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73
參考文獻 174
第21章 南平武夷山 175
21.1 基本信息 175
21.2 地質數據 175
21.3 地貌屬性 180
21.4 自然地理環境 186
21.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188
參考文獻 190
第22章 連城冠豸山 191
22.1 基本信息 191
22.2 地質數據 191
22.3 地貌屬性 196
22.4 自然地理環境 200
22.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01
參考文獻 202
第23章 邵武天成巖 203
23.1 基本信息 203
23.2 地質數據 203
23.3 地貌屬性 206
23.4 自然地理環境 208
23.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10
參考文獻 210
第24章 永安桃源洞 211
24.1 基本信息 211
24.2 地質數據 211
24.3 地貌屬性 214
24.4 自然地理環境 218
24.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20
參考文獻 221
第三篇 浙江省丹霞地貌特征
第25章 江郎山 225
25.1 基本信息 225
25.2 地質數據 225
25.3 地貌屬性 232
25.4 自然地理環境 235
25.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37
參考文獻 238
第26章 方巖 239
26.1 基本信息 239
26.2 地質數據 239
26.3 地貌屬性 243
26.4 自然地理環境 248
26.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50
參考文獻 250
第27章 新昌南巖 251
27.1 基本信息 251
27.2 地質數據 251
27.3 地貌屬性 254
27.4 自然地理環境 257
27.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58
參考文獻 258
第28章 新昌潛溪 259
28.1 基本信息 259
28.2 地質數據 259
28.3 地貌屬性 261
28.4 自然地理環境 266
28.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66
參考文獻 267
第29章 新昌穿巖十九峰 268
29.1 基本信息 268
29.2 地質數據 268
29.3 地貌屬性 271
29.4 自然地理環境 275
29.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76
參考文獻 277
第30章 龍游三疊巖 278
30.1 基本信息 278
30.2 地質數據 278
30.3 地貌屬性 282
30.4 自然地理環境 284
30.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86
參考文獻 286
第31章 龍游石窟 287
31.1 基本信息 287
31.2 地質數據 287
31.3 地貌屬性 289
31.4 自然地理環境 290
31.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292
參考文獻 292
第32章 衢州爛柯山 293
32.1 基本信息 293
32.2 地質數據 293
32.3 地貌屬性 295
32.4 自然地理環境 299
32.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01
參考文獻 301
第33章 湯江巖 302
33.1 基本信息 302
33.2 地質數據 302
33.3 地貌屬性 307
33.4 自然地理環境 310
33.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11
參考文獻 312
第34章 金華九峰山 313
34.1 基本信息 313
34.2 地質數據 313
34.3 地貌屬性 316
34.4 自然地理環境 320
34.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21
參考文獻 322
第35章 觀音山 323
35.1 基本信息 323
35.2 地質數據 323
35.3 地貌屬性 326
35.4 自然地理環境 329
35.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30
參考文獻 331
第36章 屏巖山 332
36.1 基本信息 332
36.2 地質數據 332
36.3 地貌屬性 335
36.4 自然地理環境 338
36.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39
參考文獻 340
第37章 義烏德勝巖 341
37.1 基本信息 341
37.2 地質數據 341
37.3 地貌屬性 343
37.4 自然地理環境 346
37.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47
參考文獻 348
第38章 武義大紅巖 349
38.1 基本信息 349
38.2 地質數據 349
38.3 地貌屬性 354
38.4 自然地理環境 357
38.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58
參考文獻 359
第四篇 安徽省丹霞地貌特征
第39章 齊云山 363
39.1 基本信息 363
39.2 地質數據 363
39.3 地貌屬性 368
39.4 自然地理環境 371
39.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72
參考文獻 373
第40章 花山謎窟 374
40.1 基本信息 374
40.2 地質數據 374
40.3 地貌屬性 377
40.4 自然地理環境 378
40.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79
參考文獻 379
第41章 巢湖中廟 380
41.1 基本信息 380
41.2 地質數據 380
41.3 地貌屬性 382
41.4 自然地理環境 383
41.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84
參考文獻 385
第42章 皖西大裂谷 386
42.1 基本信息 386
42.2 地質數據 386
42.3 地貌屬性 390
42.4 自然地理環境 393
42.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394
參考文獻 394
第五篇 江蘇省丹霞地貌特征
第43章 南京石頭城與烏龍山 397
43.1 基本信息 397
43.2 地質數據 397
43.3 地貌屬性 400
43.4 自然地理環境 403
43.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404
參考文獻 405
第44章 溧水胭脂河 406
44.1 基本信息 406
44.2 地質數據 406
44.3 地貌屬性 409
44.4 自然地理環境 410
44.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412
參考文獻 412
第45章 新沂馬陵山 413
45.1 基本信息 413
45.2 地質數據 413
45.3 地貌屬性 416
45.4 自然地理環境 419
45.5 地方文化及開發利用 420
參考文獻 420
第六篇 丹霞地貌成因研究
第46章 中國南方丹霞地貌發育階段的特殊性 423
46.1 地層沉積同期異相與地貌景觀多期并存 423
46.2 中生代火山活動對丹霞地貌壽命的影響 426
46.3 丹霞地貌與丹霞巖溶作用 428
46.4 丹霞地貌學的發展 431
參考文獻 437
第47章 華東地區丹霞地貌演化和成景過程分析 438
47.1 華東地區丹霞盆地的演化 438
47.2 地質構造的控盆作用 439
47.3 地表外力作用侵蝕成景 441
參考文獻 444
第48章 丹霞洞穴的成因及分析 445
48.1 丹霞洞穴的成因類型分析 445
48.2 泰寧和冠豸山丹霞洞穴產生差異的原因 452
48.3 蟻獅生物活動對丹霞洞穴的影響分析 454
參考文獻 458
后記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