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偽,歷來都是古玉收藏者回避不了的現實,收藏者最關注的問題即古玉的真假。為了掌握辨別真假的技術,參考相關書籍是必不可少,在眾多書籍當中挑選一本適合自己學習的書籍,尤其重要。
古玉書籍眾多,有的關注收藏,有的是文博專業的研究文獻。收藏類書籍中的錯誤很多,許多人以自己手中的藏品為依據展開論述和分析,文博專業文獻習慣羅列材料,而后進行分類,得出結論,作者缺少鑒別古玉真偽的知識。兩者各有缺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古玉研究和鑒定人員只有分工沒有合作,造成假古玉泛濫。有些文獻只是羅列材料,有些文章更離譜,把玉琮寫成可以食用的,寫成軸承套……主流文獻中,玉器多被視為禮器,甚少分析其實用功能。
古玉真真“假假”,需要研究者和收藏者都掌握鑒別古玉的常識和理論依據。古玉鑒定主要從材質、做工、器型、紋飾和沁色方面入手,本書也主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分類論述。論述時主要依據出土器物,結合十幾年的研究心得,以戰漢玉器為重點。
材質方面,戰漢時期的材料以新疆和田玉為主,雜有且末玉;主要顏色以青白為主,少見白玉;不分山料水料;相對現代和田玉石,總體硬度偏硬。
玉石加工方面,以麻繩切割開始,對玉石加工工具的演變過程進行了推演,簡要分析玉石加工工具的特點及技法特點,在普遍性中找出特殊性。
序
緒論
第一章 玉石文化
一、玉石起源
二、玉石文明
三、火的文明
四、玉石文化
五、軟玉的種類
六、和田玉
七、以玉喻人
第二章 古代玉石的加工技藝
一、管鉆
二、水凳
三、游絲毛雕
四、減地突雕法 序
緒論
第一章 玉石文化
一、玉石起源
二、玉石文明
三、火的文明
四、玉石文化
五、軟玉的種類
六、和田玉
七、以玉喻人
第二章 古代玉石的加工技藝
一、管鉆
二、水凳
三、游絲毛雕
四、減地突雕法
第三章 戰漢玉器的型制
一、六器說
(一)蒼壁
(二)玄璜
(三)赤璋
(四)青圭
(五)黃琮
(六)白琥
……
第四章 玉器的紋飾
第五章 古玉的沁色
第六章 古玉的真偽
第七章 從金村出土說起
第八章 玉石之謎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