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低滲透裂縫性儲層勘探的關鍵問題,將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以低滲透儲層裂縫為研究對象,結合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成果,開展低滲透儲層裂縫識別與預測研究,內容包括裂縫成因機理研究、裂縫發育特征研究、低滲透儲層裂縫對油氣開發的影響、裂縫識別與預測、典型實例解剖、等。詣在通過研究,總結和提煉一套適合于低滲透裂縫性儲層勘探的研究思路、技術與方法,同時為低滲透裂縫性儲層油氣有序勘探提供借鑒
目錄
第一篇 低滲透儲層裂縫表征與預測方法
第1章 緒論 3
1.1 低滲透儲層在油氣儲層領域的地位 3
1.1.1 低滲透儲層的概念 3
1.1.2 低滲透儲層勘探開發現狀 3
1.2 低滲透儲層裂縫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4
1.2.1 國外研究現狀 4
1.2.2 國內研究現狀 5
第2章 低滲透儲層裂縫類型及成因機理研究 7
2.1 裂縫的概念和分類 7
2.1.1 裂縫的概念 7
2.1.2 裂縫的分類 7
2.2 裂縫的基本表示方法 11
2.2.1 裂縫方位玫瑰花圖表示法 11
2.2.2 裂縫產狀的吳氏網圖表示法 11
2.2.3 裂縫特征的直方圖表示法 11
2.3 裂縫發育的力學機理 12
2.3.1 應力和應變 12
2.3.2 巖石破裂過程 16
2.3.3 裂縫型式 17
2.3.4 格里菲斯裂紋和前兆微裂縫帶 18
第3章 低滲透儲層裂縫發育特征及對油氣開發的影響 19
3.1 裂縫的發育特征 19
3.1.1 延伸長度 19
3.1.2 延伸長度 20
3.1.3 寬度 21
3.1.4 密度 23
3.1.5 產狀 26
3.1.6 力學性質 27
3.1.7 充填物 28
3.2 裂縫發育的主控因素 28
3.2.1 巖性 28
3.2.2 巖層厚度 30
3.2.3 構造部位 31
3.2.4 構造應力 33
3.3 裂縫對油田開發的影響 34
3.3.1 裂縫對井網部署的影響 34
3.3.2 裂縫對注水的影響 35
3.3.3 對人工壓裂改造的影響 36
第4章 低滲透儲層裂縫表征 37
4.1 裂縫野外露頭分析與表征 37
4.1.1 露頭裂縫的識別 37
4.1.2 露頭裂縫的研究內容 37
4.2 巖心裂縫分析與表征 39
4.2.1 巖心裂縫的識別 39
4.2.2 巖心裂縫的研究內容 40
4.3 裂縫的測井識別與表征 42
4.3.1 測井資料對裂縫的識別 42
4.3.2 測井資料識別裂縫的方法及測量參數 44
4.4 裂縫的實驗分析與表征 47
4.4.1 鏡下觀察 47
4.4.2 巖石破裂的有關實驗 48
4.4.3 裂縫期次的研究 50
4.5 裂縫的生產動態分析與表征 52
4.5.1 鉆井分析 53
4.5.2 示蹤劑分析 53
4.5.3 壓裂曲線分析 54
4.5.4 試井分析 54
4.5.5 注水分析 54
4.5.6 油田生產分析 54
第5章 低滲透儲層裂縫預測技術 56
5.1 地質類比預測技術 56
5.2 構造應力場數值模擬技術 57
5.3 曲率法預測技術 60
5.4 地震預測技術 62
5.4.1 基于疊后縱波預測裂縫 62
5.4.2 縱波方位各向異性預測裂縫 65
5.4.3 橫波分裂預測裂縫 66
5.4.4 垂直地震剖面技術預測裂縫 66
5.4.5 轉換波裂縫預測 67
5.4.6 基于地震資料預測裂縫 67
5.4.7 方位AVO分析方法檢測裂縫 68
5.4.8 縱波QVAZ裂縫預測 68
5.4.9 橫波分裂裂縫預測技術 69
5.4.10 紋理屬性裂縫預測 69
5.4.11 疊前裂縫預測 70
5.4.12 地震資料裂縫預測可靠性分析 71
5.4.13 基于各向異性介質理論裂縫預測 71
5.4.14 方差分析法裂縫預測 71
5.4.15 邊緣檢測分析法裂縫預測 71
5.4.16 層間地震信息差異分析法裂縫預測 72
5.4.17 地震預測壓力分析法裂縫預測 72
5.4.18 多波多分量地震屬性裂縫預測 73
5.4.19 地震與測井綜合裂縫預測 73
5.4.20 微地震監測裂縫技術 74
5.5 非線性預測技術 74
5.5.1 相空間的重建 74
5.5.2 儲集層裂縫關聯維分析 75
5.5.3 儲集層裂縫突變理論預測技術 77
5.6 裂縫性儲層建模 78
5.6.1 等效連續模型 80
5.6.2 離散裂縫網絡模型 80
5.6.3 復合模型 81
第二篇 低滲透儲層裂縫表征與預測典型實例解剖
第6章 DS地區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裂縫表征與預測 87
6.1 DS地區地質概況 87
6.2 裂縫發育特征表征 87
6.2.1 地表裂縫發育特征 87
6.2.2 井下裂縫發育特征 93
6.2.3 構造演化期次及演化模式探討 96
6.3 裂縫分布規律預測 103
6.3.1 基于構造應力場三維數值模擬裂縫預測 103
6.3.2 基于地震數據體裂縫預測 116
6.4 裂縫對頁巖含氣性的影響 117
第7章 吐哈盆地巴喀地區八道灣組裂縫表征與預測 119
7.1 地質概況 119
7.1.1 區域概況 119
7.1.2 構造特征 120
7.1.3 儲層基本特征 123
7.2 裂縫發育特征 125
7.2.1 裂縫類型 125
7.2.2 裂縫發育程度 127
7.2.3 裂縫產狀及期次 131
7.3 裂縫發育規律綜合預測 136
7.3.1 古構造應力場模擬預測裂縫 136
7.3.2 分形預測 139
7.3.3 基于地震數據體的裂縫預測 141
7.3.4 裂縫綜合預測與評價 143
7.3.5 裂縫預測與評價效果分析 145
第8章 四川盆地大邑構造須家河組致密儲層裂縫表征與預測 147
8.1 地質概況 147
8.1.1 區域概況 147
8.1.2 構造位置 148
8.1.3 地層及巖性特征 149
8.1.4 儲層基本特征 150
8.2 裂縫發育特征 151
8.2.1 裂縫類型 151
8.2.2 裂縫發育程度 153
8.2.3 裂縫產狀及期次 157
8.2.4 露頭裂縫與巖心裂縫的差異 168
8.3 裂縫發育規律綜合預測 169
8.3.1 有限元古構造應力場的裂縫預測 169
8.3.2 地震曲率預測裂縫 171
8.3.3 3Dmove裂縫預測 172
8.3.4 地震疊前AVA分析裂縫預測 173
第9章 CK地區下寒武統頁巖儲層裂縫表征與預測 176
9.1 CK地區地質概況 176
9.2 裂縫發育特征表征 177
9.2.1 裂縫類型 177
9.2.2 裂縫發育程度 179
9.2.3 CK地區構造應力場分析 182
9.2.4 應力場對頁巖裂縫形成的影響 187
9.3 裂縫的分布規律預測 187
9.3.1 有限元應力場模擬的基本思路 187
9.3.2 構造力學模型及其建立依據 189
9.3.3 巖體破裂特征及裂縫預測 195
9.3.4 巖體破裂特征分析 197
9.3.5 裂縫發育程度預測 201
9.3.6 裂縫類型及方位預測 203
第10章 杏樹崗扶余油層裂縫性儲層表征與預測 205
10.1 地質概況 205
10.1.1 區域概況 205
10.1.2 構造特征 206
10.1.3 地層及巖性特征 206
10.1.4 構造演化特征 208
10.2 裂縫特征 208
10.2.1 裂縫類型 208
10.2.2 裂縫產狀、期次及發育模式 210
10.2.3 常規測井識別裂縫 212
10.3 裂縫性儲層建模 217
10.3.1 構造模型 217
10.3.2 巖相模型 218
10.3.3 基質物性模型 220
10.3.4 裂縫模型 222
主要參考文獻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