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說 ≠ 做,做,做。
做,做,做,*簡潔的行動法則。
“我總說,再也沒有比做事更好的解藥。因為在做事過程中體驗的真實感,會幫助我們從飄蕩虛幻中穩定下來,即使小到如掃地這樣的行動,也能使自己相信,有行動才有力量。”
一念忘機。拋棄心中多余雜念,把一切交給身體;
腳下照顧。關注此刻與當下,現在該做的、能做的,盡管去做;
飲茶吃飯。喝茶之時全身心地喝茶,用餐之時全身心地用餐,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
禪即行動。拋開雜念,正定清心,在思考前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日日持續的修行之中。行,是動態的禪;禪,是生死以之的行動之道。本書從禪的角度出發,圍繞工作和生活,介紹了明智行動起來的方法訣竅,以及提升行動力的禪的56種習慣。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點點的改變和努力,你會發現,沒有什么天生的性格,人生也將會有所不同。
行動起來!堅持行動下去!只有行動才有力量!禪與明智行動的藝術。
☆ 枡野俊明,《時代周刊》年度影響力人物,當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禪庭設計大師,北京大學、康奈爾大學、多倫多大學演講導師,哈佛大學客座教授;榮獲哥倫比亞大學“特別成就獎”,同時也是該校的榮譽博士。享譽世界的“匠人”“枯山水”代表人。
☆ 提升行動力的56個禪宗提案,說,說,說 ≠ 做,做,做。做,做,做,*簡潔的行動法則。行動起來+堅持行動下去!只有行動才有力量!
☆ 接受梁冬、三聯生活周刊、新周刊、日和手帖專訪,人民日報、星云大師等盛贊。
☆ 行動養成習慣,習慣改變命運。去到一定境界的高度,只需要做非常簡單而重復的事情。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 再也沒有比做事更好的解藥。掌握在雙手里的真實感,會幫助我們從飄蕩虛幻中穩定下來。
☆ “中國*美的書”獲得者、超級暢銷書設計師熊瓊設計。
電影《社交網絡》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某天,正在哈佛大學就讀的馬克·扎克伯格回到宿舍,心血來潮想做一個網站。創意源源不斷地涌進他的大腦,他沒有猶豫,立刻打開電腦開始行動,做出了一個“哈佛美女評選網站”。
我說得很簡單,大家可能會感覺平平。我們再來梳理一下他從開始行動到完成的時間點:
20:13 回到宿舍,
22:17 開始動手做 Face Mash,
凌晨 2:08,薩瓦林提供了算法公式。
只花了 6 個小時,便完成了一個網頁的設計、開發、上線。
眾所周知,Face Mash 就是 Facebook 的前身,而馬克·扎克伯格正是 Facebook 的創始人。影片中所呈現的就是Facebook 初創時的情景。
扎克伯格的成功與他個人的天才自然是分不開的,但是我在這里想要強調的是他在思考前先付諸行動的,過人的明智行動力。
行動起來。只要行動起來,便會產生變化,秩序新生,身心變得體盈。
行動起來。只要行動起來,多余的煩惱和不安便會消解,得到安寧。
行動起來。只要行動起來,成果會接踵而至,你將得到信心、勇氣和力量。
正如加繆所說,“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本書將從禪的觀點出發, 向大家道出行動以及明智行動的藝術。
行動不一定會有善果,但不行動一定無法到達心中的彼岸。帶著新奇探索未知領域,邁開雙腳大步向前,這是行動本身的魅力。具備雷厲風行的精準行動力是每一個人希望擁有的能力和素質。然而,明智行動,或者說更進一步,將其提升到藝術高度,就需要更深層次的修煉了。
明智,詞典里的定義大抵是懂事理,有遠見,想得周到。做出明智的行動之前,往往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利弊權衡,方能*終下定決心。這是以*終得到的結果來驗證行動,關注點在于是否“明智”。
而禪所說的明智行動,卻不是這樣。可以說是與之相悖的。
在禪的觀點中,“行動”乃是所有一切的重中之重,因此有“禪即行動”這樣的偈語。“禪即行動”,說的便是先將所謂的理論和雜念拋諸腦后,正定清心,只是去關注行動本身的意義,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情當中,如坐禪、念經、雜物等,日日如一,年年如一。去到一定高度的境界,只需要做非常簡單而重復的事情。日復一日,不斷重復著一件事,讓身體去適應,讓心靈去感知。通過這樣的修行,讓自己的身體突破大腦的惰性,習慣行動的節奏,養成“思考之前先行動”的習慣,在產生辛苦、麻煩、厭倦等情緒之前搶先一步邁出行動的腳步,這就是禪的明智行動藝術。
禪所說的明智行動,不在“明智”,而在“行動”;從禪的角度來說,行動本身,就是明智的存在,就是一種藝術。
那么,在思考之前先行動,真的不會有什么不妥嗎?
著名的人類學家卡洛斯??卡斯塔尼達有一句名言:智者生活于行動之中,而不是去思考行動,也不是去思考行動之后的結果。
智者尚且如此,作為蕓蕓眾生的我們,也應當解開心中疑惑,豁然面對行動的真義。
人們總是習慣于在行動之前先思考,提出各種假設,權衡多方利害,也由此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情緒,帶來了眼下尚未發生之事可能會有的煩惱、擔憂和不安。一方面,阻礙了自己的行動;一方面,在行動之前,就耗費了重要的精力,消磨了蓄勢待發的信心。
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住持的板橋興宗禪師常說:“到底是做了比較好還是不做比較好呢……人們就是執著于這種事才無法邁出腳步。別多想,只要行動起來,你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沒什么好糾結的。”
著名作家相田光男先生也曾發表過以下的言論:“總之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吧,畢竟只有付諸實際的行動才能得到實際的解答。”
不要讓自己成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那種人。瞻前顧后而不付諸行動,那將得不到任何人生的答案。
行,是動態的禪;禪,是生死以之的行動之道。
你要做的,首先是“勇敢行動起來”,接著便是“堅持行動下去”。
這兩點便是明智行動的兩大訣竅,本質的簡單,卻也是創造美好人生的基礎。
行動起來,任何時候也不晚。我希望,你能遇見驚奇的事物,認識想法不同的人,體驗未曾有過的情感,活出精彩的自己。如果你暫且還沒有做到,那么我希望,你有勇氣,也有決心,行動起來。愿你積極進取,讓人生充滿實踐的光輝吧!
合掌
建功寺方丈 枡野俊明
枡野俊明——
禪僧,環境設計學教授,枯山水代表人物,生活美學家。
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日本*寶級園林大師,*寶級工匠。曾獲“日本造園學會獎”“橫濱文化獎勵獎” “藝術選獎文部獎勵獎”,以及加拿大造園家協會“全國優勝大獎”。
曾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倫敦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進行演講,并受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會。
他是禪意庭園設計的大師,也是生活美學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