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縱論中國經濟,闡述“十四五”與“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關鍵點 中國經濟如何突破瓶頸與障礙 打通淤點堵點,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已進入第二個一百年,新的戰略機遇期,中國應當在哪些方面發力? 作者認為,未來10年,中國經濟將有可能保持8%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這個判斷的背后,是作者對當下中國面對的巨大挑戰和機遇、中國經濟的韌性與底氣的認知。
中國如何繼續后發優勢?新工業革命中國又應當如何參與并 ?如何理解雙循環和新發展格局?如何通過經濟結構的轉型,促進“十四五”期間各地的高質量發展? 面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疫情突發等一系列新形勢下的新變化,林毅夫教授從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落腳,分析了中國的發展經驗及其對世界其他 的啟發,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格局、金融如何推動增長、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方向、中國與世界其他 的合作前景等,都做了深度解讀,讓企業、政府、個人,能夠 清晰地看到未來趨勢。
1.對當前階段中國經濟關鍵問題的深度闡釋,讓企業、機構、個人看到 清晰未來;分析“十四五”與“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關鍵點,闡述如何突破當前發展的瓶頸與障礙,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解答眾多關于中國經濟的疑問:如何理解雙循環和新發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與中美摩擦雙重背景下,怎么保持發展定力,應對不確定性?…… 3.關于中國經濟,林毅夫是不可錯過的經濟學家:2020年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與會9位專家之一;發展中 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第/ 一人,目前為止在國外經濟學期刊中發表論文 / 多的中國大陸經濟學家之一,2018年12月22日獲評“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
林毅夫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 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北大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
1994 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 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 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 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 第/一人。
2012 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
現任全國政/ 協 、 參事,曾任十一屆 ,第七至第十屆全國政 /協委員,第十屆全國政 /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專職副 ;并在 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著有《從西潮到東風》《解讀中國經濟》《新結構經濟學》等作品,并在 外學術期刊發表100多篇論文。
代序 經濟學家別辜負中國這個研究富礦 / V
章中國成就來自何處
李約瑟之謎和中國的復興 / 003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何來 / 019
回望中國民企發展40年 / 023
第二章中國發展的啟示
中國發展帶來的幾點啟示 / 033
發展中 可以向崛起的中國學什么 / 036
中國經驗有助于世界消除貧困 / 039
第三章中國要有自己的經濟理論
后中國新發展理念解讀 / 051
從70年發展看經濟學理論創新 / 057
中國經濟學家要有 大的格局 / 070
第四章如何做新結構經濟學的研究
為何要研究新結構經濟學 / 077
什么是新結構經濟學 / 079
什么是新結構經濟學研究 / 093
怎么做新結構經濟學的研究 / 100
第五章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看增長
如何理解新結構經濟學與現代經濟學的結構革命 / 119
創新、知識產權保護與經濟發展 / 134
“因勢利導”與“反彈琵琶”并用,發揮成渝優勢 / 142
第六章金融如何推動經濟發展
新結構經濟學與 優金融結構理論 / 149
金融創新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 156
第七章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歷史必然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 / 187
雙循環提出的深意與落實中的關鍵點 / 194
中國要理直氣壯地支持和 新工業革命 / 203
第八章 “十四五”當邁向 高處
當前形勢下 外宏觀經濟走勢判斷 / 213
新冠肺炎疫情與中美摩擦雙重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發展 / 216
經濟結構轉型與“十四五”期間各地的高質量發展 / 222
保持發展定力,實現逆勢增長 / 231
激勵企業實現綠色工業化 / 238
第九章 合作帶來共贏
世界經濟新動向 / 243
新形勢下的 經濟治理體系 / 251
疫情下的 經濟及中國應對 / 255
中國經濟與中美關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260
我對中美貿易摩擦的三點看法 /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