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孔材料化學”匯集了國內科技工作者在納米孔材料科學領域所取得的優秀研究成果。本冊介紹了無機‐有機雜化納米孔材料以及納米孔材料特殊形貌的合成與制備,包括多孔配位聚合物晶體工程、發光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氧合簇單元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多級孔材料的制備、特殊形貌的分子篩材料、分子篩膜、特殊形貌的介孔材料、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膜以及納米孔聚合物膜等內容。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教師參考,也可供化工、生物醫藥、環境、材料與其他高新技術領域從事開發應用研究及在廠礦企業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于吉紅、閆文付主編的《納米孔材料化學(合成與制備Ⅱ)》分冊包括10章,涵蓋無機-有機雜化納米孔材料的合成與制備以及納米孔材料的特殊聚集態的制備,涉及多孔配位聚合物晶體工程、發光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氧合簇單元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多級孔材料的制備、特殊形貌的分子篩材料、分子篩膜、特殊形貌的介孔材料、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膜以及納米孔聚合物膜等
目錄
《納米科學與技術》叢書序
前言
第1章 多孔配位聚合物晶體工程 1
1.1 引言 1
1.1.1 晶體工程和配位聚合物的定義 1
1.1.2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基本特點 2
1.2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設計與合成 3
1.2.1 簡單拓撲結構與分子構筑學基本概念 3
1.2.2 多孔配位聚合物中的網絡穿插 4
1.2.3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分子設計 8
1.2.4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16
1.3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性質、表征與應用 17
1.3.1 儲存 19
1.3.2 分離 21
1.3.3 分子傳感 24
1.3.4 其他 25
1.4 結論與展望 25
參考文獻 25
第2章 發光金屬一有機框架材料 28
2.1 引言 28
2.2 金屬一有機框架材料的設計與合成 29
2.2.1 框架結構設計與控制 29
2.2.2 合成方法 31
2.3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發光 32
2.3.1 有機配體發光 33
2.3.2 稀土離子發光 33
2.3.3 電荷轉移發光 34
2.3.4 客體分子發光 35
2.4 發光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應用 36
2.4.1 熒光探測 36
2.4.2 發光與顯示 44
2.4.3 生物醫學 48
2.5 結論與展望 50
參考文獻 51
第3章 氧合簇單元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54
3.1 引言 54
3.2 氧合簇基多孔骨架的構筑途徑 54
3.3 過渡金屬氧合簇單元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55
3.3.1 前過渡金屬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55
3.3.2 后過渡金屬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58
3.4 主族元素氧合簇單元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0
3.4.1 硼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0
3.4.2 鍺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4
3.4.3 硼氧合簇與鍺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6
3.4.4 鋰氧合簇與鈹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7
3.5 稀土氧合簇單元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9
3.5.1 稀土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69
3.5.2 過渡金屬一稀土氧合簇構建的多孔晶體化合物 70
3.6 氧合簇基多孔晶體化合物的性能研究 70
3.7 結論與展望 72
參考文獻 73
笫4章 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 76
4.1 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的概念 76
4.1.1 傳統沸石分子篩材料 76
4.1.2 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 77
4.2 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的合成 78
4.2.1 非模板合成 79
4.2.2 硬模板合成 80
4.2.3 軟模板合成 82
4.3 多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的結構表征 84
4.3.1 氮氣吸附 85
4.3.2 高分辨透射電鏡 87
4.3.3 Xe磁共振 89
4.4 多級孔沸石分子篩的催化性能 92
4.4.1 裂化反應 92
4.4.2 加氫和加氫脫硫( HDS)反應 93
4.4.3 甲醇制烯烴(MTO)反應 94
4.4.4 氧化反應 96
4.4.5 碳鏈增長反應 98
4.5 結論與展望 101
參考文獻 103
第5章 多級孔材料的制備 107
5.1 引言 107
5.2 多級孔催化劑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108
5.2.1 多級孔分子篩催化劑材料 108
5.2.2 多級孔金屬氧化物催化劑 131
5.2.3 多級孔碳催化劑 138
5.3 結論與展望 142
參考文獻 143
第6章 特殊形貌的分子篩材料 151
6.1 引言 151
6.2 沸石分子篩形貌控制的主要因素 152
6.2.1 合成體系的原料配比 152
6.2.2 離子種類和濃度 153
6.2.3 硅源和鋁源的種類 l53
6.2.4 結構導向劑 154
6.2.5 合成條件 154
6.2.6 限制空間合成 155
6.2.7 納米沸石分子篩組裝 l55
6.2.8 助劑 155
6.2.9 后處理 l55
6.2.10 加熱方式 156
6.2.11 品種導向 156
6.3 納米沸百分子篩的合成、組裝及功能化 156
6.3.1 納米沸石分子篩的微波輔助水熱合成 157
6.3.2 納米沸石分子篩片的制備合成 158
6.3.3 納米沸石分子篩的組裝與功能化 159
6.3.4 沸石分子篩微囊反應器及其應用 163
參考文獻 168
第7章 分子篩膜 174
7.1 引言 174
7.2 分子篩膜的發展 175
7.2.1 分子篩簡介 175
7.2.2 分子篩膜的發展 176
7.2.3 分子篩膜的生長機理 176
7.2.4 分子篩膜的表征 177
7.3 分子篩膜的合成與制備 178
7.3.1 引言 178
7.3.2 分子篩膜的合成方法 178
7.3.3 分子篩膜的新型制備方法 182
7.3.4 幾種典型分子篩膜的制備 193
7.4 分子篩膜的微觀結構控制及定向生長和修飾 198
7.4.1 分子篩膜的微觀結構控制及定向生長 l98
7.4.2 分子篩膜的修飾 200
7.5 分子篩膜的應用 202
7.5.1 引言 202
7.5.2 液體滲透汽化分離 202
7.5.3 氣體滲透和分離 205
7.5.4 膜催化反應 208
7.6 結論與展望 210
參考文獻 211
第8章 特殊形貌的介孔材料 216
8.1 引言 216
8.2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形貌控制 216
8.2.1 六方棒狀 216
8.2.2 棒狀 220
8.2.3 球狀和橢圓狀 221
8.2.4 多面體狀 223
8.2.5 針狀/纖維狀 224
8.2.6 片狀/膜狀 225
8.2.7 空心球狀/膠囊狀 228
8.2.8 其他形貌 229
8.3 介孔金屬氧化物/稀土氧化物的形貌控制 229
8.4 介孔碳材料的形貌控制 233
8.5 影響介孔材料形貌的因素 235
8.5.1 表而活性劑種類的影響 235
8.5.2 助劑的影響 239
8.6 形貌對介孔材料性能的影響 241
8.6.1 催化性能 241
8.6.2 光電性能 242
8.6.3 其他性能 242
參考文獻 243
第9章 金屬一有機框架化合物膜 247
9.1 金屬一有機框架膜材料概述 247
9.1.1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簡介 247
9.1.2 微孔膜的分類和結構 249
9.1.3 金屬有機框架膜材料的研究發展 250
9.2 金屬一有機框架膜的合成方法 251
9.2.1 直接法 251
9.2.2 晶種法 253
9.2.3 其他方法 255
9.3 金屬一有機框架膜的表征和形貌控制 256
9.3.1 金屬有機框架膜的表征手段 256
9.3.2 金屬一有機框架膜的形貌控制 264
9.4 金屬有機框架膜的應用前景 265
9.4.1 小分子分離 265
9.4.2 傳感器 271
9.4.3 膜催化反應器 276
參考文獻 278
第10章 納米孔聚合物膜 282
10.1 引言 282
10.2 納米孔聚合物膜的制備方法 283
10.2.1 模板法 283
10.2.2 徑跡蝕刻法 286
10.2.3 相轉化法 287
10.2.4 層層自組裝法 287
10.2.5 嵌段共聚物自組裝法 289
10.3 納米孔聚合物膜的應用 296
10.3.1 膜分離 296
10.3.2 生物醫用 298
10.3.3 其他 298
10.4 結論與展望 300
參考文獻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