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冊共分19章,分別對各種有源、無源濾波器的設計、濾波器計算機輔助設計、濾波器響應的數學特性、線性電路、非線性電路、預失真電路、阻抗變換、開關電容濾波器、幅度均衡器、延遲均衡、波形產生與變換、反饋放大器和大信號輸出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散熱設計、揚聲器分頻網絡、電壓反饋、電流反饋放大器工作特性等內容做了分析討論。
本手冊作者B.Williams先生有超過45年的濾波器和模擬電路設計經驗,著有8部關于濾波器和模擬電路設計的書,同時也是眾多專利的持有人。B.Williams先生是IEEE電路和系統學會(長島)的前主席和IEEE獎的獲獎者,是2007年“電子濾波器設計技術發展終身發展獎”領獎人,是Telebyte公司首席科學家,在Telebyte公司他參與了電信行業測試設備的設計。
第1章 現代網絡理論介紹1
1.1 極-零概念1
1.2 利用多項式合成濾波器5
1.2.1 通過擴展驅動點阻抗合成5
1.2.2 不等終端的合成7
1.2.3 等同系數合成8
1.3 有源與無源濾波器9
1.3.1 頻率限制9
1.3.2 尺寸要求9
1.3.3 經濟性和易于制造性9
1.3.4 易于調整9
參考文獻10
第2章 選擇響應特性11
2.1 頻率特性歸一化11
2.1.1 頻率和阻抗縮放比例11
2.1.2 低通濾波器的歸一化14
2.1.3 高通濾波器的歸一化15
2.1.4 帶通濾波器歸一化17
2.1.5 帶阻歸一化22
2.2 瞬態響應26
2.2.1 非均勻時間延遲的影響26
2.2.2 網絡的階躍響應29
2.2.3 沖激響應30
2.2.4 瞬態工作特性的預測31
2.3 巴特沃斯**平坦振幅36
2.4 切比雪夫響應39
2.5 貝塞爾**平坦延遲48
2.6 線性相位與等紋波誤差50
2.7 過渡濾波器54
2.8 同步調諧濾波器57
2.9 橢圓函數濾波器58
2.9.1 使用濾波器解決方案(書版)軟件設計橢圓函數低通濾波器62
2.9.2 使用ELI 1.0程序設計高達31階奇數階橢圓函數低通濾波器63
2.10 切比雪夫止帶的**平坦延遲63
2.11 帕普里斯**“L”濾波器64
參考文獻65
第3章 低通濾波器設計66
3.1 低通濾波器66
3.1.1 全極點濾波器66
3.1.2 橢圓函數濾波器67
3.1.3 損耗的影響73
3.1.4 利用預失真設計75
3.2 有源低通濾波器78
3.2.1 全極點濾波器79
3.2.2 VCVS統一電容器結構87
3.2.3 低靈敏2階節電路88
3.2.4 橢圓函數VCVS濾波器89
3.2.5 可變狀態低通濾波器93
3.2.6 廣義阻抗變換器100
3.3 *小相位移濾波器106
參考文獻107
第4章 高通濾波器設計108
4.1 LC高通濾波器108
4.1.1 低通到高通的轉換108
4.1.2 T-?電容變換112
4.2 有源高通濾波器113
4.2.1 低通到高通變換113
4.2.2 全極點高通濾波器113
4.2.3 橢圓函數高通濾波器115
4.2.4 狀態可變高通濾波器119
4.2.5 采用GIC的高通濾波器127
4.2.6 采用廣義阻抗變換(GIC)的有源橢圓函數高通濾波器128
4.2.7 恒延遲高通濾波器130
參考文獻131
第5章 帶通濾波器132
5.1 LC 帶通濾波器132
5.1.1 寬帶濾波器132
5.1.2 窄帶濾波器134
5.1.3 并聯諧振電路的設計140
5.1.4 串聯諧振電路的設計145
5.1.5 同步調諧濾波器146
5.1.6 窄帶耦合諧振電路147
5.1.7 預失真帶通濾波器152
5.1.8 橢圓函數帶通濾波器155
5.2 有源帶通濾波器160
5.2.1 寬帶濾波器161
5.2.2 低通極點和零點的帶通變換163
5.2.3 有源帶通電路的靈敏度167
5.2.4 全極點帶通結構168
5.2.5 橢圓函數帶通濾波器182
參考文獻193
第6章 帶阻濾波器194
6.1 LC帶阻濾波器194
6.1.1 帶阻電路變換194
6.1.2 全極點帶阻濾波器195
6.1.3 橢圓函數帶阻濾波器198
6.1.4 空網絡204
6.2 有源帶阻濾波器208
6.2.1 寬帶有源帶阻濾波器209
6.2.2 低通極點的帶阻變換211
6.2.3 窄帶有源帶阻濾波器214
6.2.4 有源空網絡221
參考文獻225
第7章 時域網絡226
7.1 全通傳遞函數226
7.1.1 一階全通傳遞函數226
7.1.2 二階全通傳遞函數227
7.2 延遲均衡節電路228
7.2.1 LC全通結構228
7.2.2 有源全通結構232
7.3 全通延遲線設計236
7.3.1 低通到全通變換236
7.3.2 LC延遲線238
7.3.3 有源延遲線240
7.4 濾波器的延遲均衡241
7.4.1 一階均衡器243
7.4.2 二階均衡器245
7.5 寬帶90°相位移網絡249
7.6 采用重復元件的無源延遲線設計254
7.6.1 全通延遲線254
7.6.2 鏡像參數非對稱延遲線255
參考文獻256
第8章 LC濾波器設計的改進和阻性網絡的使用257
8.1 簡介257
8.2 抽頭電感器257
8.3 電路變換260
8.3.1 諾頓電容變壓器260
8.3.2 窄帶近視262
8.4 有寄生電容的設計264
8.5 不合理Q值的幅度均衡266
8.6 節省線圈繞組的橢圓函數帶通濾波器269
8.7 濾波器調節方法273
8.8 測試方法274
8.8.1 插入損耗和頻率響應274
8.8.2 濾波器網絡輸入阻抗275
8.8.3 時域工作特性277
8.8.4 群延遲277
8.8.5 電感Q值測量279
8.9 不等阻抗的設計280
8.9.1 指數抽頭的阻抗標定280
8.9.2 用于阻抗匹配的*小損耗接口280
8.9.3 設計用于阻抗匹配的非對稱阻性T和?衰減器281
8.10 對稱衰減器283
8.10.1 對稱T和?衰減器283
8.10.2 橋T衰減器284
8.11 功率分配器284
8.11.1 電阻性功率分配器284
8.11.2 魔T分配器285
8.12 現有設計中引入傳輸零點286
參考文獻288
第9章 LC和有源濾波器的元件選擇289
9.1 基本磁學概念回顧289
9.1.1 測量單位289
9.1.2 磁飽和和直流極化290
9.1.3 電感損耗290
9.1.4 空氣間隙效應291
9.2 磁性材料和電感的物理形狀因子291
9.2.1 磁性材料292
9.2.2 磁性線圈結構293
9.2.3 表面安裝射頻(RF)電感294
9.3 電容器的選用295
9.3.1 電介質性能296
9.3.2 電容器的結構297
9.3.3 用于濾波器的電容器選用299
9.4 電阻304
9.4.1 固定電阻304
9.4.2 可變電阻307
9.4.3 電阻的約翰遜(熱)噪聲308
參考文獻309
第10章 歸一化濾波器設計表310
第11章 開關電容濾波器350
11.1 簡介350
11.2 開關電容濾波器理論350
11.2.1 開關電阻350
11.2.2 作為一個功能電路的基本積分器351
11.2.3 開關電容濾波器噪聲的限制352
11.3 通用開關電容二階濾波器352
11.3.1 工作模式353
11.3.2 工作模式特點356
11.3.3 采用MF10和LMF100的雙通用二階濾波器357
11.4 開關電容濾波器的類型360
11.4.1 通用型360
11.4.2 采用微處理器的可編程通用開關電容濾波器361
11.4.3 引腳可編程通用開關電容濾波器361
11.4.4 專用開關電容濾波器362
11.5 開關電容濾波器選用指南362
參考文獻363
第12章 可調和固定延遲與幅度均衡器364
12.1 均衡的需求364
12.2 均衡工作過程364
12.2.1 幅度均衡364
12.2.2 延遲均衡366
12.3 用于幅度和延遲均衡器的極-零概念367
12.4 可調延遲和幅度均衡器電路367
12.4.1 LC延遲均衡器367
12.4.2 LC延遲和幅度均衡器369
12.4.3 有源延遲和幅度均衡器371
參考文獻375
第13章 電壓反饋運算放大器376
13.1 基本運算放大器理論回顧376
13.1.1 理想放大器376
13.1.2 反相放大器377
13.1.3 同相放大器378
13.1.4 差分輸入放大器379
13.1.5 差分輸入和輸出放大器電路380
13.2 非理想放大器分析380
13.2.1 同相放大器分析380
13.2.2 反相放大器分析381
13.2.3 穩定性381
13.2.4 開環增益效應383
13.3 掌握運算放大器技術指標384
13.3.1 帶寬和增益384
13.3.2 相位和增益裕量384
13.3.3 DC偏移384
13.3.4 擺率限制385
13.3.5 建立時間386
13.3.6 共模抑制比386
13.3.7 輸出電壓擺動386
13.3.8 噪聲386
13.3.9 總諧波失真(THD)387
13.4 電源供電考慮388
13.5 運算放大器的選用390
13.5.1 運算放大器的類型390
13.5.2 運算放大器的封裝390
13.5.3 常用的放大器390
13.6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有關考慮392
參考文獻393
第14章 線性放大器應用394
14.1 電阻性反饋網絡394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