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繪畫史》是一部經典的繪畫斷代史著作。本書講述了19世紀前半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長達150年的西方近代繪畫史。作者以全局的視角,概括、總結了西方繪畫史上的流派和畫家,以及主要畫家的代表作品,結合當時的世界歷史、國家情況、社會變遷,生動地分析了各個繪畫流派的形成,并對當時的畫家為何畫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傳世之作做出了獨到的分析。本書日文原版自1975年初次出版以來,加印40余次。2017年重新修訂、改版,根據新的研究調查明確了部分基本信息,將所有畫家作品均以彩圖的形式刊載,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
全書共收錄了90幅彩圖,讀者可以一邊閱讀西方繪畫歷史,一邊欣賞那個時代的傳世名作。對于喜愛美術,尤其是喜愛近代美術的讀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易懂的西方繪畫斷代史著作。
20世紀的美術每每展現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多面性,都讓我們震驚。有時候,讓人難以認為是美術的作品,卻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美術館、展覽會場。對于這一狀況,是將其視作無可救藥的混亂,還是當作豐富多彩的發展,可能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美術史上前所未有的豐富的混沌時代。
然而,這種豐富的混沌,也絕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豆防滋亍分杏芯渑_詞,一只雀的生死,都是天命注定。一眼看去不明所以的抽象繪畫、怪物一樣的超現實主義作品之所以登場,即使不說是天命,至少也有歷史的法則在發揮作用。探訪這段歷史的痕跡,對于我們理解現代美術豐富的混沌,可能會提供一點啟發。
當然,必定有觀點認為,要理解某件藝術作品,或者在與這件作品的對話中獲得藝術的感動,既不需要知識也不需要什么道理。這種觀點認為,優秀藝術家的產物不要說離開時代或者歷史,哪怕離開作者本人,其本身也是獨立的、自律性的存在,我們只要虛心面對作品就好!陡駹柲峥ā肪褪恰陡駹柲峥ā罚恍枰嘤嗟恼f明,作品的畫面就解釋了一切。然而,我本人的經歷所教給我的卻恰恰與之相反。每當我將《格爾尼卡》的創作歷史背景,與畢加索從藍色時期到立體主義實驗那長達三十多年對造型的探索相結合,再與戈雅等浪漫派美術家們的先例相對照時,《格爾尼卡》就會向我訴說它那越發偉大、越發悲劇性的美。如果有人非要說,我們從這壯闊的畫面所受的感動,與格爾尼卡這座小城的悲劇、與畢加索這位藝術家先前的探索都毫無關系,那我只能感到懷疑。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格爾尼卡》是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創作的作品。然而,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創作的,探明這些情況,正是歷史的作用。此外,歷史還會告訴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所謂歷史,就是從反面進行自我確認的嘗試。我想,現代美術所呈現的豐富的混沌尤為需要這種回望歷史的嘗試。
作者簡介:
高階秀爾,日本西方藝術史界泰斗、著名美術史論家。1932 年出生于東京,1953 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教養學科,并繼續攻讀美術史專業。19541959 年留學于巴黎大學附屬美術研究所,專攻近代美術史。歷任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主任研究官、日本文部省技術官、東京大學教授、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現任日本大原美術館館長。2002 年,獲得由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2012年獲得由日本天皇親自頒發的日本文化勛章。
出版《日本人眼中的美》《看名畫的眼睛》《名畫中的女人》《名畫中的小奧秘》等著作和譯作百余部。
譯者:
崔斌,青年譯者。北京語言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碩士畢業,現從事國際青年交流工作。譯有《茶的世界史》等。
上卷 浪漫主義|印象派|凡?高
章 近代繪畫的開端
繪畫領域的近代 \ 002
浪漫派的近代性 \ 004
先驅戈雅 \ 007
第二章 浪漫派的風景畫
對現實的逃避與對自然的憧憬 \ 014
透納 \ 017
康斯太布爾 \ 020
弗里德里希 \ 022
第三章 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大衛與新古典主義 \ 026
浪漫主義美學 \ 030
安格爾與德拉克洛瓦 \ 034
第四章 寫實主義崛起
寫實主義的傳統 \ 041
柯羅 \ 046
米勒與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 \ 048
杜米埃 \ 050
第五章 對近代性的追求
庫爾貝的近代性 \ 054
近代性的藝術 \ 057
馬奈登場 \ 061
德加 \ 066
第六章 印象派的登場
名稱的由來 \ 070
群展的歷史 \ 074
印象主義的美學與技法 \ 077
第七章 印象派的畫家們
先驅們 \ 081
克勞德·莫奈 \ 084
莫奈的系列組畫 \ 087
西斯萊 \ 090
第八章 印象主義的超越
古典情結的復興 \ 092
雷諾阿 \ 095
塞尚 \ 099
第九章 新印象派
畢沙羅 \ 105
新印象主義美學 \ 109
修拉 \ 112
第十章 象征主義與綜合主義
反印象派 \ 117
象征與綜合 \ 120
保羅·高更 \ 125
第十一章 凡·高的時代
日本趣味的影響 \ 131
發現新世界 \ 134
凡·高 \ 136
新的色彩表現力 \ 142
第十二章 蒙馬特的畫家們與納比派
蒙馬特的畫家們 \ 145
圖盧茲·羅特列克 \ 147
納比派的誕生 \ 150
納比派與博納爾 \ 152
下卷 世紀末繪畫|畢加索|超現實主義
第十三章 世紀末的繪畫
德尼的《塞尚禮贊》 \ 158
進入幻想世界 \ 162
國際廣度 \ 165
第十四章 德國表現主義
歷史與時代 \ 170
諾爾德與貝克曼 \ 172
凱爾希納與橋社的畫家們 \ 175
藍騎士 \ 178
慕尼黑時期的康定斯基 \ 181
第十五章 馬蒂斯與野獸主義
法國的表現主義傾向 \ 183
1905年秋季沙龍 \ 186
野獸主義群體 \ 188
野獸主義時期的馬蒂斯 \ 190
第十六章 野獸派的畫家們
馬蒂斯藝術的展開 \ 194
弗拉芒克與德蘭 \ 196
其他野獸派畫家 \ 200
魯奧與宗教繪畫 \ 203
第十七章 畢加索與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以前的畢加索 \ 208
《阿維尼翁的少女》 \ 211
立體主義及其以后的發展 \ 214
畢加索轉變的意義 \ 218
第十八章 立體主義的畫家們
立體主義登場 \ 220
從分析到綜合 \ 223
布拉克 \ 226
萊熱與格里斯 \ 228
第十九章 幻想的系譜
樸素派畫家 \ 232
亨利·盧梭 \ 236
馬克·夏加爾 \ 239
第二十章 巴黎畫派
巴黎畫派的形成 \ 243
瓦拉東與郁特里羅 \ 246
莫迪利亞尼與蘇丁 \ 250
帕斯金與基斯林 \ 252
第二十一章 對機械文明的贊美與反抗
未來派 \ 256
基里科與形而上畫派 \ 260
達達主義運動的發端 \ 264
畢卡比亞與杜尚 \ 266
第二十二章 超現實主義
從達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 \ 269
超現實主義美學 \ 272
恩斯特 \ 274
達利 \ 277
馬格利特與德爾沃 \ 279
胡安·米羅 \ 280
第二十三章 包豪斯及其周邊
包豪斯畫家 \ 282
次世界大戰后的康定斯基 \ 285
保羅·克利 \ 289
第二十四章 通往抽象繪畫之路
走向抽象 \ 293
馬列維奇與至上主義 \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