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遺囑》系米蘭·昆德拉文學理論代表作之一,分成彼此獨立的九大部分,一些相同的人物一再現(xiàn)身而且交錯出現(xiàn):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和卡夫卡以及他們耐人尋味的好友、雅納切克和海明威、拉伯雷和他的后生晚輩──那些偉大的小說家。《被背叛的遺囑》聚焦小說賴以為根的幽默精神、它與音樂的奧妙淵源、它三階段的歷史發(fā)展進程、現(xiàn)代小說的美學,以及小說的生命智能。
《被背叛的遺囑》是米蘭·昆德拉的一本文學理論代表作之一。像他之前的《小說的藝術》一樣,主要是昆德拉對于小說的思考,不是小說,比較類似昆德拉整理起來的思維的碎片。一共有九個部分:巴奴日不再引人發(fā)笑之日;圣伽爾塔的被閹之影;尋找失去的現(xiàn)在;家中不遭疼愛的人;親愛的,您不在自己家中等。
米蘭·比德拉(1929— ),捷克小說家。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shù)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為禁書。1975年移居法國后,他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chuàng)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第一部分 巴奴日不再引人發(fā)笑之日
第二部分 圣伽爾塔的被閹之影
第三部分 紀念斯特拉文斯基即席之作
第四部分 一個句子
第五部分 尋找失去的現(xiàn)在
第六部分 作品與蜘蛛
第七部分 家中不遭疼愛的人
第八部分 霧中之路
第九部分 親愛的,您不在自己家中
《被背叛的遺囑》:
懷孕的高朗古杰夫人吃多了牛腸竟然脫了肛,下人們不得不給她灌收斂藥,結果卻害得她胎膜被撐破,胎兒高康大滑入靜脈,又順著脈管往上走,從他母親的耳朵里生出來。從第一個句子開始,這本書就攤了牌:作者在此講述的事是當不得真的,也就是說,作者并不能肯定真實(科學的或神話的)與否,他并不想按照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樣子來描述它們。
幸運的拉伯雷時代:小說之幼蝶飛了起來,身上還帶著蛹殼的殘片。龐大固埃以其巨人的外表仍然屬于過去的神怪故事,而巴奴日則已經(jīng)悄然到達了小說的尚且陌生的未來。一門新藝術誕生的特殊時刻,賦予了拉伯雷的這部書一種無與倫比的豐贍性;一切全都在此:真實性與非真實性、寓意、諷刺、巨人與常人、趣聞、沉思、真實的與異想天開的游歷、博學的哲理論爭、純粹詞語技巧的離題話。今天的小說家——十九世紀的繼承者——對第一批小說家所處的這一如此古怪的世界,對他們擁有的歡樂的生活自由抱有一種羨慕不已的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