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并提出擴大農民工就業的對策及措施是《勞動力市場分割與農民工就業實證研究》的目的。《勞動力市場分割與農民工就業實證研究》前半部分在對國內外文獻綜述的基礎上,著重對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存在形式和形成原因進行論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論述勞動力市場分割是農民工就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后半部分基于勞動力市場分割的視角,對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機理分析和對策研究。
陳憲,男,1969年1月生,湖南常寧人,管理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南大學房產管理處處長,中南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系兼職教師。主講《計量經濟學》和《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本理論》等課程,主要從事金融計量、公司金融和勞動市場經濟學等方向的學術研究。單獨或者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省發改委課題1項、省社科基金課題1項。
第一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農民工現象的出現
1.1.2 農民工群體的形成
1.1.3 農民工就業存在的問題
1.1.4 影響農民工就業原因分析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2.1 農民、農村剩余勞動力與農民工
1.2.2 農民工與農民、農村剩余勞動力概念的外延關系
1.2.3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民工就業
1.2.4 勞動力市場分割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結構安排
1.5.1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內容
1.5.2 本書的研究重點
1.5.3 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
2.1.1 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
2.1.2 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實踐
2.2 國內農村勞動力轉移
2.2.1 國內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
2.2.2 國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實踐
2.3 勞動力市場分割研究文獻綜述
2.3.1 國外勞動力市場分割研究
2.3.2 國內勞動力市場分割研究
2.4 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研究文獻綜述
2.4.1 經濟政策對農民工就業影響
2.4.2 自身因素對農民工就業影響
2.4.3 政府規制對農民工就業影響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研究
3.1 勞動力市場分割主要存在形式
3.2 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形成過程
3.2.1 戶籍等制度造成城鄉分割
3.2.2 產業政策偏差導致行業分割
3.2.3 勞動制度形成單位分割
3.2.4 經濟發展水平形成地區分割
3.3 勞動力市場制度性分割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農民工就業主成分影響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的選擇
4.1.1 主成分因素分析法
4.1.2 PCA法適合用來分析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
4.2 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的歸納
4.2.1 關于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的第一輪1000個隨機樣本調查
4.2.2 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的初步歸納
4.3 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的抽取
4.3.1 關于農民工就業影響因素的第二輪1000個隨機樣本調查
4.3.2 里克特量表設計及調查數據
4.3.3 主成分影響因素的獲得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勞動力市場分割對農民工就業影響的計量分析
5.1 模型的初步構建
5.1.1 理論假設的提出
5.1.2 從數據線性無量綱化方法到分割程度變量的獲得
5.1.3 變量的選取及數據收集與處理
5.1.4 計量經濟模型的建立
5.1.5 模型的參數估計
5.1.6 模型的檢驗和對回歸結果的解釋
5.1.7 模型的主要結論
5.2 模型的優化
5.2.1 模型的共線性消除
5.2.2 模型自相關的消除
5.2.3 模型數據的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
5.2.4 模型變量的因果關系檢驗
5.3 實證討論
第六章 勞動力市場分割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機理
6.1 我國農民工效用函數的特征
6.1.1 農民工效用函數的估計
6.1.2 農民工效用的衡量尺度
6.2 戶籍制度和地理因素是城鄉分割的根源
6.2.1 城鄉分割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過程
6.2.2 城鄉分割對農民工就業影響的機理
6.3 工資差別是行業分割和單位分割的關鍵因素
6.3.1 無分割現象下的勞動需求決定
6.3.2 行業分割和單位分割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過程
6.3.3 行業分割和單位分割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機理
6.4 三種分割聯合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機理
6.4.1 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勞動力市場均衡
6.4.2 勞動力市場分割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機理
6.5 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正面效應
6.5.1 蛛網現象
6.5.2 農民工需求和供給情況調查
6.5.3 蛛網現象結論
6.5.4 保持適當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的機理
6.6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擴大農民工就業的對策措施
7.1 治理城鄉分割
7.1.1 完善新形勢下土地政策綜合改革方案
7.1.2 實行三項關鍵制度縮小城鄉差距
7.1.3 加強交通、電力、通訊三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7.2 治理行業分割
7.2.1 降低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的收入差距
7.2.2 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第三產業就業比重
7.2.3 加大農民工人力資本的投資
7.3 治理單位分割
7.3.1 減少對農民工就業的身份歧視
7.3.2 發展非正規就業
7.4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結論
8.2 本書的創新之處
8.3 研究中的不足與改進方向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