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日子,忙工作,都像集盲盒,不知道下一個到來的會是驚喜,還是遺憾。面對未知,我們應該學會幸福地工作。
本書是寫給年輕職場人的情緒管理指南,它不是只告訴你要想開點,勇敢積極面對任何事情的雞湯書,而是一本涵蓋了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理論和具體知識與經驗的教科書。基于前沿學術研究成果和作者真實經驗,本書致力于為我們提供用得上的理論與實戰技巧,做到了不僅好讀,而且好用。
作者在本書中融入了個人數十年的壓力管理經驗。作者早年留學美國,后在美國和日本從事投行與經營咨詢工作,常年擔任企業管理顧問并創辦了個人事務所。作者在常年的高壓工作狀態中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這也構成了本書的基礎。
一個人的心理韌性,是可以通過系統化的理論學習與反復實戰得到提升的。日本實戰心理學家高杉尚孝綜合認知心理學、語義學及傳統東方哲學等學科知識,提出了高杉派心理韌性提升理論,并指出了將該理論應用于職場的有效方法:
想控制壞情緒,你得先認識它;不敢面對問題,就不能真正解決它;
人生沒有絕 對,總要抱有希望;接受對的壞情緒,才能啟動好的思考。
前 言:為何現在提倡增強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是發揮實力的必要條件
職場人士現在最需要的業務技能就是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MT),也就是在壓力條件下提升抗打擊能力、有勝任業務所需的管理思維和良好情緒的技能。
伴隨著日本經濟持續不景氣,許多企業都受到來自國內外競爭壓力的沖擊。在企業工作的人們不分年齡、性別,都身不由己地籠罩在裁員與成果主義等工作壓力下。從前一直被看作日本企業特色的論資排輩終身雇用制等制度正在逐漸成為過去。公司期待員工在巨大的壓力下,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出立竿見影的成果。
但是,一個人就算擁有工作中所需的重要知識與技能,一旦被不斷加大的心理壓力擊垮,就非但無法發揮出全部實力,還無法拿出成果。因此可以說,提高面對壓力時的韌性,是發揮實力的必要條件。
學習新技能同樣需要心理韌性
隨著經營和勞動環境的變化,職場人士同樣需要學習和掌握新的勝任力(competency,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與行動特質)。
例如:
◆ 身經百戰的營業人員被要求學習會計與財務知識。
◆ 一直從事研究領域工作的員工忽然有一天被指派去做市場營銷工作。
◆ 迄今為止一直習慣于命令型管理的上司被要求向指導提問型/ 傾聽型管理轉變。
◆ 長期以來憑直覺思維開展業務的員工,忽然被要求在工作中運用邏輯思維。
上述每種情況,都可能成為壓力。如果此時大動肝火或情緒低落,那么新技能的學習就無從談起。筆者認為,為了發揮自己的實力,同時為了掌握發揮實力所需的技能,首先就要增強用來戰勝壓力的精神免疫力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是可以學習和掌握的技能
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頑強的抗打擊能力、堅韌不拔等個人心理素質,真的可以通過學習加以提高嗎?吉田意志堅強,相比之下鈴木就受不了打擊在職場,這樣的說法司空見慣。毋庸諱言,雖然存在這種個體差異,但筆者認為,只要接受基于正確理論的指導,通過實踐培養應用能力,那么心理韌性也必定能得到提高。
回想一下,如今已是能力開發培訓代表性項目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示能力等,從前一直被認為是天生的稟性、個人悟性的問題。可如今這些能力已經為人們所接受,被看作只要知道其理論,任何人都能學習掌握并可以獲得提高的技能。
同樣,本書所介紹的高杉派心理韌性理論基本上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技術。因此可以認為,這是一項通過系統化的理論學習與反復實戰,就能夠獲得充分提高的技能。
本書是關于情緒管理技術的指南書,并非單純解說壓力管理的書,當然也不是那種告訴人們要積極面對任何事情的雞湯書。就概念而言,本書歸根結底是一本涵蓋了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理論和具體知識與經驗的教科書,筆者追求的是基于學術研究和個人經驗的用得上的理論。
本書在學術上廣泛參考了目前在心理咨詢一線最受矚目的認知行為心理學與理性情緒行為心理學,以及普通語義學和東方哲學等。此外,筆者在美國的留學經歷,以及在日本和美國從事經營咨詢與投行業務、企業危機管理顧問、經營個人事務所等時積累的如何在高壓下工作的經驗也構成了本書的基礎。
同時,筆者與迄今為止參加過高杉事務所心理韌性強化培訓的眾多學員互動的內容也在本書中有很大程度的體現。另外,雖然在此不具體涉及,但本書另一個很重要的素材就是筆者現在正在從事的4 個孩子的養育工作。作為實踐心理韌性提升工作的場所,每天我都從中備受啟發。
本書由總論、理論篇與實踐篇構成。
理論篇將通俗易懂地講解心理壓力產生的過程和克服壓力所需的知識與經驗。實踐篇將采取虛構的對話形式呈現真實職場可能出現的具體案例,以加深大家對理論篇的理解。筆者在對話中將以導師角色出現,負責為在壓力面前或氣餒或大動肝火或情緒低落者提供指導。
筆者下了一番功夫,將本書分為理論篇與實踐篇,以使本書內容既合乎邏輯,又富于實踐性。不擅長理論的讀者也可以先看總論和實踐篇。看完以后再反過來看理論篇,相信理解會更為深刻。
此外,筆者曾于2001 年10 月至2002 年3 月,在NHK(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主講英語節目《電視英語商務世界》,本書即以該節目的主題為基礎。相信本書不僅對活躍在真實職場一線的人們有所幫助,也會對那些希望通過增強心理韌性,把每天過得更充實的朋友們有所裨益。
高杉尚孝,1956年出生于日本橫濱,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全球戰略顧問。
曾任職于麥肯錫、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知名企業,協助美日跨國企業與金融機構擬定經營策略及并購計劃,負責企業品牌策略與公關策略建構,并在美商咨詢顧問公司擔任常務董事,從事全球人力資源開發業務。在美國工作12年之久,現為日本高杉綜合研究所代表人。其專長于應用企業財務理論、投資分析、戰略分析、邏輯思考、簡報技術等領域,常年為企業培訓人才。
近年來專注于職場人的心理韌性提升研究,并完成了美國催眠動機研究所(HMI)心理療法課程;作為心理韌性提升理論的倡導者,活躍在日本商界;著有多部暢銷作品。
前言| 為何現在提倡增強心理韌性? VII
專欄| 心身耗竭綜合征的預防 022
總 論 心理韌性的本質
即使達成目標也需注意 022
心身耗竭綜合征與錯誤的思維方式有關 022
為了不使自己心身耗竭也要選擇正確的思維方式 023
正確的思維方式的另一個好處 024
理論篇 用于強化心理韌性的4 個基本步驟 025
步驟 1 定位錯誤的思維方式 027
步驟 2 駁斥錯誤的思維方式 046
步驟 3 發現正確的思維方式 060
專欄| 正確的思維方式與干勁的關系 060
最好能不等于努力程度低下 071
錯誤的思維方式帶動的努力效率低下 071
正確的思維方式 十足努力 072
步驟 4 選擇好的負面情緒,采取正面行動 073
專欄| 成果主義的陷阱 078
引入成果主義的背景是泡沫經濟的破滅 078
偏重結果的弊端也隨處可見 078
引入勝任力過程中的課題依然不少 079
成果主義的成功需要培養良好的心理韌性 081
實踐篇 通過案例分析強化心理韌性 083
案例學習 1 跨越憤怒 085
案例1-1 受到上司斥責 085
案例1-2 優秀部下提出辭職 102
案例學習 2 消除罪惡感 121
案例2-1 無法滿足增產要求 121
案例2-2 爽約 139
案例學習 3 克服不安 155
案例3-1 拒絕不擅長的演示 155
案例3-2 銷售額未達標 171
案例學習 4 避免情緒低落 187
案例4-1 錯過晉升機會 187
案例42 創業失敗 203
專欄| 企業的視點 221
組織正在越發強化必須型思維方式 221
那是因為只知道這種動機激勵方式…… 221
必須型思維方式帶來的動機有帶來負面效果的危險 222
以愿望型思維方式努力對組織也有好處 223
上司也應該學習新的動機激勵方式 224
后記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