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非常事、非常言》系列書參照《世說新語》之體裁,摘取了從1840-1949年間的各色人物的言行舉止、思想碎片、人物掌故,力圖以故紙堆里的邊角料還原出歷史的原貌,通過細節(jié)展現(xiàn)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三本書中,《非常言》分為史景、國事、武運、軍事、革命、將帥、世道、愛憎、廉恥、詼諧等十五篇。三本書風格、體例相近,都是從細枝末節(jié)里窺探歷史,還原歷史,是難得的筆記體佳作。
一套能夠帶給人驚喜、有著十分有趣視角的筆記體作品,雖說寫滿了塵封往事,但其呈現(xiàn)的是一個離我百年卻又生動無限的世界,或者說,一個個絕塵而去的黃金時代。
史景第一
國事第二
武運第三
軍事第四
革命第五
將帥第六
世道第七
愛憎第八
廉恥第九
詼諧第十
文壇第十一
學者第十二
言論第十三
敬挽第十四
苦難第十五
史景第一
林則徐開展虎門銷煙,英國人不服,與清朝在廣東開戰(zhàn),不勝而北擊福建,又敗,再北擊渤海灣天津。渤海灣是清朝內(nèi)海,完全可以水陸夾擊痛殲英軍,而道光帝吝惜銀兩,不愿再與英軍開戰(zhàn),致使英軍得地得款。大清賠列強的銀兩越多,人家來打大清的軍隊也越多。英法德日美俄,個個狼吞虎咽。幾十年后,清朝就亡了。
道光帝派人審問英俘,所提問題是:“該國地方周圍幾許?”“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與俄羅斯是否接壤?”
《南京條約》簽訂后,道光帝很難受。清史記載:“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階上,一日夜未嘗暫息,侍者但聞太息聲,漏下五鼓,上忽頓足長嘆。”
道光病重時,將奕詝、奕訢一起召到榻前,以便決定究竟由誰來繼承皇位。兩位王子事先都向各自的師傅討教對策。奕訢的師傅旬秉恬教奕訢說:“上如有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奕詝的師傅杜受田則很會揣摩皇帝的心理,他獻計道:“阿哥如條陳政,知識不敵六爺。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奕詝如法炮制,道光帝果然大悅,說皇四子仁孝,于是把奕詝定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