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和物聯網》闡述了:云計算和物聯網的理論知識,以及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和技術,匯總了作者楊正洪、周發武在實施環保物聯云計算平臺的實際經驗,對于國內實施云計算和物聯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云計算和物聯網》共11章,包括云計算和物聯網介紹、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云計算平臺、云服務和服務接口、物聯、云計算平臺、云存儲、云數據中心、云服務中心、門戶服務、云計算平臺管理等內容。
《云計算和物聯網》適合對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對行業軟件平臺的系統分析師和架構師而言是一本很好的技術參考;同時也可作為大學本科高年級和研究生相關課程及從事云計算和物聯網研究與開發人員的參考資料。
《云計算和物聯網》是作者多年從事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開發實踐經驗的總結,編者通過不斷摸索與實踐,將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找出了一條適應國內信息產業化建設的新思路,尤其是在環境自動監控領域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云計算和物聯網》闡述了云計算和物聯網的理論知識,以及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和技術,匯總了作者在實施環保物聯云計算平臺的實際經驗,對于國內實施云計算和物聯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時光匆匆,編者分別進入環保領域和IT領域工作已有十余年,見證了國內外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環境自動監控系統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編者本身也一直從事技術的開發、應用及管理,雖一直有將多年的些許經驗出版成冊之心愿,苦于工作繁忙,無暇整理。今年在武漢巨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郭永龍、胡志剛、周思良、鄭第、譚焱、尹艷芝、胡立軍、董哲、安繼軍、鄭鐵芳、趙斌、徐勤向等各位同仁的幫助和支持下,總算達成所愿。
本書是編者多年從事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開發實踐經驗的總結,編者通過不斷摸索與實踐,將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找出了一條適應國內信息產業化建設的新思路,尤其是在環境自動監控領域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武漢巨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環境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與運營的環保企業,建設了包括污染源、放射源、水質、空氣質量、城市噪聲等千余套自動監控系統及多家監控中心,并一直負責湖北、湖南、九江等省市的環境自動監控系統運營管理工作。多年的實踐證明,傳統的孤立系統和人工運營工作已不能適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通過利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進行智能化改造,將所有的監控前端設備連接到環保云計算平臺,構建立體化的環境監控體系,真正實現了物物互聯;同時在統一的環保云平臺上提供智能化的系統運營管理和環境綜合信息管理服務,將前端設備管理與后臺應用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監控設施的智能化運營管理以及環境質量的實時監控、預測預警與應急指揮聯合互動。
本書共分10章,闡述了云計算和物聯網的體系結構和實施策略。對于云計算涉及的存儲管理、服務器平臺、開發工具、編程技術,我們盡量闡述其精髓部分。我們的目標是闡述云計算和物聯網本身,而不是某一個特定工具。本書講解了:
1.云計算和物聯網介紹:什么是云計算和物聯網,云計算同SaaS有什么區別,物聯網與互聯網的不同之處,兩者的體系結構是什么,如何成為云計算平臺或云服務供應商?云計算和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兩者如何結合和實施。
2.基于物聯網的云計算平臺:什么是數據源管理器,怎么實現物聯,什么是數據中心,數據模型的重要性;什么是服務中心。
3.云服務和服務接口:云服務的層次和設計方法;云服務的設計原則和描述方法,如何為云服務建模,如何使用WSDL定義云服務。討論了各類服務接口(Web服務、SOAP、消息傳遞、郵件等)。
4.物聯:物聯涉及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本書闡述軟件上的設計和實現,包括數據源(設備)驅動器、各類操作、設備規則、收集服務器等。
5.云計算平臺:介紹了主要的商業云計算平臺;怎么搭建自己的云計算平臺和搭建云平臺所涉及的Web服務器、前臺和后臺開發工具、數據庫服務器、服務注冊表等內容。另外,演示了如何組合和部署云服務。
6.云存儲:介紹了hadoop的組成、MapReduce、Hive和HDFS的功能。
7.云數據中心:介紹了數據模型管理器和內容管理服務器,為所有云服務提供一個數據中心,云服務不用考慮各個數據管理系統的不同(如文件系統和數據庫)和各個數據庫產品的不同。
8.云服務中心:闡述了集成多個服務的流程管理和如何創建組件,并在這之上創建云服務。以Web服務為例闡述了開發云服務的方法和同步/異步調用。
9.門戶服務:如何使用portal、Mashup、Widget、HTML5等技術實現門戶服務。以JSF和Web 2.0技術為例,演示了如何創建和測試門戶服務。
10.云計算平臺管理:介紹了云計算平臺的服務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如何使用JUnit、TPTP等方法測試云服務。最后還介紹了概要分析(profiling)。
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鄭齊心、吳寒、夏皇、李建國、謝素婷、郭晨、孫延輝、高艷、薛文、李越、何進勇、杜理淵、胡鈦等。中網在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漢東、金銀島公司董事長王宇宏、優勝教育集團董事長陳昊、Google美國公司Song Sun、中國遠洋總公司丁冬聚總工程師、GE美國投資公司Daniel Xue、IBM美國公司Hua Chen、加拿大Telus電信公司Richard Lu審閱了本書的初稿并給予了很多建議和幫助。北京圖格新知公司和夏非彼老師為本書的出版和編輯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深表謝意。
把云計算和物聯網兩大技術結合起來構建行業云是一個創新。我們特別感謝武漢巨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允許我們在本書中使用他們的環保云作為示例,從而為讀者展現一個實際的集成云計算和物聯網的行業云。
由于時間倉促,很多內容無法面面俱到,同時錯誤和不足之處也在所難免,希望讀者批評指正。楊正洪的電子郵件是:yangzhenghong@yahoo.com。歡迎讀者來信指正或探討云計算和物聯網問題。
周發武 楊正洪
2011年5月于武漢
楊正洪,畢業于美國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在美國IBM公司工作8年多,是云計算領域的技術專家。楊正洪在中美出版了10多本書籍,是國內多家上市公司的首席技術顧問。
周發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兼職教授,全國“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獎”獲得者,主編《環境自動監控系統技術與管理》等多音呔學教材,是環境自動監測領域和物聯網的技術專家。周發武是國內多家公司的董事和董事長。
第1章 云計算和物聯網介紹
1.1 什么是云計算
1.1.1 IT人員的定義
1.1.2 云計算的體系結構
1.1.3 商務人員的定義
1.1.4 公共云計算、私有云計算和傳統IT系統
1.1.5 云計算包含的內容
1.1.6 云計算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收費模式
1.1.7 廠商的云計算戰爭
1.2 什么是物聯網
1.2.1 物聯網的定義
1.2.2 物聯網與互聯網的不同之處
1.2.3 物聯網技術架構
1.2.4 物聯網的開展步驟
1.2.5 物聯網分類
1.2.6 物聯網應用案例
1.3 云計算產業
1.3.1 云計算給小型IT企業(或個人)帶來的機會
1.3.2 云計算給國內大中型IT企業帶來的挑戰
1.3.3 云計算給大型網站帶來的機會
1.3.4 云計算給電信企業帶來的機會和挑戰
1.3.5 云計算和國內中小企業
1.3.6 云計算本身的挑戰
1.3.7 云計算和開源模式
1.4 物聯網產業
1.5 云計算和物聯網的結合
1.5.1 數據采集和反控
1.5.2 云數據中心
1.5.3 云服務中心
1.5.4 企業2.0(Enterprise 2.0)
1.5.5 Mashup
1.6 本書兩個案例
1.6.1 巨正環保云計算平臺
1.6.2 中網云計算平臺
1.7 基于物聯網的云計算平臺的人員安排
1.7.1 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
1.7.2 開發階段
1.7.3 測試階段
1.7.4 部署階段
1.7.5 運行階段
第2章 基于物聯網的云計算平臺
第3章 云服務和服務接口
第4章 物聯
第5章 云計算平臺
第6章 云存儲
第7章 云數據中心
第8章 云服務中心
第9章 門戶服務
第10章 云計算平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