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三部分內容:環境基本概念、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生態學基礎知識、資源與環境等基礎知識;“三廢”及其它重要污染物特征及治理;環境管理及保護相關措施、環境監測與評價、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好家園等。本書力求內容新穎,科學有趣,參與性強,培養讀者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非環境專業的環境保護公修課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環境專業的專業入門教材,還可以作為環境保護工作者閱讀的參考資料,以及關心環境問題讀者的科普讀物。
魏振樞,,教授,從事教育事業40多年,在高校工作30多年,主要從事化工環保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擔任系主任和學報編輯部主任20多年。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編寫各類著作15部(其中主編8部,3部分別獲得部、省、市級獎,2部為普通高等教育國家 級規劃教材)。主持完成省、市級科研項目4項,完成省、市級社科調研項目多項,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先進教師。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環境 1
一、環境的概念 1
二、城市環境 3
第二節 環境科學 6
一、環境問題 6
二、環境科學概述11
第三節 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14
一、人與環境14
二、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影響15
三、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17
第四節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19
一、環境保護的概念19
二、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的四個路標19
三、中國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22
復習思考題26
第二章 生態學基礎知識 27
第一節 概述27
一、生態學27
二、生態系統29
第二節 生態平衡35
一、生態平衡的概念35
二、生態平衡的特點35
三、生態平衡破壞的原因35
四、改善生態平衡的主要對策36
第三節 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37
一、環境質量的生物監測與評價37
二、環境污染的生物凈化與生物治理37
三、病蟲害的生態防治38
第四節 生物多樣性減少與保護38
一、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其內容38
二、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基礎39
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害40
四、生物多樣性的保護40
復習思考題42
第三章 資源與環境 43
第一節 世界與中國資源的現狀及特點43
一、自然資源及其屬性43
二、世界資源的現狀及特點45
三、中國資源的現狀及特點47
第二節 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48
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48
二、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52
三、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54
四、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55
五、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57
第三節 能源與環境58
一、能源的概念58
二、能源與環境問題62
三、中國能源的利用與保護63
四、新能源簡介63
復習思考題69
第四章 大氣污染及其控制技術 70
第一節 概述70
一、大氣的組成70
二、大氣的重要性72
三、大氣污染的概念73
第二節 大氣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發生機制73
一、大氣污染源73
二、大氣主要污染物74
三、大氣污染物的轉歸77
第三節 大氣污染的危害78
一、大氣污染物侵入人體的主要渠道78
二、主要危害78
三、全球大氣環境問題80
第四節 影響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因素83
一、影響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因素84
二、地理因素86
三、其他因素88
第五節 大氣污染物的綜合防治與技術88
一、綜合防治的必要性88
二、綜合防治原則88
三、消煙除塵技術90
四、排煙脫硫94
五、排煙脫硝(氮)96
六、典型廢氣的治理技術實例97
復習思考題98
第五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技術 99
第一節 概述99
一、水體的概念99
二、天然水中的主要物質 100
第二節 水體的污染 102
一、定義 102
二、水體污染源 102
三、水體中主要污染物 104
四、水體污染的危害 111
第三節 水體的自凈作用 111
一、定義 111
二、凈化機制 112
三、水體自凈過程中污染物的轉歸 112
四、水體中BOD 和DO 的關系 113
第四節 污水防治技術 113
一、概述 113
二、污水處理技術概論 114
三、物理處理法 115
四、化學處理法 118
五、生物處理法 124
第五節 典型污水處理流程 130
一、城市污水的處理流程 130
二、食品行業廢水的處理流程 131
三、維尼綸廠生產廢水的處理流程 131
復習思考題 132
第六章 固體廢物污染及其控制技術 133
第一節 固體廢物的分類及危害 133
一、固體廢物的概念 133
二、固體廢物的分類 134
三、固體廢物的污染途徑 136
四、固體廢物的危害 136
第二節 固體廢物污染的控制及其技術政策138
一、控制固體廢物污染的途徑 138
二、控制固體廢物污染的技術政策 139
第三節 常見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140
一、焚燒法 140
二、化學法 141
三、分選法 142
四、固化法 142
五、生物法 143
第四節 典型固體廢物的處置 143
一、污泥的處置 143
二、城市垃圾的利用與處置 144
復習思考題 146
第七章 其他污染及其控制技術 147
第一節 噪聲污染及防治 147
一、概述 147
二、聲性質和度量中的基本概念 150
三、環境噪聲評價標準 151
四、噪聲控制的基本途徑 155
第二節 放射性污染及防治 156
一、放射性污染來源 156
二、放射性物質的危害 157
三、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160
第三節 電磁污染 161
一、電磁波來源 161
二、電磁污染的傳播途徑 161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162
四、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 163
第四節 其他污染類型及其防治 163
一、廢熱污染 163
二、光污染 165
三、太空污染 166
四、居住環境與裝修污染 167
第五節 生物污染 170
一、生物污染的種類 171
二、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 172
三、生物污染的影響 173
四、生物污染控制對策 174
復習思考題 177
第八章 環境管理與保護措施 178
第一節 環境管理 178
一、環境管理的含義及內容 178
二、中國環境管理制度 179
第二節 環境保護法規 181
一、環境保護法的基本概念 181
二、中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182
三、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184
四、環境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185
第三節 環境標準 186
一、環境標準及其作用 186
二、環境標準體系 187
三、制定環境標準的原則 189
第四節 環境監測 189
一、環境監測概述 189
二、環境監測程序與方法 191
三、環境監測質量保證 192
四、環境監測新技術概要 193
第五節 環境質量評價 194
一、環境質量評價概念 194
二、環境質量評價程序 194
三、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 195
四、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195
五、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198
六、中國城市空氣質量評價 201
第六節 環境影響評價 205
一、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205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 207
三、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 208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內容 208
五、環境影響評價的新進展 209
復習思考題 210
第九章 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共建美好家園 211
第一節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11
一、可持續發展的由來 211
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 212
三、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213
四、《中國21 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 216
第二節 清潔生產 218
一、清潔生產的定義 218
二、清潔生產的目的和內容 220
三、實現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 220
四、中國實施清潔生產情況 222
五、清潔生產與ISO 14000 224
第三節 綠色技術概述 227
一、發展綠色技術的意義 227
二、綠色技術內容和特征 227
三、典型綠色技術——綠色化學 230
第四節 綠色產品與綠色生活 233
一、綠色產品的概念及意義 233
二、中國綠色產品基本類別 234
三、綠色食品及有機(天然)食品 234
四、綠色汽車 236
五、綠色材料 238
六、綠色建筑 239
七、生態旅游 240
復習思考題 242
參考文獻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