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聞>:受眾與電視研究》系統展示了莫利學術研究團隊使用人類學民族志、焦點小組等質性研究方法對英國著名電視節目《舉國上下》電視受眾進行深入研究的全過程,首次從符號學和微觀社會學交叉話語層面詮釋了受眾媒介消費行為的文化意義,并對社會結構中的意識形態權力關系在受眾私人空間的運作機制進行了詳盡分析,從而為采納社會文化意義范式進行受眾研究提供了極具現實意義的重要學術參照范本。
戴維·莫利 現就職于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媒介、傳播與文化研究中”(MCCS),任資深教授。主要研究興趣涉及受眾/媒介技術研究、文化地理學和全球化流動等領域。作為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早期重要成員,他師承斯圖爾特·霍爾并與之合作,基于著名的“編碼/解碼”模型開展了實證研究,開創了人類學和民族志研究方法在受眾與媒介技術研究中的全新應用。主要代表作有《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傳媒、現代性和科技》《身份空間:全球媒體、電子景觀和文化邊界》《移動性傳播:手機、移民和容器盒》等。另外,作為霍爾的學生和研究者,他主持及參與編輯了前者的大量著作和論文集,主要包括《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性對話》、《基本論文集(兩卷本)》(第一卷《文化研究的基礎》、第二卷《身份與移民》)等。戴維·莫利擔任《文化研究》《歐洲文化研究雜志》《亞洲文化研究》和《電視和新媒體》等多個重要學術期刊的編輯,曾在澳大利亞、中國、法國、墨西哥、西班牙、瑞典和美國等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研究員,作品已被翻譯成22種語言。
夏洛特·布倫斯頓 早年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獲得博士學位,現任英國華威大學電影電視研究系教授、米德蘭電視研究機構成員。主要學術興趣集中于倫敦城市電影和犯罪電視劇研究。主要代表作有《電視城市》《倫敦變遷:憂郁的注腳》《女性主義:家庭主婦與肥皂劇》《法律和秩序:英國電影協會的電視階層化》《電影中的倫敦:1945年以來的城市影像化》等。布倫斯頓教授曾作為訪問學者在杜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斯德哥爾摩大學、昆士蘭大學、南加州大學、紐約大學等多所著名大學任教。
引言
第一部分《日常電視:全國新聞》
第一章走向《全國新聞》
第二章《全國新聞》的話語世界(1975—1977)
第三章鏈接和框架:《全國新聞》的節目運作(1976年5月19日)
第四章源自“家庭”的國家……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全國新聞:受眾研究》
第一章受眾研究:基于傳統范式
第二章媒介消費:使用、滿足與意義
第三章階級、符碼與共通性
第四章研究方法與策略的反思
第五章觀看反應:《全國新聞》的接受分析
第六章意義解讀:不同小組解碼的比較分析
第七章解碼電視:理論化的進程
后記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學術回應
米歇爾•巴拉特:“廢話連篇”
約翰•O.湯普森《舉國矚目》
格拉漢姆•韋德:《日常電視:全國新聞》評論
米歇爾•翠西:“日常瑣事的雜亂拼圖”
約翰•科納:《全國新聞:受眾研究》評論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