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人生》是一本告訴你人生如何才能變得快樂的生活哲學書,它的寫作背景是當時的美國正面臨著社會經濟蕭條和民眾情緒低落,戴爾·卡耐基為了重新讓人樹立信心、重新充滿力量、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于是進行了一系列勵志演講,這本書就是這一 系列演講的文集。《快樂的人生》通過平凡而積極的眾多勵志故事探索人生法則,告訴人們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應該具有的積極心態和正確做事方法,其中提到的眾多信念和思想對美國社會影響深遠。
戴爾·卡耐基,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語言的突破》《美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偉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輝》等。
幾年前,我參加過一個廣播節目,他們要找出“你所 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么”。 這非常簡單,我所學到的最重要一課是:思想的重要 性。只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就知道你是怎樣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造成的。我們的命運完全取決于我們的心理狀態。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 想的那些。”他還能是別的樣子嗎? 現在我確信,我們所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其實也 幾乎算是我們需要應付的唯一問題—就是怎樣選擇正確的思想。如果我們能做好這點,就能做好所有的事情。曾統治過羅馬的偉大哲學家馬爾卡斯·大流士,把這些總結成一句話——可以決定你命運的一句話:“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不錯,如果我們頭腦里都是快樂的念頭,那我們就能獲得快樂;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悲傷的事情,那我們就會得到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變得害怕;如果我們滿腦子都是不好的念頭,我們就沒法安心;如果我們滿腦子都是失敗的想法,我們就難免要失敗;如 果我們沉浸在自憐里,大家都將有意躲著我們。諾曼 ·文森·皮爾說:“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而你卻是你所 想的。”我這么說的意思是不是:對于所有的困難,我們都應該用習慣性的樂天態度去對待呢?不是的。非常不幸,生 命不會這么單純。但我去鼓勵大家要趨向正面的態度,而不要反之。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關切我們的問題,不要 只憂慮。關切和憂慮之間有什么不同呢?讓我們再弄明白點。每次我要通過交通擁擠的紐約市街道時,我都會很關注我正在做的這件事,可是并不會憂慮。關心的意思就是要弄清問題的根本所在,然后很鎮定地采取各種辦法去加以解決,而憂慮只會使人發瘋似的轉著小圈子。 一個人可以關心著一些很嚴重問題的同時,在衣襟上插著花昂首闊步。我就曾見過羅維爾·托馬斯這樣做過。 有一次,我協助他主演一部關于艾倫貝和勞倫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征的著名影片。他和好幾個助手在好幾處戰事前線拍攝了戰爭的鏡頭,而最好的是:用影片記錄了勞倫斯和他那支多姿多彩的阿拉伯軍隊,也記錄了艾倫貝征服圣地的經過。他那個穿插在電影中的演講一“巴勒斯坦的艾倫貝與阿拉伯的勞倫斯”,在倫敦和全世界都大為轟動。這使得倫敦的“歌劇季”延后了六個星期,讓他在卡文花園皇家歌劇院繼續講那些冒險故事,并放映他的影片。他在倫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后,又很成功地旅游了好幾個國家,然后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準備拍攝一部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紀錄片。在一系列讓人難以置信的霉運后,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他發現自己破產了。當時我正好和他在一起,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不得不到街口的小飯店去吃很便宜的食物。若不是一位蘇格蘭知名的畫家詹姆斯·麥克白借了托馬斯一些錢的話,我們甚至連那點菲薄的食物都吃不到。這個故事的要點如下:當羅維爾·托馬斯面臨龐大的債務和極度失望的時候,他很關心,可是并不憂慮。他知道,假如他被霉運弄得垂頭喪氣的話,他在人們眼里就會變得一文不值,特別是他的債權人。 因此,每天早上他出去辦事前,都要買一朵花,別在衣襟上,然后昂首走上牛津街。他積極而勇敢,不讓挫折把他擊倒。 對他來說,挫折是整個事情的一部分——是你要爬到高峰所必須有的有益訓練。 我們的精神狀態,對我們的身體和力量有讓人難以理解的影響。著名的英國心理學家哈德遜在他所寫的那本只有五十四頁的小書《力量心理學》中,對這個道理有驚人的說明。那是本非常了不起的書。他寫道:“我請來三個人,以便實驗心理對生理的影響。我們以握力計來度量。”他要實驗者在三種不同情況下,盡全力抓緊握力計。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