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友、韓彥芳所*的《認證有效性--從感知到提升》受國家科技部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 認證認可行業發展綜合指標體系設計及應用研究”(No.201310032)資助,以質量認證為主,從獲證組織的感知出發,對認證有效性相關研究成果、理論觀點、典型案例、調查分析等進行了梳理總結和分析論述,提出了相對*系統、*全面的認證有效性感知因素和評價體系,分析了認證有效性的作用傳導機理,設計了認證有效性感知指數模型,并提出了通過增值性服務和一站式服務提升認證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本書適合質量管理愛好者,特別是認證認可從業人員、研究學者以及各類獲證組織參考和閱讀。
第1章 從合格評定到認證認可
1.1 合格評定,古已有之
1.1.1 對質量的不斷追求催生了合格評定活動的萌芽
1.1.2 專業化分工不斷細化促進了合格評定技術體系的形成
1.1.3 質量監管體制的逐步完善推動了合格評定活動走向成熟
1.1.4 標準、計量與合格評定始終相伴而生
1.1.5 小農經濟下第一方、第二方評定活動始終占據主流
1.2 認證認可,方興未艾
1.2.1 市場經濟的興起激發出認證認可的社會需求
1.2.2 新常態下認證認可發展的新特征
1.2.3 認證認可在國家質量技術基礎中的地位與作用
1.2.4 認證認可與標準、計量、檢驗檢測
1.2.5 “質檢五行”的相生相克
1.3 本章小結
第2章 認證與認證有效性
2.1 認證
2.1.1 詞源本意
2.1.2 標準詮釋
2.1.3 百家爭鳴
2.1.4 領域分類
2.1.5 內涵總結
2.2 有效性
2.2.1 有效性的“內涵”
2.2.2 有效性的“外延”
2.3 認證有效性
2.3.1 對“認證有效性”的直觀感受
2.3.2 對“認證有效性”的多角度理解
2.3.3 認證有效性與體系有效性的區分
2.3.4 認證有效性的“感知因素”與“影響因素”
2.4 認證有效性與認證滿意度、認證貢獻率
2.4.1 認證滿意度
2.4.2 認證貢獻率
2.4.3 有效性是滿意度測評和貢獻率分析的基礎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認證有效性感知因素的識別
3.1 從獲證企業的認證動機人手
3.1.1 認證動機能否充分實現是影響有效性感知的重中之重
3.1.2 代表性獲證組織問卷調查項分析
3.1.3 基于KANO模型的認證動機分類
3.2 認證有效性感知因素的相關研究綜述
3.2.1 從產品質量一過程管理角度看認證的價值
3.2.2 從內部治理一外部市場角度看認證的價值
3.2.3 從成本投入一效益產出角度看認證的價值
3.2.4 從微觀作用一宏觀效果角度看認證的價值
3.2.5 從利益相關方角度看認證的價值
3.3 認證有效性感知因素的再梳理
3.3.1 一個系統的感知因素識別框架
3.3.2 有效性感知因素的構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認證有效性傳導機理:從基本功能到有效感知
4.1 認證的基本功能與適用邊界
4.1.1 基本功能:傳遞信任,服務發展
4.1.2 行業屬性:質量信用評價與中介擔保
4.1.3 適用邊界:認證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4.2 認證的作用機理
4.2.1 體系認證的作用機理
4.2.2 產品認證的作用機理
4.3 典型案例剖析
4.3.1 優化過程管理
4.3.2 提升組織治理
4.3.3 增強競爭能力
4.3.4 促進降本增效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認證有效性感知指數:化主觀體驗為客觀評價
5.1 指數及其編制方法
5.1.1 指數及其主要作用
5.1.2 指數化評價
5.1.3 指數編制的原理與方法
5.2 認證有效性感知指數模型
5.2.1 有效性感知指數編制步驟
5.2.2 單個獲證企業認證有效性評價
5.2.3 獲證企業總體認證有效性評價
5.3 指標權重的分配
5.3.1 量化優序法
5.3.2 權重系數的確定
5.4 實證分析
5.4.1 調查樣本分布情況
5.4.2 有效性感知的總體狀況分析
5.4.3 不同屬性企業感知分類分析
5.4.4 認證有效性改進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增值性服務:打造高技術服務型智庫平臺
6.1 增值認證服務:內涵與要素構成
6.1.1 認證機構創新增值服務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6.1.2 增值認證服務的內涵與構成要素
6.2 增值審核——強化專業感知
6.2.1 增值審核服務的共性要求
6.2.2 增值審核服務的策劃實施
6.2.3 “一企一策”明確審核重點
6.3 管理顧問——深入量化評價
6.3.1 體系成熟度量化評價現狀
6.3.2 基于大容量案例庫的認證成熟度評價
6.4 “互聯網+”——向智庫平臺轉型
6.4.1 “互聯網+”正在全方位擠壓認證活動的價值空間
6.4.2 打造在線業務知識共享社區
6.4.3 把握技術創新提升客戶黏性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一站式服務:整合檢驗檢測認證價值鏈
7.1 檢測認證整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7.1.1 國際檢測認證集團的業務整合與并購擴張之路
7.1.2 國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勢在必行、志在必得
7.1.3 實施“大集團”戰略,推進檢測認證機構整合
7.2 電科院模式:先做專做強再做全做高
7.2.1 由專到強:順應行業趨勢,聚焦技術更新
7.2.2 由強到全:從客戶需求出發打通一站式服務產業鏈
7.2.3 由全到高:在不斷提升檢測能力過程中抬高準入壁壘
7.3 華測檢測模式:內生增長與外延擴張并重
7.3.1 內生增長致力第三方龍頭
7.3.2 外延擴張打造中國版SGS
7.4 本章小結
附錄:圖解《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4 質量管理體系
4.1 總要求
4.2 文件要求
5 管理職責
5.1 管理承諾
5.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5.3 質量方針
5.4 策劃
5.5 職責、權限與溝通
5.6 管理評審
6 資源管理
6.1 資源提供
6.2 人力資源
6.3 基礎設施
6.4 工作環境
7 產品實現
7.1 產品實現的策劃
7.2 與顧客有關的過程
7.3 設計和開發
7.4 采購
7.5 生產和服務提供
7.6 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
8 測量、分析與改進
8.1 總則
8.2 監視和測量
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數據分析
8.5 改進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