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哲學》是謝林晚期哲學的最重要代表作,也是德國古典哲學最后的體系,同樣是所有哲學史教材都會提到的哲學體系。
就謝林自己的著作序列而言,《啟示哲學》與已經出版的《啟示哲學導論》構成了一個整體。如果說《導論》表明了謝林晚期哲學的最終訴求、思想出發點和方法,那么《啟示哲學》則是對前者的運用和具體化。謝林在其中著重考察的是神話史、三一論、基督論、人類學和教會史,他以一種不同于黑格爾建立在否定辯證法上的歷史哲學方法,重新構造了一條人類對自由的理解歷史的譜系,對當代的哲學、神學、宗教學、比較神話學,乃至對海德格爾的“存在史”觀和沃格林的“政治觀念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書分為上下卷,下卷內容緊接著上卷,討論了古希臘神話世界的終結與基督教歷史敘事的開啟,進一步深化了謝林關于三個“世界時代”的體系構想,批判了新教與啟蒙運動,以及現代社會產生的種種異化,使謝林晚期的“肯定哲學”最終以神話—宗教批判的方式得到了完成。
謝林(F. W. J. Schelling,1775—185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與康德、費希特、黑格爾并稱德國古典哲學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為哲學的本原》《一種自然哲學的理念》《先驗唯心論體系》《哲學與宗教》《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及相關對象》《世界時代》《神話哲學》《啟示哲學》等。
王丁,男,湖北孝感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謝林著作集”項目編委,國際謝林學會委員。出版有《謝林: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啟示哲學導論》,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等刊物上發表謝林研究相關文章十余篇。
中文版“謝林著作集”說明 ……………………………………………… 1
那已經寫完但永無止境的故事——謝林和他的demon(代序)………… 7
啟示哲學(下卷)( 1844) …………………………………………………… 1
人名索引 ………………………………………………………………… 399
主要譯名對照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