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第一章 當代殘疾研究的興起
第一節 哲學史中的殘疾
第二節 殘疾人權利訴求
第三節 人文領域中的殘疾研究
第二章 社會建構論對殘損/殘疾的區分
第一節 殘疾的超自然和醫學模式
第二節 殘疾的社會模式
第三節 社會模式的理論問題
第三章 后結構主義與批判的殘疾理論
第一節 福柯的知識/權力論和巴特勒的性別操演概念
第二節 殘損身體的社會生產
第三節 殘損身體的社會生產:一個例證
第四節 消除身體?對批判的回應
第四章 現象學和新唯物主義視閾中的殘疾
第一節 兩種對立的身體觀念
第二節 回到身體:女性研究與現象學結合的啟示
第三節 殘損的現象學分析
第四節 希伯斯的復合具身性理論
第五節 格蘭德-湯普森的新唯物主義殘疾觀
第五章 殘疾與哲學主體性問題
第一節 人本主義的主體性危機
第二節 精神殘疾與康德的理性主體
第三節 宿命論還是虛無主義:后結構主義的主體觀
第四節 殘疾與后人本主義的主體觀
第六章 殘疾與機能歧視
第一節 正常身體觀念的形成
第二節 什么是機能歧視
第三節 現代性、優生學與殘疾
第七章 殘疾與身份交叉
第一節 殘疾身份的批判性
第二節 殘疾與種族的交叉
第三節 殘疾與性別的交叉
第四節 殘疾與動物倫理論證中的爭議
第八章 殘疾與運氣:后果論正義觀中的殘疾問題
第一節 運氣平等的主要思想
第二節 對殘疾的補償方案
第三節 補償殘疾的理論問題
第九章 殘疾與局外人問題:契約論正義觀中的殘疾問題
第一節 契約論傳統中的局外人問題
第二節 殘疾對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挑戰
第三節 正義理論應對殘疾問題的出路
第十章 殘疾與新科技革命:人類增強觀念的倫理反思
第一節 新科技革命與超人類主義
第二節 技術為機會平等鋪路?
第三節 技術與社會正義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