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8章,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大部分。“上篇”總體上是對普通高中特色發展背景、意義的研究。分別從政策、理論和實踐三個層面,剖析普通高中學校發展的“主旋律”,以及在這樣的“旋律”之下,普通高中學校特色辦學的獨特意義、空間及可取路徑。“中篇”是對當前國內普通高中辦學實踐現狀、經驗與基本規律的研究,包括3章內容。第四章探討的是當前國內學校特色辦學中存在的諸種困惑與問題;第五章主要結合當前國內普通高中面臨的幾大改革訴求,分析普通高中學校特色辦學的方向與路徑;第六章著重經驗分析,從區域層面分析國內部分省市在組織、推進本地區普通高中特色辦學方面的基本探索。“下篇”主要探討國內普通高中發展的趨勢與未來,包括兩章內容。其中,第七章從我國教育方針發展的基本規律、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的內涵,以及全球教育發展趨勢三個角度,分析國內學校特色辦學、內生式發展的方向及其實踐的提升點;第八章在回顧前文分析的基礎上,以案例呈現的方式,分析“好學校”的發展軌跡、典型經驗,提出“好教育”的實現路徑。
武秀霞,1984年生,山西太原人,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天津市131創新人才,天津市特色高中評估組成員。已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1部,在《教育學報》、《教育發展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近五年圍繞學校“特色發展”、“內生式發展”,主持相關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完成相關國家級課題1項、相關廳局級課題4項。獨立或以第一作者發表相關論文13篇(CSSCI來源期刊3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9篇)。其中,6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被中國社會科學網全文轉載,1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已發表的相關成果,獲省級二等獎1項,廳局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參與撰寫的相關研究報告,4項成果獲得政府決策轉化,并獲廳局級轉化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專著《同情性教育:走出他者化教育困境的探索》獲2018年度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