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片段:
做一個詩性的人 寫一個美好的我
蔣定之先生詩詞印象記
高 昌
梅蕊枝邊倦客來,冉冉花氣緊相挨。香淺香深報春信,斗寒開。 脫俗精神天付與,清風明月滿襟懷。歸去便看黃葉路,掃塵埃。
這首《添字浣溪沙·南村觀梅雜想》下闋開頭的脫俗精神天付與,清風明月滿襟懷,是我印象很深的兩句詞,出自蔣定之先生之手。我近來讀了不少蔣先生的詩詞作品,印象頗佳。無論反映的思想內容還是表現出的詩藝技巧,都顯示出豐厚的底蘊和蓬勃的活力。而《添字浣溪沙·南村觀梅雜想》下闋中的這兩句寫梅花的詞,更是始終縈繞心懷,所以就干脆先引用一下這首詞,特別是借用脫俗精神天付與,清風明月滿襟懷這兩句雋語,來表達我的整體的一個讀后感。這首詞中還有香淺香深報春信,斗寒開歸去便看黃葉路,掃塵埃等佳句,寫得也都美麗而瀟灑,讓我也很喜歡。其恬淡和清矜之外更隱隱透出一種難得的昂揚和振奮,而這種昂揚和振奮在時下某些以病態頹唐為美的擬古時風背景下,是很值得特別為之點贊的。
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我。且看石間紅蕊,依依風雪為家。不爭春意媚紛華,唯我梅花。詩人眼里的梅花風景,其實也體現著詩人自己的人生境界,有著獨特的色彩,有著獨具的芬芳,還有著一份特別的情愫和膽略。寫詩,歸根結底是寫肝膽、寫初心、寫性格和態度。要了解蔣定之這位詩人,有一首《永遇樂·戲語人字,兼贈友人》是最值得關注的。我認為這首詞寫出了一個大寫的抒情形象,字里行間透出一股不同流俗的清逸之氣,令人肅然而生敬意。詞是這樣寫的:
三字經頭,五千言末,分外醒目。昨日風清,尋書夜讀,人字非望族。撇前捺后,二分世界,形意猶如手足。細相看,相依相對,向來精華濃縮。 有君成佛,有君牽鶴,執節堂堂高矗。也有孺子,名心難化,取了千年辱。減衣輕履,氣吞巴蜀,翻過斷崖絕谷。君知否?妖人莫作,作人莫俗。
論詩者習慣上有詩莊詞媚的說法,但這首詞卻頗類詩法,不含一絲嫵媚態,字字鏗鏘,高標風骨,凜凜生威。三字經頭,寫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五千言末,寫的是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一開頭就先聲奪人,亮明態度,思接千載,真率純粹,樸拙沉厚。其中多用議論直抒胸臆,但卻沒有標語口號的直白單調感覺。這得力于詩人對典籍典故的自然巧妙運用,讀來很有一種大匠運斤般的從容和淡定感覺。過片中有君成佛,有君牽鶴,執節堂堂高矗這三句話,寥寥14字,高度概括釋道儒三家的人生理想,讀之如聞虎溪三笑,正所謂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三種高潔的人生境界,和接下來孺子小人的名心難化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鮮明闡述了詩人的愛憎。明人張岱以自嘲的方式感嘆慧業文人,名心難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那一點好名的根性,已經堅固如同佛家舍利,雖劫火猛烈,還燒它不掉。但是為人處世,不能放下包袱,減衣輕履,又怎能像王濬樓船下益州那樣氣吞巴蜀、勇往直前呢?蔣先生在這首詞中用頗為質樸的妖人莫作,作人莫俗八字作結,好的詩人不能是俗人,但也切記不能走火入妖。脫俗已經不易,避妖似乎更難。這八字確實是人情練達、通透敏思之語啊。
這首《永遇樂》的題目中雖然謙稱戲語人字,實際上卻句句嚴肅懇切,鄭重警策,寫的是為人為詩的最重要的元素,沒有一句戲言。時人說詞法,頗有重風流小巧之韻者。無論網絡還是公開報刊,輕纖巧的文字也經常是大受歡迎、百般稱贊,一些作手喜歡獵浮詞浮句,徒作門面語。而重拙大的文字則蘇世獨立,門庭冷落。然則作詩作文,最重要還是廓心扉,真人白話,不用煙花相抹啊。任何文字都是以意為上。意如天體,詞如衣裝,主側本來分明,本末焉能倒置。文字是為人之標,創作是修心之道。如果在作品中看不出一個高致雅量的人字,作品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蔣先生的詩詞簡單簡約,簡明簡述,確然讓人有簡直地通天闊的感慨。
他的詩詞取材鮮活,立意高遠,摛翰考究,鮮明地詮釋了厚重溫煦的精神內核,記錄了作者個人生活、工作的變遷和社會風云的演變,洋溢著濃郁的家國情懷,也用自己的創作實績宣示著傳統詩體的生命活力和時代價值。其中有國事抒懷,有鄉情友情,有山水寄暢,有感事詠嘆,也有閑情偶記,是詩人心底吶喊、心靈奧秘的真實寫照,是波瀾壯闊的雄渾大美,也是明媚純凈的婉約秀美,他筆下的文字不是死文字,而是火焰一樣的活文字,是真正走在我們身邊的現代人的鮮活心聲。特別是他在離開工作崗位后的近年來,寫的新作比較多,創作比較勤奮,可圈可點的好作品也層出不窮。我猜想他無意去爭競詩人的冠冕,而更寶貴的是他字里行間飄逸的詩性思維,是這份不俗的詩人情懷。他在《長夏吟》中朗聲吟唱:大隱無常態,清徽不二聲援筆成新句,撫琴搜舊名。涼州何處有,凈土應心生。滿堂清氣爽,半畝小苗榮……清風歌一曲,明月滿連營……駢驪入妙境,閬苑咀瓊英。方寸雕龍鳳,須彌納芥粳……馳懷宜嘯傲,得趣必嚶鳴。掃葉樓前樹,聽鸝館外鶯。前行邀萬籟,再作硯田耕。這些句子,應該是他的夫子自道,也是我們了解他心跡的直接通道。所謂大隱無常態,清徽不二聲,宣示的是清雅的襟懷、淡泊的情愫、純凈的修養、高貴的精神。所謂駢驪入妙境,閬苑咀瓊英,追尋的是廣闊的眼界、豐富的想象、精美的創造、瑩澈的情趣;所謂涼州何處有,凈土應心生,實際上指的就是一個詩性的真實的大寫的人吧?
蔣先生的詩詞厚重堅實,其中頗有幾首長調令人反復吟賞。比如《沁園春·讀全唐詩》,他集兩年時間閱讀《全唐詩》,深受震撼的同時,用詞來表白心跡。上闋特別流暢地敘述了自己的閱讀過程,十卷全唐,萬首詩長,夜伴壁光,對飛英列韻,訪詩仙閣;踏昌黎印,過孟山莊。短闋長篇,鏗金鏘玉,擊節昌齡七絕章…… 這首詞承接傳統,超越時空,把唐詩文化中的精神標識進行了精準地提煉和展示,一路寫來流暢淋漓,特別過癮,而他對唐詩人的評價,則用四字都是衷腸來作恰切干脆的結語。這既是作者的深刻感悟,更是作者個人詩詞觀的鮮明表述。一切好詩詞,最感人處也不過都是衷腸而已啊。詩人說我覺其間,與之邂逅,今古靈犀一炷香,與之邂逅真是大開大合,想落天外,別有一份美妙和空靈。寫的是讀書,又何嘗不是我們身邊的生活,身邊的朋友。
另一首姊妹篇《水調歌頭·讀全宋詞》則讓人感受到錦心繡口間的滄桑清韻。這首詞充滿思辨意味,既準確概括了宋詞的成就,又淋漓敘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同樣也用幾個關鍵詞鮮明闡述了自己的詩詞觀,一個是上闋的莫道辭章易得,卻是天涯行走,胸次蓋神州,一個是下闋的幸自仙人俗相,方有連天妙語,代代仰風流,前者表達的是深入生活、提高境界、花真功夫、下大力氣的創作觀詩詞確實要走向大地、扎根生活、貼近人民大眾,才能獲得蓬勃的生命力。后者創造性提出的仙人俗相一詞,揭示的正是連天妙語貴在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藝術規律。詩詞創作自然是超塵脫俗的文人雅事,但真正的詩人卻不能把自己關進一個玻璃瓶里,與生活、與人民隔著一層透明的深墻。
蔣定之先生的詩詞,有著鮮明的生活美學特色。他的作品與生活與社會與工作是水乳交融、緊密相聯的。天下大事、時代風云,紛現筆端。他的感事抒懷飄逸灑脫而又大氣沉雄,遣詞造句都不是簡單地贊美和諷刺,而總是蘊含著深沉的憂思和智慧的思考。請看他的兩首絕句:
贊英雄邊防團長祁發寶
遠戍邊關雪未融,
每臨生死獨從容。
愿將碧血埋疆土,
化作西陲又一峰!
悼袁隆平
我挽青山十萬松,
悲歌千曲吊袁公。
天涯獨泣子規血,
情注蒼生一碗中。
我因為從事編輯工作的緣故,同樣題材的作品近來讀過不少,但蔣先生這兩首作品在我心中閃耀著一種獨特的光彩。兩首詩寫的都是贊美和敬仰,都洋溢著對現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表現方式上卻又各有匠心。前一首采用第一人稱,體味的則是烈士的精神境界,夾敘夾議,鮮明生動,樸素堅實,結句更是斬釘截鐵,從容而精警。后一首同樣采用第一人稱,披露的則是本我心跡,第一句就直接用一個遼闊的十萬松的意象,表達心中的深沉情感,飽滿痛切,用詞典雅蘊藉,啟人深思。兩首詩視角迥然,風格兩異,但那種莊嚴的生命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卻是一以貫之的。短短的四行絕句,同樣寫出了一種不同凡響的厚重感,讓我過目難忘。
為配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蔣先生創作了一系列展現前線抗疫工作人員的風貌與精神,述寫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詩詞,其中多有在讀者中不脛而走的佳作。比如《滿江紅·為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作》:
千古江城,城欲裂,危難時刻。魔肆虐,龜蛇含淚,山河失色。漢水斜陽悲癘患,蠻風瘴雨楚聲澀。是一劫,多責又何益?需新策。 經綸手,重抉擇。乾坤動,荊州疾。駕長車奔走,幾番收拾。最念嶺南鐘院士,逆行北上聲聲急。家國事,忠勇兩相隨,群英集。
這篇作品用典貼切,用語平易,用情真切,用意深摯,鮮明定格了一個壯闊的時代細節,也銘刻下一份深情的歷史記憶。其中是一劫,多責又何益?需新策,就體現了一份珍貴的理性認識;家國事,忠勇兩相隨,群英集,則是一份深沉和熱烈的展望,也是一幅忠義者大愛無疆壯懷激昂的畫卷。詞中體現出的這種成熟的思想和清澄的境界,是和一般抗疫詩詞中的簡單美刺有著明顯區別的。
我讀蔣定之詩詞,特別注意到他就國事而抒懷的那部分篇章,尤其是《摘紅英》《永遇樂》《訴衷情》等詞牌下的一系列表達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情愫的作品,特別令人關注。他喜愛選用的這幾個詞牌的名字都很美,也各帶深意,顯示出作者的特別用心。三月東風,暖日初開,輦上早春。看今年氣象,紅梅如火,玉蘭如雪,翠影繽紛。十里長街,華燈擁道,更見樓頭旗卷云。語言何其雅致,情境何其優美,不慌不忙從容寫來,切景切情切境切事,渾然而成一個春天里的美好世界。東風暖日,玉蘭紅梅,從大視角到小切口,互為背景,相互映襯,繪出京城一派北國之春的宏闊圖景,令人回味,也令人感奮。寒溫事,真情寄,賦詩填曲多言志。東坡闋,邗溝牒。兩般音律,一腔心血。熱!熱!熱!,直抒胸臆的賦筆鋪敘,痛快淋漓地揮灑出熾熱心聲,也同樣動人心懷,啟人沉思。
蔣定之先生的參政詩詞并非泛泛之論,而是即事成詠,言之有物,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是《摘紅英·為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五次會議工作報告之短而作》:
無堆疊,無前列,韻清辭簡人心熱。翻新頁,賦新闋,清泉漱口,誦吟真訣。悅!悅!悅! 刪繁葉,快刀截,盡除枯蔓枝頭郁。尤須說,冗生劣,天成蔚蔚,非關霜雪。絕!絕!絕!
詩人敏銳地抓住一個親身感受到的新聞細節,用凝練精致的詞筆素描出了一幅韻清辭簡人心熱的現場特寫。清泉漱口刪繁葉,快刀截盡除枯蔓枝頭郁等等巧妙的比喻聯翩而至,心平氣和而又活色生香,寫出了內心的喜悅和贊賞,更態度鮮明地闡釋了冗生劣的會議陋習,婉而多諷,獨含深蘊,擲地有聲。
蔣先生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積淀,出入經史而親近生活,許多作品都有著濃釅的典雅氣韻。比如:
風裳舞,一川煙水鄉愁住。江南透,芳菲候。雨添新綠,曉鶯聲叩。走!走!走! 春眠處,香泥步,石城舟在桃花渡。籬門瘦,烏衣舊。斜陽夕照,醴泉甘口。友!友!友!
一口氣讀下來,古韻盎然,齒頰生香。不過,更令我驚奇的是他筆下鮮明的時代特色,尤其是他對新鮮時語的渾然化用,天趣繽紛,奇氣縱橫,美不勝收。請看《永遇樂·政協換屆,本人不再提名。放下行囊,重入書房,人生一大快事也。故作此闋以釋懷》這首詞中的就此歸零,柳搖新綠,秋月蟬聲脆。讀書臺上,報時鐘下,又是一番慷慨,其中的歸零二字,用得多么貼切。再請看《七絕·北京冬奧會喜降大雪》中的非是蒼天講政治,只緣冬奧遇佳期,其中的講政治三字用得多么風趣,多么順暢。再請看《天仙子·春日遣興之五》中的休言綠碼尚分明,疫未絕,待清零……,其中的綠碼清零都用得準確平易,妙手偶得。再請看《七律·寫在冬奧會閉幕式之際,賡和梅岱同志韻》中的一城雙奧歡聲處,四海五洲同鳥巢。君去應知人不遠,莫為噪客附嘈嘈,其中的雙奧是一個巧妙嵌入的時語,而更妙的是鳥巢這個普通詞匯對國家體育館的時語雙關,銜接古韻,書寫時代,非常自然地承續了后邊噪客與嘈嘈的關聯會意,令人于宏大敘事的莊嚴肅穆之中又不禁會心一笑。
在蔣先生時語入詩的創作實踐之中,我認為最新鮮也最激越的是在湖?鎮寫的一首《浪淘沙》。作者甚愛湖?鎮,兩至皆遇雨,恰好陶醉于雨中湖光山色,寫了這首佳作。上闋結句的石澗溪邊堆嫩綠,幾許殷紅,堆字用得特別漂亮,嫩綠和殷紅的對比也鮮明豐美,但是,還遠遠不及下闋結句,請看負氧離子三萬個,撞我心胸,負氧離子就是帶負電荷的氧離子,雨后,這種離子增多。詩人在這里把這個現代科學詞匯收入詩囊,隱而不露,巧妙點化,確實收到了獨出奇兵的奇效。負氧離子一詞本來就很清奇,居然還能數出空氣中的三萬個,則更增一奇,再加上撞我心胸的撞字,再增一奇。此詞有此三奇,讓人擊節贊嘆。
蔣先生離開一線工作崗位后,又擔任了江蘇省詩詞協會的會長。他帶領全省詩人詞家在新時代坐標中校準詩詞文化的前進方向,聚焦新時代詩詞文化使命這條主線,堅定地闊步走在詩詞追夢路上。作為詩人,他不是一個人在獨立的小天地里淺斟低唱,而是和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起攜手并肩、奮力前行。他們讓詩詞走進生活,留下歲月的煙火,以梅花的風骨律己,以櫻花的美好寄情,以桃花的溫情暖人,以荷花的清香送爽,讓詩詞之花綻放在最美的時代,推動新時代詩詞文化事業花開遍野、萬紫千紅。我曾讀過蔣先生為江蘇詩詞協會公眾號開通填寫的一首《訴衷情》,也讀過眾多詩友步韻這首《訴衷情》寫出的海量的唱和作品,給我印象非常深刻。這份初心,這般境界,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蔣先生在一首《長相思》中詠嘆:風絲絲,雨絲絲。柳舞河灣婀娜姿,江南第一枝。朝遲遲,暮遲遲。刀剪春秋流水知,不過幾首詩。雖然他謙虛地說刀剪春秋流水知,不過幾首詩,可是這幾首詩都是拳拳赤子之心里流出來的熾熱心聲啊。讀蔣定之先生詩詞之后,我感想最深的是本文標題里的兩句話,就是:做一個詩性的人,寫一個美好的我。
(高昌,《中華詩詞》主編、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