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總體上遵循“理論建構—實證分析—制度(對策)完善”的思路,分為三大部分,共13個章節。第一部分為環境風險治理工具行政法進路研究之一般理論,分為5個章節:第一章為行政法規范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之理據,第二章為政府主導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之法理,第三章為市場主導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之法理,第四章為社會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之法理,第五章為三種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互動與整合之法理。第二部分為我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面臨的主要挑戰,分為4個章節:第六章為政府主導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面臨的挑戰,第七章為市場主導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面臨的挑戰,第八章為社會型環境風險治理工具面臨的挑戰,第九章為三種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之間缺乏互動與整合的現狀及其原因。第三部分為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之行政法規制,分為4個章節:第十章為環境風險治理工具選擇與運用的域外經驗,第十一章為行政法規制環境風險治理工具的基本遵循,第十二章為行政法規制環境風險治理工具的進路,第十三章為三種環境風險治理工具互動與整合的行政法制度。
戚建剛,祖籍浙江杭州,中共黨員,1976年3月出生。1999年5月,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1年5月,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碩士學位;2005年5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2008年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2011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美國艾奧瓦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01年留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任教,2006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11年破格遴選為博士生導師。2013年到—2016年被聘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青年學者”。2017—2018年被評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特聘教授”,擔任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發展與司法改革中心首席專家,F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政府法治、風險行政法、食品安全法、比較行政法、行政法基礎理論。主國家課題2項,多次參與國家食品安全法律規范起草和論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