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以色列大使館突然遭遇爆炸襲擊,幸存者們被隨后趕到的四名蒙面人一一屠殺。特工加百列·艾隆不得不再次告別他在威尼斯的藝術天堂,參與調查。
加百列帶領隊員前往法國秘密抓捕案件的主謀——恐怖分子哈立德,卻在將要成功的前一刻得知,自己患有精神疾病、毫無行動能力的妻子已落入敵人手中。陷入被動的加百列遭恐怖分子挾持,前往巴黎去實施下一場恐怖襲擊,成為了敵人手中的又一顆人肉炸彈。
巴黎的里昂火車站,精神癱瘓的妻子就在站臺對面,身邊不遠處是人肉炸彈,距離爆炸還有十秒……
◆阿拉法特的養子成為了流往歐洲的終極恐怖分子。◆美國最偉大的陰謀派間諜小說家。◆越接近真相,希望就越遠。◆四次奪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全球第一。◆《國家陰謀》加百列·艾隆系列第五部! 推薦您購買讀客其他暢銷書:《國家陰謀:刺客印記》《國家陰謀:復仇天使四部曲套裝》
博爾蓋塞花園附近的那條小胡同里沒有任何災難的前兆。意大利警察和保安正在明媚的陽光下懶洋洋地閑聊著。和羅馬的很多外交部門一樣,這個院落里有兩座使館,一座處理與意大利政府之間的事務,另一座則處理對梵蒂岡的事務。兩座使館當天都開放辦公,所以大使們都在辦公室里。
十點十五分,一個矮矮胖胖的耶穌會會士搖擺著從山坡上走下來,手里拿著一只公文包,包里是梵蒂岡國務秘書處的新外交行動計劃,計劃中包含了對以色列入侵伯利恒的譴責。信使把文件交給使館的辦事員,然后又喘著粗氣回去了。這份文件將公之于眾,其中尖銳的措辭恐怕會為梵蒂岡帶來一時的尷尬。這位信使的時間掐得實在是剛剛好——如果他再晚上五分鐘,恐怕就要和他手里的那份文件一起化為灰燼了。
可有一家意大利電視臺的攝制組就沒那么幸運了——他們本想針對中東局勢問題對大使進行采訪;同樣不幸的還有來游說大使的當地猶太改革者代表團,他們針對下周在維羅納召開的新納粹主義大會,堅持對其進行譴責;還有一對意大利夫婦,他們因為反感新近興起的反猶主義熱潮,特地來詢問移居以色列的相關事宜。仔細數數,共有十四個人圍在大使館的辦事處入口,等候接受那幾個短頭發保安的搜身檢查。就在這時,一輛白色的卡車右轉駛入這條死胡同,開始了它最后的沖刺。
大部分人在車拐進路口之前就聽到了動靜。在那樣一個靜謐的早晨,卡車發出如同痙攣一般的噪聲,顯得十分突兀,讓人無法忽略。意大利保安停止了交談,抬頭尋找聲音的來源。那十四個聚在門口的人也都聞聲望了過去。胖胖的耶穌會會士正在對面等車,他也把圓腦袋從手上的《羅馬觀察家報》上抬起,望向了街口。
微微傾斜的街道為卡車增加了助力,它開始了驚人的加速。轉彎時,車載的重物將重心狠狠推向了一側的兩個輪子。有一瞬間,那輛車險些側翻,但它最終還是穩住了,筆直地朝著大使館沖來。
透過擋風玻璃可以看到司機的臉。他很年輕,胡子刮得很干凈,雙目圓睜,嘴巴也大張著,好像在沖著自己大喊大叫。不知道為什么,車子的雨刷器一直在左右搖擺。
意大利保安馬上做出了反應。其中有幾個人飛快地躲到加固過的水泥墻后面,另外幾個則趴倒在鋼筋和玻璃制成的保安崗后面。有兩名保安主管開始向那輛卡車開火,火星濺在了車子的護柵上。擋風玻璃碎了,但車子依然加速飛馳,直到撞上目標。
從圣彼得廣場到西班牙廣場,甚至雅尼庫魯姆山都聽得到爆炸聲。身處高層建筑的人們都看見了博爾蓋塞別墅北部升騰起來的那團橙紅色火球,緊接著便是一團更巨大的灰黑色蘑菇云。爆炸地點一英里以內的窗戶都被震得粉碎,包括附近一座教堂的彩窗。樹木在瞬間變成一片禿枝,鳥雀死在了半空。監控地震的地質學家一開始還以為羅馬發生了一場低級數的地震。
然而,真正帶來更大傷亡的其實是第二輛車。那名梵蒂岡信使被爆炸產生的巨大沖擊力掀倒在地后,看到又一輛車快速轉入那條死胡同。那是一輛藍西亞轎車,車上坐了四個人,車速相當快,他還以為那是聞訊趕來的警車。會士站起身來朝濃煙走去,希望可以幫忙救助傷亡者,可他看到的卻是另一場噩夢——藍西亞的車門被同時打開,他誤以為是警察的四人開始朝著那棟建筑開火。在燒焦的建筑廢墟中蹣跚的幸存者被無情地殺害了。
那四個人幾乎在同一時刻停火,回到了車上。離開時,其中一個恐怖分子瞄準了那位會士。會士用手在胸前畫了個十字,準備迎接死亡。而那個恐怖分子卻笑了笑,隨即消失在了一片煙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