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間出版工程·防災與安全系列:城市防災與地下空間規劃》系統闡述了近些年來城市防災與地下空間規劃涉及的城市災害與綜合防災、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及防災功能、基于不同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基于不同災種的城市地下空間防災規劃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有助于讀者加深對城市地下空間防災的認識,推動學科研究,也有助于將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到實踐中,提升城市安全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水平。
地下空間具有恒溫、恒濕、密閉、絕熱、節能等自然屬性,對風災、地震、外部戰爭、氣體泄漏等外部災害具備天然的抵抗作用。基于此,人類可以利用地下空間的這些特性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達到降低城市災損、提高城市防災能力的目的。同時,由于地下空間的環境封閉、方向識別性差、逃生救援困難,以及易于洪水涌入等特點,內部一旦發生火災、水災、恐怖襲擊等災害事件,往往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及巨大的社會影響。因此,隨著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力度的加大,如何保障城市地下空間內部安全,合理利用地下空間應對城市災害,提高城市防災減災能力,成為城市防災領域利用地下空間的重要舉措,也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中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
本書系統闡述了近些年來城市防災與地下空間規劃涉及的城市災害與綜合防災、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及防災功能、基于不同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基于不同災種的城市地下空間防災規劃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有助于讀者加深對城市地下空間防災的認識,推動學科研究,也有助于將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到實踐中,提升城市安全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水平。
本書得到“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城鎮群空間規劃與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編號:2012BAJ15B00)子課題———城鎮群高密度空間效能優化關鍵技術研究(編號:201212BAJ15B03),以及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軟科學研究項目———城市綜合防災規劃編制關鍵技術研究(編號:2012R232)等課題的支持;也得到了同濟大學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出,在此謹表謝意。同時感謝同濟大學出版社對本書出版發行的大力支持。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書中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和有待商榷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著 者
2014年3月于同濟園
戴慎志,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級規劃師、高級工程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工程規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安全與防災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抗震防災規劃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城市安全與綜合防災。主要出版作品:《城市綜合防災規劃》、《城市工程系統規劃》、《城市規劃與管理》、《城市給水排水工程規劃》等。主要研究成果:圍繞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城市綜合防災,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數十篇研究論文,完成全國博士學科點基金《城市安全理論與設計方法研究》(20050247039)、全國博士后基金《城市用地適用性評價方法研究》(20050400668)、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課題《中小城市和縣城基礎設施完善“十二五”規劃研究》等。
赫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博士,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城市與區域規劃系聯合培養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安全與綜合防災、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規劃理論及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發表SCI論文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多篇,參與《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間布局和分層規劃研究》(2006—2007)、《上海市地下空間規劃編制導則》(2007—2008)等研究。
總序
前言
緒論
1.1 概述
1.2 城市地下空間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1.2.1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歷史概述
1.2.2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城市發展的關聯性
1.3 國內外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研究進展概況
1.3.1 國內外利用地下空間防御城市災害的研究進展概況
1.3.2 國內外城市地下空間內部防災研究進展概況
1.4 我國城市防災與地下空間規劃研究需求
1.4.1 我國城市防災與地下空間規劃研究的關鍵問題
1.4.2 本書研究的關鍵問題
2 城市災害與綜合防災
2.1 城市災害種類與特性
2.1.1 災害范疇
2.1.2 城市主要災害種類
2.1.3 城市災害特性
2.2 城市災害對城市的影響
2.2.1 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
2.2.2 直接災損與間接災損
2.3 城市防災的范疇與任務
2.3.1 城市防災的范疇
2.3.2 城市防災目標與任務
2.4 城市綜合防災
2.4.1 城市綜合防災范疇
2.4.2 城市綜合防災體系構成
2.4.3 城市綜合防災的主要系統
2.5 城市綜合防災規劃
2.5.1 城市綜合防災規劃范疇
2.5.2 城市綜合防災規劃體系
2.5.3 城市綜合防災規劃內容
3 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及防災功能
3.1 城市地下空間的范疇
3.1.1 城市地下空間的概念
3.1.2 城市地下空間的屬性
3.2 城市地下空間功能分類與規劃范疇
3.2.1 城市地下空間功能分類
3.2.2 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范疇
3.3 城市地下空間的防災功能
3.3.1 城市地下空間相關災害的類型
3.3.2 城市地下空間相關災害的特性
3.3.3 城市地下空間的防災特性
3.3.4 城市地下空間的防災功能
4 不同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
4.1 城市防災的基礎理論
4.1.1 災害的基本構成
4.1.2 災害要素的作用機制
4.1.3 城市防災基本原理
4.2 不同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主要內容
4.2.1 都市區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主要內容
4.2.2 中心城區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主要內容
4.2.3 居住社區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主要內容
4.2.4 不同層面防災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之間的關系
4.3 都市區避災減災相關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關鍵要點
4.3.1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避災減災策略的關系
4.3.2 既有的城市地下空間規模預測方法
4.3.3 基于實證的定量模型預測方法
4.4 中心城區防災減災相關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關鍵要點
4.4.1 減災的城市空間結構模型
4.4.2 城市地下空間的減災性能
4.4.3 減災的城市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結構模型
4.5 居住社區減災救災相關的地下空間規劃關鍵要點
4.5.1 居住社區減災救災能力評估模型
4.5.2 居住社區提升減災救災能力的方法
4.5.3 居住社區減災救災的地下空間規劃要素與指標
5 不同災種的城市地下空間防災規劃
5.1 城市地下空問的災害概況與災因
5.1.1 城市地下空間的火災概況與災因
5.1.2 城市地下空間的水災概況與災因
5.1.3 城市地下空間的恐怖襲擊概況與特點
5.2 城市地下空間防火災規劃
5.2.1 城市地下空間防火災的對策
5.2.2 城市地下空間防火災規劃原則
5.2.3 城市地下空間防火災規劃的主要內容
5.3 城市地下空問防水災規劃
5.3.1 城市地下空間防水災的對策
5.3.2 城市地下空間防水災規劃原則
5.3.3 城市地下空間防水災規劃的主要內容
5.4 城市地下空間應對恐怖襲擊規劃
5.4.1 城市地下空間應對恐怖襲擊的對策
5.4.2 城市地下空間應對恐怖襲擊的規劃原則
5.4.3 城市地下空間應對恐怖襲擊規劃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