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關于如何開展社會工作專業實習,以及督導者如何開展督導的書。書中詳細介紹了歐洲實習督導的整個流程,包括專業實習的構成要素、結構與過程,實習教育中督導者如何進行督導,學生如何通過督導進行學習,實習教育的評估;此外,本書還介紹了同輩督導,以及如何與成績欠佳的學生合作。后,在歐洲督導經驗的基礎上,作者結合本土情況,介紹了以研究為本的實習的操作原則與實踐過程。全書既有來自歐洲的理論與實踐,也有基于本土的實踐方法與案例,是一本不錯的社會工作專業本科高年級及研究生教材。
前言
本書是由歐盟委員會資助的中歐社工督導共建項目(又稱BUIBRI項目)的部分研究成果。BUIBRI項目是歐盟委員會資助的高等教育領域伊拉斯謨 關鍵行動能力建設項目,該項目研究團隊由六所大學組成,其中三所來自歐洲,三所來自中國。三所歐洲大學分別為芬蘭的東芬蘭大學、英國的哈特福德郡大學和瑞典的哥德堡大學;三所中國大學分別為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BUIBRI項目的聯合合作伙伴是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中國社會工作學會。
BUIBRI項目希望通過教育促進社會工作發展,使其成為一種具有專業合法性的現代職業。作為一種現代職業,社會工作的發展必然依賴合適的研究和教育。高校和機構之間的合作是充分培訓的關鍵因素。同時,高校和機構之間的全面合作對該職業的發展極其重要。
BUIBRI項目的培訓方案以及本書旨在促進高校與機構之間的合作。一方面,這涉及合作的制度體系,也涉及在實習教學中督導學生的學者與從業者之間的個人合作。所有合作伙伴高校、機構和學生都將受益于合格的督導。
對學生來說,實習不僅是其提高實用技術和技能的過程,更是實踐專業方法和技巧的機會。在理想的情況下,實習讓學生有機會建立其職業身份,并反思他們所學專業的性質。本書基于督導的原則和工具,有助于學生成為可以勝任工作的專業人士。
尤哈·哈馬萊寧(Juha Hmlinen),BUIBRI項目總監 東芬蘭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
趙芳,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系主任,MSW教育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社會學碩士,心理學博士。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社會工作倫理、家庭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
章社會工作實習的構成要素
節社會工作實習概述
第二節不同利益主體關于實習的觀點
第三節構建良好專業實習的要素
第二章社會工作實習的結構與過程規劃
節專業實習的結構
第二節專業實習的過程
第三節實習課程規劃
第四節各類模板表格示例
第三章實習中的督導
節督導的發展歷史、督導類型與督導倫理
第二節學生在實習中的需求和督導的三種功能
第三節督導契約和督導工作安排
第四章督導者與被督導者的關系
節督導者與被督導者關系的實質
第二節督導者的學識、權力和權威
第三節關系視角下的實習督導示例
第五章通過督導的學習
節與學習相關的理論
第二節運用學習理論促進實習學習
第三節通過督導學習的實例
第六章批判性反思實踐
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與步驟
第二節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批判性反思實踐
第三節吉布斯反思循環在社會工作督導中的應用
第七章實習教育評估
節能力為本的實習教育
第二節實習教育中的評估
第三節實習教育評估的方法
第八章與表現欠佳的實習生合作
節以后現代視角看實習生表現欠佳
第二節表現欠佳的實習生可能的表現
第三節與表現欠佳實習生合作的實例
第九章同輩督導
節同輩督導的內涵與優勢
第二節同輩督導的具體操作原則與過程
第三節同輩督導示例
第十章實習中的研究
節研究對于社會工作發展的意義
第二節以研究為導向的社會工作實習
第三節以研究為導向的實習的督導
第四節以研究為導向的實習與督導示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