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武漢中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MapGIS 10為基礎,詳細介紹MapGIS 10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導論、數據存儲與管理、數據預處理、數據編輯與處理、地圖數據可視化、制圖成果輸出、空間分析、柵格數據應用、三維景觀建模與可視化、地圖瓦片等。本書采用案例式教學模式,按照業務處理流程的順序編排內容,全書穿插了大量的應用實例,內容全面、針對性強,為讀者系統學習MapGIS 10提供了便捷的學習資料。
吳信才,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GIS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國家GI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教育部GIS工程中心主任,湖北省GIS工程中心主任。 曾獲得"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地礦部跨世紀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勞動模范”、"測繪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 "中國軟件十年功勛獎”、"十一 五測繪地理信息科技杰出貢獻獎”等榮譽。
目 錄
第1章 導論 (1)
1.1 系統簡介 (1)
1.1.1 MapGIS 10.5 Pro的產品體系簡介 (1)
1.1.2 MapGIS 10 for Desktop版本介紹 (2)
1.1.3 MapGIS 10 for Desktop的功能簡介 (5)
1.1.4 MapGIS 10 for Desktop的軟件界面簡介 (5)
1.1.5 MapGIS 10 for Desktop的新特性 (7)
1.2 MapGIS 10 for Desktop的安裝與部署 (8)
1.2.1 MapGIS 10 for Desktop的授權方式簡介 (9)
1.2.2 MapGIS 10 for Desktop產品包的安裝與部署 (10)
1.2.3 MapGIS 10 for Desktop開發包的安裝與部署 (17)
第2章 數據存儲與管理 (22)
2.1 數據庫的創建與管理 (22)
2.1.1 數據庫基本概念 (22)
2.1.2 創建地理數據庫 (22)
2.1.3 備份地理數據庫 (25)
2.1.4 附加地理數據庫 (26)
2.1.5 地理數據庫的檢查與壓縮 (27)
2.2 數據源的配置與使用 (28)
2.2.1 管理數據源 (28)
2.2.2 配置MySQL數據源 (28)
2.2.3 ArcGIS中間件的配置與使用 (30)
2.3 多源異構數據的管理 (30)
2.3.1 常見的數據格式 (30)
2.3.2 異構數據的轉換 (32)
2.4 地圖集的創建與應用 (47)
2.4.1 地圖集的基本概念 (47)
2.4.2 地圖集的創建 (49)
2.4.3 地圖集的管理 (52)
第3章 數據預處理 (54)
3.1 投影變換 (54)
3.1.1 地圖投影的基本概念 (54)
3.1.2 地圖投影變換 (58)
3.2 柵格校正 (62)
3.2.1 地圖分幅基本概念 (62)
3.2.2 標準圖幅校正 (63)
3.2.3 非標準圖幅校正 (66)
3.3 誤差校正 (69)
3.3.1 誤差的來源 (69)
3.3.2 控制點誤差校正 (70)
第4章 數據編輯與處理 (75)
4.1 地圖編輯 (75)
4.1.1 GIS環境參數設置 (75)
4.1.2 點編輯、線編輯、區編輯和注記編輯 (76)
4.1.3 通用編輯 (91)
4.1.4 統改參數 (95)
4.2 拓撲檢查與處理 (97)
4.2.1 拓撲規則簡介 (97)
4.2.2 拓撲檢查 (99)
4.2.3 拓撲處理 (102)
4.3 屬性數據處理 (107)
4.3.1 屬性結構設置 (107)
4.3.2 屬性表編輯 (107)
4.3.3 屬性工具 (109)
4.4 地物自動提取 (114)
4.4.1 地物提取的方法 (114)
4.4.2 DRG矢量化 (115)
4.4.3 道路提取 (116)
4.4.4 建筑物提取 (118)
4.4.5 自然地物提取 (120)
4.4.6 快速選擇 (121)
4.4.7 邊緣吸附 (122)
4.5 地圖綜合 (122)
4.5.1 地圖綜合參數設置 (123)
4.5.2 圖元化簡 (126)
4.5.3 圖元概括 (128)
4.5.4 圖元降維 (129)
4.5.5 全自動綜合 (131)
4.5.6 綜合協調處理 (135)
4.5.7 綜合質量評價 (136)
第5章 地圖數據可視化 (137)
5.1 系統庫與樣式庫 (137)
5.1.1 系統庫與樣式庫的基本概念 (137)
5.1.2 系統庫的配置與使用 (139)
5.1.3 樣式庫的配置與使用 (156)
5.2 圖例板的應用 (165)
5.2.1 圖例板的基本概念 (165)
5.2.2 圖例板的創建和使用 (165)
5.2.3 提取圖例 (168)
5.2.4 根據圖例生成簡單要素類 (168)
5.3 地圖顯示控制與調節 (170)
5.3.1 圖層管理 (170)
5.3.2 顯示配置 (173)
5.4 圖框的繪制 (179)
5.4.1 圖幅處理 (179)
5.4.2 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圖框 (180)
5.4.3 標準分幅圖框 (181)
5.4.4 任意圖框 (183)
5.4.5 格網工具 (184)
5.5 專題圖的制作 (185)
5.5.1 專題圖的基本概念 (185)
5.5.2 創建矢量專題圖 (185)
5.5.3 創建柵格專題圖 (189)
5.5.4 創建三維專題圖 (190)
5.5.5 專題圖的應用 (191)
第6章 制圖成果輸出 (194)
6.1 制圖成果轉換 (194)
6.1.1 制圖成果轉換的內容 (194)
6.1.2 制圖成果轉換的意義 (195)
6.1.3 制圖成果轉換工具的配置 (195)
6.1.4 地圖文檔的轉換 (197)
6.1.5 樣式庫的轉換 (199)
6.2 地圖的排版與輸出 (202)
6.2.1 版面布局與整飾 (203)
6.2.2 成果輸出 (213)
第7章 空間分析 (217)
7.1 疊加分析 (217)
7.1.1 疊加分析的基本概念 (217)
7.1.2 點對線疊加分析 (219)
7.1.3 點對區疊加分析 (219)
7.1.4 線對區疊加分析 (220)
7.1.5 區對線疊加分析 (223)
7.1.6 區對區疊加分析 (223)
7.2 緩沖分析 (226)
7.2.1 緩沖分析的基本概念 (226)
7.2.2 緩沖分析的操作方法 (226)
7.2.3 多重緩沖的操作方法 (227)
7.3 網絡分析 (228)
7.3.1 網絡分析的基本概念 (228)
7.3.2 網絡分析的流程 (228)
7.3.3 網絡分析的操作方法 (229)
7.4 空間查詢 (237)
7.4.1 交互式查詢 (238)
7.4.2 按條件查詢 (238)
第8章 柵格數據應用 (242)
8.1 柵格信息查看與色彩調節 (242)
8.1.1 柵格信息的查看與統計 (242)
8.1.2 柵格顯示與調節 (245)
8.2 柵格地圖編輯 (251)
8.2.1 查詢編輯 (251)
8.2.2 數據更新 (254)
8.2.3 范圍修改 (255)
8.2.4 無效值轉換 (255)
8.3 柵格數據處理 (256)
8.3.1 邊界追蹤 (256)
8.3.2 柵格鑲嵌 (257)
8.3.3 柵格裁剪 (259)
8.3.4 影像融合 (260)
8.3.5 柵格計算 (261)
8.3.6 柵格重采樣 (262)
8.3.7 矢柵互轉 (263)
8.3.8 鑲嵌數據集 (265)
8.4 影像分析 (270)
8.4.1 影像分析的基本概念 (270)
8.4.2 波段合成 (270)
8.4.3 監督分類 (272)
8.4.4 非監督分類 (274)
8.4.5 變化檢測 (275)
8.4.6 分類后處理 (276)
8.5 DEM的構建與分析 (278)
8.5.1 DEM的基本概念 (278)
8.5.2 DEM的構建 (279)
8.5.3 DEM分析 (281)
第9章 三維景觀建模與可視化 (285)
9.1 三維景觀建模 (285)
9.1.1 常見三維模型數據 (285)
9.1.2 三維模型的轉換 (286)
9.1.3 三維景觀建模的方法 (293)
9.1.4 三維模型編輯 (299)
9.2 三維場景顯示與分析 (301)
9.2.1 場景視窗選項設置 (301)
9.2.2 二三維聯動 (302)
9.2.3 三維標注 (303)
9.2.4 粒子特效 (304)
9.2.5 生成緩存 (304)
9.2.6 動態剖切 (307)
9.2.7 場景漫游 (307)
9.2.8 三維分析 (309)
9.3 三維地形分析 (314)
9.3.1 洪水淹沒分析 (314)
9.3.2 坡度分析 (315)
9.3.3 坡向分析 (315)
9.3.4 填挖方計算 (316)
9.3.5 軌跡點展示 (316)
第10章 地圖瓦片 (318)
10.1 柵格瓦片 (319)
10.1.1 瓦片裁剪 (319)
10.1.2 瓦片瀏覽 (321)
10.1.3 瓦片更新 (322)
10.1.4 瓦片升級與合并 (324)
10.2 矢量瓦片 (325)
10.2.1 矢量瓦片簡介 (325)
10.2.2 矢量瓦片裁剪 (326)
10.2.3 矢量瓦片更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