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價值被不斷挖掘,區塊鏈的出現給其價值的體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區塊鏈將互聯網和經濟聯系得更緊密,本書將從概念、原理、基礎設施架構、行業案例四個方面展開:第1~4章重點介紹區塊鏈的概念特點、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及其分類、以及區塊鏈的認識誤區;第5~7章介紹了區塊鏈的本質內涵、區塊鏈在數字化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區塊鏈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助力作用;第8~10章介紹新型基礎設施,重點介紹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的概述與實踐、“云網鏈”融合新型基礎設施和區塊鏈相融合的實踐研究;第11~14章通過案例分析來對區塊鏈價值進行全面概述,重點從“區塊鏈+存證”、“區塊鏈+數據共享”、“區塊鏈+監管”幾個角度來詮釋區塊鏈在當前環境下的作用。作者以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邏輯對區塊鏈的概念和價值做了一次全新的描述 ,利用不同的方式描繪了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經濟上的賦能,以及區塊鏈在治體系現代化中的價值貢獻。
1.內容豐富,通俗易懂
本書從基礎原理、技術能力到前沿建設以及行業賦能,以輕松通俗的語言闡述了區塊鏈的各個維度,便于掌握數字經濟飛速發展時代下區塊鏈建設與發展現狀。
2.結合案例,注重實戰
實戰案例分析,詳細介紹區塊鏈的行業賦能能力。
3.由淺入深,系統分析
總結和梳理區塊鏈技術框架、體系結構及核心模塊,深入挖掘技術本質及特點,并分析其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高鵬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天線分會委員,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委員,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設計分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
第 一篇 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第 1章 揭開區塊鏈的面紗 3
1.1 什么是區塊鏈? 3
1.1.1 區塊鏈簡介 3
1.1.2 區塊鏈體系結構 6
1.2 區塊鏈有什么特點? 9
1.3 什么是智能合約? 10
1.4 什么是共識機制? 11
1.4.1 工作量證明 11
1.4.2 權益證明 13
1.4.3 委托權益證明 14
1.5 什么是哈希算法? 15
1.5.1 哈希函數 15
1.5.2 非對稱加密技術 16
1.5.3 數字簽名技術 16
第 2章 區塊鏈的發展歷程 18
2.1 拜占庭將軍問題 18
2.1.1 拜占庭將軍問題簡述 18
2.1.2 拜占庭容錯(BFT)算法與實用拜占庭容錯(PBFT)算法 19
2.2 區塊鏈的發展階段 21
2.2.1 區塊鏈1.0:比特幣 21
2.2.2 區塊鏈2.0:以太坊 22
2.2.3 區塊鏈3.0:超級賬本、EOS 24
第3章 區塊鏈的分類 25
3.1 區塊鏈的分類標準 25
3.1.1 按開放程度劃分 25
3.1.2 按應用范圍劃分 26
3.2 公有鏈 27
3.2.1 公有鏈的定義 27
3.2.2 公有鏈的應用 27
3.3 聯盟鏈 27
3.3.1 聯盟鏈的定義 28
3.3.2 聯盟鏈的應用 28
3.4 私有鏈 30
3.4.1 私有鏈的定義 30
3.4.2 私有鏈的應用 30
3.5 區塊鏈類型對比 31
3.5.1 開放程度 31
3.5.2 共識機制 32
3.5.3 管理策略 32
第4章 區塊鏈常見認識誤區 34
誤區一 區塊鏈等于比特幣 34
誤區二 區塊鏈只用于金融領域 35
誤區三 區塊鏈就是一條鏈 36
誤區四 區塊鏈可以解決任何缺乏信任的問題 37
誤區五 只有大企業才能使用區塊鏈技術 38
誤區六 智能合約可以代替法律合約 38
誤區七 區塊鏈是法外之地 40
參考文獻 42
第二篇 區塊鏈應用原理
第5章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內涵 45
5.1 區塊鏈的核心能力 45
5.1.1 區塊鏈的技術構成 45
5.1.2 區塊鏈的核心能力 48
5.2 區塊鏈是互聯網數據傳輸的升級 49
5.3 區塊鏈應用場景的識別 53
第6章 區塊鏈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54
6.1 經濟轉型:數據成為生產要素 54
6.1.1 生產要素概念 54
6.1.2 傳統生產要素數據化 55
6.2 數字經濟:數字成為增長新動能 57
6.2.1 數字經濟3.0時代 57
6.2.2 數字經濟新基礎設施 64
6.3 區塊鏈經濟: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70
6.3.1 區塊鏈與經濟組織 71
6.3.2 區塊鏈激活數字資產 72
6.4 信任經濟:區塊鏈讓其成為可能 74
6.4.1 區塊鏈重塑信任機制 74
6.4.2 數字化信任體系構建 76
6.4.3 區塊鏈賦能信任經濟 79
第7章 區塊鏈助力治理現代化 83
7.1 科技創新與治理現代化 83
7.1.1 科技創新助力治理現代化建設 83
7.1.2 互聯網技術在治理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及短板 84
7.1.3 區塊鏈技術為治理現代化建設提供新思路 85
7.2 區塊鏈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86
7.2.1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挑戰 86
7.2.2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87
7.3 區塊鏈助力智慧政務發展 88
7.3.1 智慧政務的定義 88
7.3.2 基于區塊鏈的政府創新 89
7.3.3 基于區塊鏈的政務數據共享 91
7.4 區塊鏈區域間治理能力提升 93
7.4.1 基于區塊鏈的國內區域間治理體系建設 93
7.4.2 基于區塊鏈的跨國合作治理體系建設 94
參考文獻 95
第三篇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
第8章 數智化轉型中的新型基礎設施 99
8.1 新型基礎設施概述 99
8.2 國家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102
8.3 新技術基礎設施的價值與作用 103
第9章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 107
9.1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概述 107
9.1.1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的定義 107
9.1.2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的特征 108
9.1.3 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的分類 109
9.2 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實踐 109
9.2.1 區塊鏈服務網絡 109
9.2.2 星火· 鏈網 117
9.2.3 長安鏈 120
9.3 區塊鏈私有化基礎設施實踐 123
9.3.1 區塊鏈服務網絡專網 123
9.3.2 百度區塊鏈 126
9.3.3 螞蟻鏈 128
第 10章 “云—網—鏈”融合新型基礎設施實踐 132
10.1 “云—網—鏈”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的特點與價值 132
10.1.1 “云—網—鏈”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性 133
10.1.2 “云—網—鏈”融合基礎設施的特點和價值 136
10.2 “云”基礎設施與區塊鏈 137
10.2.1 云基礎設施介紹 137
10.2.2 “云”基礎設施與區塊鏈的關系 139
10.3 “網”基礎設施與區塊鏈 141
10.3.1 “網”基礎設施介紹 141
10.3.2 “網”基礎設施與區塊鏈的關系 142
10.4 中國移動“云—網—鏈”融合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143
10.4.1 中國移動“云—網—鏈”總體架構 143
10.4.2 中國移動“云—網—鏈”基礎設施實踐 146
參考文獻 148
第四篇 區塊鏈行業應用案例
第 11章 區塊鏈通用賦能能力 151
11.1 區塊鏈賦能存證技術 151
11.1.1 存證的定義 151
11.1.2 區塊鏈存證相較于傳統文件存儲的優勢 151
11.1.3 區塊鏈在存證方面的技術優勢 152
11.1.4 區塊鏈在存證方面的應用 152
11.2 區塊鏈賦能數據共享技術 153
11.2.1 基礎設施數據共享 153
11.2.2 政務數據共享 155
11.3 區塊鏈賦能監管技術 156
第 12章 “區塊鏈+存證”應用案例 157
12.1 案例分析 157
12.1.1 基于區塊鏈的不動產登記系統 158
12.1.2 基于區塊鏈的電子證照多端應用 160
12.1.3 財政電子票據區塊鏈平臺 162
12.1.4 疫苗溯源平臺 165
12.2 存證能力行業賦能 167
12.2.1 存證類民生應用 167
12.2.2 存證類司法應用 168
12.2.3 存證類金融應用 168
12.2.4 存證類供應鏈管理應用 169
第 13章 “區塊鏈+數據共享”應用案例 170
13.1 案例分析 170
13.1.1 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物流運輸系統 171
13.1.2 基于區塊鏈的房屋租賃平臺 173
13.1.3 基于區塊鏈的政務數據共享平臺 176
13.1.4 基于區塊鏈的公益慈善平臺 179
13.2 數據共享能力行業賦能 183
13.2.1 數據共享類政務應用 184
13.2.2 數據共享類金融應用 185
13.2.3 數據共享類公益慈善領域應用 186
第 14章 “區塊鏈+監管”應用案例 187
14.1 案例分析 187
14.1.1 基于區塊鏈的食品藥品防偽溯源監督管理平臺 187
14.1.2 基于區塊鏈的工程監理平臺 193
14.1.3 基于區塊鏈的版權資產監管平臺 195
14.2 監管能力行業賦能 197
14.2.1 監管類民生應用 197
14.2.2 監管類金融應用 198
14.2.3 監管類供應鏈管理應用 199
參考文獻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