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問題一直是公司財務領域研究的熱點。主流的研究主要從薪酬契約的角度提出緩解公司內部代理問題的解決方案,忽視了薪酬契約對經理人可能存在激勵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說,由于經理人的薪酬與公司業績掛鉤,經理人可能會通過盈余操縱的方式提升公司業績來滿足個人薪酬激勵的需要,從而損害公司價值。然而,Akerlof和Kranton(2000,2005,2008,2010)的研究發現,經理人組織認同能夠激勵經理人按照企業利益行事。隨后,學術研究者開始使用Akerlof和Kranton的組織認同概念框架檢驗經理人組織認同與代理成本的關系(Boivie等,2011;Abernethy等,2017)。總體來看,這些理論研究發現為緩解公司代理問題提供了一個從經理人組織認同視角的解決方案。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有關經理人組織認同與代理問題,尤其是與公司財務決策關系的相關研究仍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深入而系統的實證研究。
湯曉建博士的專著《CEO組織認同與公司財務決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上述研究的不足。在專著中,湯曉建博士梳理了CEO組織認同與公司財務決策相關研究文獻,基于2014年證監會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問卷調查數據庫中“CEO組織認同”的獨特數據,定量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CEO組織認同的現狀,分別實證檢驗了CEO組織認同對高管薪酬激勵、公司創新和信息披露決策的影響,積極探索了中國制度情景下CEO組織認同與公司財務決策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CEO組織認同能夠保持CEO與公司利益一致,激勵CEO按照公司利益行事,從而促使CEO做出利于公司價值最大化的決策行為。但是,受公司外部環境的影響,CEO組織認同也可能誘發CEO為了公司短期利益而做出犧牲公司長期價值的決定。由此可見,CEO組織認同對公司財務決策的作用存在“兩面性”,進而監管層有必要加強對CEO監管,規范CEO做出合規的決策,促進公司注重長遠利益實現。
專著的創新和貢獻主要是:第一,拓展了個體心理特征對公司財務決策行為影響的研究視角,豐富了個體心理特征對公司財務決策行為影響的相關研究文獻;第二,拓展了CEO組織認同在會計學領域的實證研究,豐富了CEO組織認同在會計學領域的研究文獻;第三,拓展了CEO組織認同與公司財務決策行為關系在中國集體主義情境下的研究,彌補了集體主義情境下有關CEO組織認同對公司財務決策行為影響的研究空白;第四,豐富了個體心理學特征對公司財務決策行為影響行為學方面的經驗證據,也為完善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提供了個體心理學視角的經驗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