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領導力建設:二級學院院長管理案例》作者李永賢選取了高校內部二級學院院長這個群體作為案例對象。二級學院的內部管理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在這個縮微版的“高校”中可以對高校整體管理略窺一斑。同時,由于二級學院很多工作要與校內各職能部門合作協調,也可以輻射到職能部門領導力建設的情況。本案例集不僅適用于高校管理實踐者的學習,也可以用于管理研究者的教學案例。
把所有困難都視為小困難的院長
——A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一、護理學院的建立及其發展
二、被任命為院長
三、明確院長定位和學院定位
四、推動實踐教學
五、以課程項目制來管理教學
六、師資隊伍建設
七、未來愿景
【案例評析】
在學校利益和教師利益之問尋找平衡點的院長
——B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一、與學院同步成長
二、推動學科建設
三、師資隊伍建設
四、溝通方式
五、煩惱
六、對院長的認識
【案例評析】
軟環境非常重要
——C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一、“海龜”教授競聘上崗
二、把培養人才作為根本任務
三、師資隊伍律設
四、軟環境非常重要
五、對院長的認識
【案例評析】
制度是管理的法寶
——D大學Q學院院長
一、直選上任院長
二、重視管理制度化
三、重視本科生培養
四、師資隊伍建設
五、對院長的認識
六、未來愿景
【案例評析】
踏踏實實做事的院長
——E大學理學院院長
一、“特殊”的院長
二、師資隊伍建設
三、溝通
四、教學管理
五、**棘手的事情
六、**得意的事情
七、未來愿帚
八、院長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九、領導風格
【案例評析】
把學院管理做透明
——F大學R學院院長
一、競聘上任
二、師資隊伍建設
三、學院結構調整
四、教學管理
五、**有成就感的事情
六、學院發展愿景
七、領導風格
【案例評析】
以學科建設為重點
——G大學S學院院長
首先要對教育有感情
——H大學T學院院長
從機關角度反思院長的領導力
——I大學人事處處長,原M學院院長
高起點辦學
——I大學N學院院長
在改革中謀求發展(一)
——K大學化工學院院長李紅海
在改革中謀求發展(二)
——K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曉兵
學科規劃與學科方向選擇是重心
——L大學z學院院長孫小華
后記
《高校領導力建設:二級學院院長管理案例》:
第一,堅持抓項目,抓平臺。當時正好趕上國家質量工程項目的申報高峰,張甘武帶領大家在特色專業、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教學團隊等方面做了很多省級或**項目。
第二,狠抓本科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副院長,張甘武將培養本科生的科技創新能力作為重點來抓,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認為,本科教學是否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關鍵在于學院是否真正把錢花在學生身上,是否真正讓本科生開展實驗。為此,他積極推行本科生科技創新工作。經過院長同意,學院每年拿出幾萬塊錢來做本科生科技創新工作,把錢給學生,把項目給學生,對這些項目不作任何考核,目標就是讓學生進入實驗室。后來,學院又與企業合作,由企業設立項目主題并出資,學院組織學生,學生做出產品后,企業進行評審。同時還規定,只要學生獲得省級獎勵或創新項目獎勵,學院就獎勵指導教師。可以說,這個過程是一個幾方共贏的過程,一方面學生得到了鍛煉,另一方面企業從中找到了新理念和新產品,與此同時還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這樣,本科生確實進入了實驗室,而且本科生的科技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由張甘武本人指導的本科生曾主持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比賽,他所指導的本科生科技創新也曾獲得各種獎項,并形成系列論文。
第三,狠抓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是針對大家不重視教學方法的現實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育有特色的教學成果。張甘武主張設立教學改革項目,學院總共投入30萬,教改項目分為重大、重點和一般三個等級,分別給四萬元、兩萬元和一萬元的支持資金,但要求項目主持人必須和其他幾位教師合作完成項目,嚴禁一個人單干。這樣的措施,鼓勵了教師合作研究教學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張甘武本人則先后承擔了學校精品課程的建設,也主持了多項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第四,對本科教學實行高壓政策。Q專業是應用型學科,為企業服務很有市場,非常容易賺錢,所以很多教師根本不在乎學院發多少錢給他。在這種情況下,張甘武針對本科生教學工作采取了兩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求所有教師必須給本科生上課,而且專業課必須是小班教學,班級人數不允許超過60人,如果教師不完成學院安排的本科教學任務,就將其定位成教學事故,在獎勵或職稱評審等方面都是一票否決。另一方面,利用經濟杠桿來調節,激發教師為本科生上課的積極性,把課時費翻一番,同時還依據職稱和學生人數給課時費乘以一定的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