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旅游開發與規劃新論:基于案例的分析》的內容分兩個部分,即上篇和下篇。上篇為三門峽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案例,收錄專家論證通過的由王慶生主持編寫的旅游規劃圖文及相關案例分析論述;下篇為區域旅游開發與規劃新論:基于案例的分析,主要基于王慶生等發表過的論文,重點圍繞旅游開發與規劃研究領域中有關旅游開發理論與模式探索、旅游產業集群與產業組織研究、濕地生態旅游開發、主題街區與主題公園開發、區域旅游合作以及區域旅游規劃編制創新、旅游地域系統研究、旅游資源深度開發、旅游產業化與提升軟實力以及旅游電子商務研究進展等論題展開,并補充旅游開發與規劃領域新進展。
王慶生,天津商業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旅游規劃與開發專業。烏克蘭敖德薩國立大學生地質地理系社會與經濟地理學方向博士研究生畢業,哲學博士學位(Ph.D.)。兼任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理事、天津市旅游協會常務理事、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詢專家庫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地域研究與開發》《天津商業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編委等。國內外出版著作(第一作者或獨著)10部(國外出版2部),在國內外發表旅游研究論文90余篇(國外發表6篇);主持編制基層區旅游規劃課題40余項。近5年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及天津市課題多項;連續3次分別赴新疆喀什、甘肅敦煌、西藏昌都從事“旅游支教”講座活動;2011年9月曾為“世界旅游組織(UNWTO)(天津)亞太旅游官員培訓班”授課,授課主題為“Tourism Planning(旅游規劃編制)”,并受到時任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伊(Taleb Rifai)的接見。2009年1月被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天津市優秀留學人員”榮譽稱號。
上篇 三門峽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案例
緒言
第1章 三門峽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文本
1.1 規劃總則
1.1.1 規劃技術路線
1.1.2 規劃范圍
1.1.3 規劃性質
1.1.4 規劃期限
1.1.5 規劃原則
1.1.6 規劃編制依據
1.2 旅游資源及其評價
1.2.1 旅游資源概況
1.2.2 旅游資源綜合評價
1.3 旅游發展戰略
1.3.1 規劃指導思想
1.3.2 戰略選擇
1.3.3 旅游產業定位
1.3.4 旅游業發展目標定位
1.4 旅游開發空間布局規劃
1.4.1 三門峽市在全省旅游空間布局中的地位
1.4.2 旅游開發空間布局目標
1.4.3 空間布局原則
1.4.4 旅游開發空間布局
1.4.5 旅游空間開發重點及發展思路
1.5 旅游產品開發與項目建設規劃
1.5.1 旅游產品開發
1.5.2 著力打造5張王牌
1.5.3 重點建設十大景區
1.6 城市旅游規劃
1.6.1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1.6.2 特色旅游
1.6.3 游憩商業區
1.6.4 環城游憩帶
1.7 區域旅游協作規劃
1.7.1 區域協作總體目標
1.7.2 區域旅游協作原則
1.7.3 區域旅游協作戰略思路
1.7.4 旅游城市協作體系建設
1.7.5 區域旅游協作的重點
1.7.6 旅游營銷及旅行社的協作
1.7.7 旅游運輸公司的協作
……
下篇 旅游規劃與開發專題研究
《區域旅游開發與規劃新論:基于案例的分析》:
第一,為形成旅游產業集群優勢,今后應把鼎湖灣作為函谷關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整合促銷策略,并突出其濕地生態旅游的獨特魅力,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力求建設成河南省濕地生態旅游示范景區。
第二,考慮到本景區的對外影響力和深度開發,從旅游營銷的觀點出發,該景區的對外宣傳應根據不同的輻射半徑,采用分圈層宣傳主題。具體講就是,在三門峽市域,強調其“雙休日休閑佳地”功能,把旅游服務設施配套和地方特色水產小吃開發放在首要地位;對河南省省內市場,突出和放大其濕地生態功能,打出“鼎湖灣黃河水泊蘆葦蕩”的品牌,增強其形象感召力;省外市場,應使用景區的規范稱謂——鼎湖灣風景區,著力點應放在景區的文化底蘊和“濕地生態旅游示范景區”的宣傳上。
第三,改善蘆葦蕩環境,適當布置旅游服務設施,并考慮對景區的其他人口位置確定做進一步研究。
(3)仰韶文化山水旅游產業集群
仰韶文化山水旅游產業集群依托仰韶文化最早發現地的主體文化背景,重點培育仰韶大峽谷風景區,使其成為東部旅游區的增長極,充分發揮區域增長極對周圍景區如韶山風景區、仰韶村文化遺址、空相寺等及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吸引旅游相關要素的聚集或扎堆,實現區域旅游集群式發展。由于東部旅游資源互補性強,區域聯合開發和營銷前景預期較好,通過進一步完善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營造旅游景區聯合和相關要素的聚集環境,使旅游景區間信息通達度進一步提高,相關行業關聯度進一步加強,最終形成旅游區及相關要素間內在聯系緊密,專業化分工協作網絡互動局面。整個集群根植于地方特色的仰韶文化,集群發展要重視整個地方文化氛圍的營造,對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業形象。
1)仰韶大峽谷旅游產業增長極
澠池仰韶大峽谷緊鄰黃河,且以峽谷多、風景美著稱,堪稱峽谷大觀。
a.存在問題:仰韶大峽谷景區冠以“大峽谷”之稱謂,存在和省內太行大峽谷、豫西大峽谷、黛眉大峽谷同質資源競爭問題;主題形象不清晰是景區未來存在的第二個問題;該景區發展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旅游產品定位模糊,因為這里地處黃河小浪底水庫邊緣,但距離客源地澠池縣城較遠(50千米左右),交通距離因素以及其通達性因素決定了其產品導向必須向多日游方向發展。
b.開發思路:鑒于澠池縣已經委托相關部門編制完成了仰韶大峽谷詳細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已通過相應級別的專家評審,本規劃只做以下補充說明。
第一,仰韶大峽谷開發要高起點、高要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峽谷氣勢。仰韶大峽谷自然景觀優美,要注意處理好設施建設與自然景觀的協調,重點旅游區域在不破壞自然景觀的前提下適度開發,避免過多水上游樂設施建設。仰韶大峽谷山水組合較好,自然景觀優美的區域,如神龜峽,根據其奇特的石頭造型和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給各個區域段分別起名,表達其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第二,鑒于與省內同質旅游資源的競爭問題,今后在形象定位上重點應突出其鄰近黃河小浪底水庫以及有仰韶文化做底蘊的特殊優勢,把峽谷自然景觀開發和休閑度假、科普旅游結合起來,并引入先進的市場營銷機制。
2)韶山森林公園
a.特色:韶山主峰秀出群山,登高遠望,可觀賞澠池古八景之一的“韶嶺疊翠”。虎跳石、老君弈棋、石雷公塔林、觀音峰、蛤蟆峰、鷹嘴峰、飛來石、仙人指路、五指峰、神龜探首、四佛崖、分金樓、月亮石、過風溝、老君塔等山峰或惟妙惟肖,或險峻無比,相互映襯,令人心曠神怡。主峰南坡尚有云門寺遺址、扳倒井、和尚塔等人文景觀。
b.存在問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景區的基礎設施不配套。
c.發展思路:應按照河南省林業調查院編制完成的《韶山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法開發和建設。從長計議,應把韶山發展成為森林生態旅游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