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系統論述神經癥禪學治療的專著,在理論闡述方面本著不“過度詮釋”和不“過度推演”的原則,把與神經癥有關的精神醫學知識、心理學知識及禪學知識進行整合,力求雅俗共賞;在治療方面,強調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書適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咨詢師、精神科護士、神經癥患者及家屬、心理學愛好者、禪學愛好者閱讀和使用,也可供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等修身養性之用。
神經癥(Neurosis),既 往亦稱神經官能癥,現在多 俗稱為“心理障礙”,以“意 識的心理沖突”和“精神痛苦 ”為核心表現,具有發病率 高、復發率高、患者社會功 能明顯減退等特點,嚴重影 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 也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 加快,學習、就業、工作壓 力的增大,競爭加劇以及個 體對自我期望值的提高,精 神壓力也隨之增大,神經癥 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趨勢。據 估計,90%以上的神經癥病 人從未到精神科診治。因此 ,充分認識和有效治療神經 癥已成了我們重要的醫學課 題和社會責任。 目前,有關神經癥治療 的主流方法有心理治療和藥 物治療。可是,抗抑郁藥和 抗焦慮藥等精神科藥物不像 抗生素治愈細菌感染那么徹 底,它們并不能“根治”疾病 ,一旦停止治療,精神科藥 物的療效往往就會消失,而 且很多病人都會復發。這樣 ,即使最有效的藥物,也不 是解決心理問題的理想方法 。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亦是如此,對于暫時緩解精 神障礙的某些癥狀是有效的 ,卻沒有明顯提高對生活感 到幸福、滿意的人群比例。 因此,在施行經典的藥 物治療和心理療法之外,醫 患雙方都從未停止過尋找神 經癥的其他療愈之道。例如 ,美國精神醫學家阿方索· 凱斯都在20世紀60年代, 融合了西方現象學及東方宗 教(瑜伽、密宗和禪學)的 理念、技巧,創立了一種治 療神經癥的綜合療法——精 神和諧學療法。1997年,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 大部分患有抑郁癥及焦慮癥 的美國人都寧愿選擇“另類 和補充”療法,而不愿選擇 傳統的心理或藥物療法。 近年來,我們在神經癥 的臨床實踐中開展了正念禪 修及閱讀禪學故事、語錄和 詩偈等禪療方法,發現禪學 方法的使用對減少抗抑郁藥 和抗焦慮藥等精神科藥物的 用量、縮短病程、促進患者 康復都大有幫助;對輕癥患 者,禪療方法可以單獨使用 。 有鑒于此,我們在緊密 結合神經癥臨床經驗的基礎 上,反復研讀與神經癥有關 的禪學文獻,本著“古為今 用、洋為中用”的原則編寫 了《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 慧治療神經癥》,希望對提 高神經癥的治療效果有所裨 益。 本書分3篇,共9章。基 礎篇在介紹神經癥的概念、 臨床表現與診斷依據、治療 現狀與難點的基礎上,對神 經癥禪療的可行性、禪學中 的人生觀和人性觀、神經癥 的禪學病理觀和病因觀、禪 悟和禪定的心理治療思想等 進行深入探討。正念禪修篇 除系統整理正念禪修的概念 、特質、常見誤解及價值外 ,對正念禪修治療神經癥的 原理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對 神經癥的常用正念禪修方法 進行了全面的介紹。智慧療 法篇圍繞著神經癥患者的臨 床情況,精選適合神經癥治 療的禪學格言、詩偈和故事 ,并結合現代心理學和精神 醫學知識,對神經癥進行生 動形象的體悟與闡釋。 盡管本書是一部系統論 述神經癥禪學治療的專著, 但并不是教你追求特殊的開 悟境界。不企圖達成有別于 當下的意識狀態,不參公案 或話頭,透過專注禪定引發 三昧之境;而是幫助修習者 維持感官的開放度,留意身 心在每個當下的反應與變化 ,逐漸增強對身體的覺知力 ,愈來愈細微地發現意識底 層的焦慮感,學習如何對瞬 息萬變的思維活動進行標示 ,領悟人生、人性、健康、 疾病等方面的禪學觀點,以 勘破那些在早期成長過程中 所種下的錯誤信念和方法, 突破這些根深蒂固的制約系 統,學會“正念”地、“智慧” 地活在“此時此地”之中。 本書**的特點是:在 理論闡述方面,把與神經癥 有關的精神醫學知識、心理 學知識及禪學知識進行整合 ,力求雅俗共賞;在治療方 面,強調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適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咨 詢師、精神科護士、神經癥 患者及家屬、禪學愛好者、 心理學愛好者閱讀和使用, 也可供健康人群、“亞健康” 人群等修身養性之用。 包祖曉 2014年12月
包祖曉,男,1974年8月出生,博士,現任浙江省臺州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長期從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運用禪學理念和方法治療各類心理障礙、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軀體疾病,著有《走出絕望:心理醫生教你擺脫抑郁的折磨》、《學習睡覺:心理治療師教你擺脫失眠的折磨》以及“禪療四部曲”——《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喚醒自愈力:用禪的智慧療愈身心》、《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癥》和《過禪意人生:存在主義治療師眼中的幸福》。
基礎篇
第一章 神經癥概述
神經癥的概念
神經癥的臨床表現及診斷依據
神經癥的治療現狀及難點
第二章 神經癥禪療的理論基礎
神經癥禪療的可行性分析
禪學中的人生觀和人性觀
神經癥的禪學病理觀和病因觀
第三章 神經癥禪療的實踐基礎
禪悟的實踐及其心理治療思想
禪定的修習及其心理治療思想
正念禪修篇
第四章 關于正念禪修
什么是正念禪修
正念的特質
對正念禪修的常見誤解
正念禪修的價值
第五章 正念禪修治療神經癥的原理
轉變大腦的反應模式
改變大腦的功能和結構
第六章 神經癥常用的正念禪修方法
態度和準備工作
觀呼吸訓練
觀軀體感受訓練
觀情緒訓練
觀念頭訓練
其他正念修習方法
智慧療法篇
第七章 療愈神經癥的禪門經典語錄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煩惱即菩提
皆令自悟自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
但愿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無心道易尋
直心是道場
春來草自青
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第八章 療愈神經癥的禪門詩偈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
慧能沒伎倆
佛法在世間
了身何似了心休
城外土饅頭
黃葉任從流水去
萬事無如退步人
他人騎大馬
但能放下自天然
只今便道只今句
第九章 療愈神經癥的禪門故事
日面佛與月面佛
未上樹之前是怎么樣的
到火爐里避暑
行腳僧與獨眼龍
沒有生死
有一個不忙的
呼喚主人公
牧牛
放下
掃塵埃
聽到音樂聲了嗎
不如小丑
自性平等
壞脾氣來自哪里
主動接受挑逗
禪師解夢和治病
妄心生暗鬼
“我”在哪里
善待自己的身體
去死一回吧
你想多了
活在當下
順其自然和保持平常心
擺脫完美主義
行動本位
工作具有治療作用
人往往是自己嚇自己
善于忙碌
第84個煩惱
生病是解決沖突情境的方法
心靜自然涼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