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理論篇”和“實務篇”兩個部分,分別從內部審計理論和實務角度詳細論述了內部審計的歷史演進和概念的最新發展,對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和管理,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中的角色和作用,內部審計行為的技術規范、道德規范,內部審計的過程與方法,內部審計工作底稿,內部審計的報告,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管理審計,對舞弊行為進行檢查和報告,績效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建設項目內部審計,內部環境審計。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審計等財經類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對從事內部審計等相關工作的實務工作者的培訓用書。
沈征,天津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2000年獲得審計專業博士學位,通過ACCA、CPA和CIA考試。主持完成審計署科研課題多項,出版專著、教材、譯著多部,發表論文多篇。參加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項目和聯合國審計項目,執行芬蘭世界發展與經濟研究中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巴西國家辦事處審計項目。擔任全國審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協會考試委員會委員、中國審計學會理事、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理事等。
理 論 篇
第一章 內部審計的歷史演進和概念的最
新發展 2
第一節 內部審計的歷史演進 2
一、國外內部審計的歷史演進 2
二、我國內部審計的歷史演進 18
三、內部審計產生與發展的動因和
基礎 21
第二節 內部審計概念的最新發展 24
一、內部審計概念的最早提出 24
二、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
概念界定的發展歷程 25
三、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關于內部審計
概念的全新理念 26
四、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對內部審計概念
的修訂 28
第三節 后安然時代對內部審計職業發展
的最新要求 29
第二章 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 30
第一節 內部審計機構 30
一、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模式 30
二、我國對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的規定和
要求 31
三、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和權限 33
四、內部審計機構與組織中其他治理
主體的關系 34
第二節 內部審計人員 35
一、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的專業
勝任能力 35
二、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
獲取、保持和提高 38
第三節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管理 39
一、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 39
二、內部審計部門管理 41
三、內部審計項目管理 46
四、內部審計質量評估 47
第三章 內部審計的角色和作用 49
第一節 三線模型 49
一、三線模型的原則 50
二、三線模型中的關鍵職責 51
三、核心職能之間的關系 53
四、三線模型的應用 54
第二節 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中的
角色和作用 55
一、組織治理概述 55
二、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中的作用 56
三、提升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中地位的
途徑 57
第三節 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角色
和作用 58
一、風險管理概述 58
二、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確認和
咨詢作用 59
第四節 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地位
和作用 62
一、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地位 62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63
第四章 內部審計的規范體系 65
第一節 內部審計的技術規范 65
一、內部審計準則概述 65
二、內部審計準則的框架結構 67
三、內部審計準則的內容 67
第二節 內部審計行為的道德規范 77
一、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概述 77
二、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框架
結構 79
三、內部審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80
四、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具體
內容 82
第五章 內部審計的過程與方法 88
第一節 內部審計的過程 88
一、規劃內部審計過程的風險關注 88
二、內部審計的計劃階段 89
三、內部審計的實施階段 90
四、內部審計的報告階段 92
五、內部審計的后續追蹤階段 94
第二節 內部審計的方法 95
一、內部審計的取證方法 95
二、內部審計的抽樣方法 99
第三節 內部審計工作底稿 103
一、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概念和
作用 103
二、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類型 105
三、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與
復核 106
四、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和
保管 107
第六章 內部審計報告 108
第一節 內部審計報告概述 108
一、內部審計報告的概念 108
二、內部審計報告的作用 109
第二節 內部審計報告的質量要求 109
一、衡量內部審計報告質量的標準 109
二、編制內部審計報告應注意的
事項 110
第三節 內部審計報告的內容和
格式 111
一、內部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 111
二、內部審計報告的主要內容 112
三、內部審計報告的基本格式 114
第四節 內部審計報告的編制 117
一、內部審計報告的編制程序 117
二、內部審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117
第五節 內部審計報告的復核、報送
和歸檔 118
一、內部審計報告的復核 118
二、內部審計報告的報送 119
三、內部審計報告的歸檔 119
實 務 篇
第七章 內部控制審計 122
第一節 內部控制概述 122
一、內部控制的概念界定 122
二、內部控制的目標 124
三、內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25
四、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126
第二節 內部控制審計概述 127
一、以內部審計機構為實施主體的內部
控制審計的概念界定 127
二、內部控制審計與內部控制評價、
內部控制審計及內部控制評審的
聯系和區別 127
三、內部控制審計的責任劃分 131
第三節 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 132
一、組織層面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 132
二、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審計 140
第四節 內部控制審計的組織方式和
程序 141
一、內部控制審計的組織方式 141
二、內部控制審計的程序 142
第五節 內部控制審計的方法 147
一、個別訪談法 147
二、調查問卷法 148
三、專題討論法 148
四、穿行測試法 149
五、實地查驗法 149
六、抽樣法 149
七、比較分析法 150
第八章 風險管理審計 151
第一節 風險管理審計概述 151
一、風險管理審計的概念界定 151
二、內部審計在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中
的作用 152
三、風險管理審計與風險導向審計的
聯系與區別 153
第二節 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和
內容 154
一、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 154
二、風險管理審計的主要內容 155
三、風險管理審計的主要實施領域 157
第三節 風險管理審計的方法 161
一、傳統審計方法在風險管理審計中
的應用 161
二、風險管理體系建立情況的審計
方法 162
三、常見的風險評估方法 162
第九章 對舞弊行為進行檢查和報告 165
第一節 舞弊的概念界定和表現
方式 165
一、舞弊的概念界定 165
二、舞弊的表現方式 167
第二節 舞弊審計的理論基礎和責任
劃分 168
一、舞弊三角理論 168
二、組織管理層與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
在防范舞弊行為中的不同責任 171
第三節 舞弊審計的程序 173
一、評估舞弊發生的可能性 173
二、舞弊的檢查 175
三、舞弊的報告 176
第四節 計算機舞弊的控制與審計 177
一、計算機舞弊的類型 177
二、計算機舞弊的控制和審計方法 179
第十章 績效審計 182
第一節 績效審計概述 182
一、績效審計的歷史演進 182
二、績效審計的概念 184
第二節 績效審計的內容 186
一、績效審計的范圍 186
二、績效審計的具體內容 188
第三節 績效審計的方法 189
一、數量分析法 189
二、比較分析法 191
三、因素分析法 192
四、量本利分析法 193
五、專題討論會 193
六、標桿法 194
七、調查法 195
八、成本效益(效果)分析法 196
九、數據包絡分析法 196
十、目標成果法 197
十一、公眾評價法 197
第四節 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 198
一、評價標準的來源 198
二、評價標準的確定 199
第五節 績效審計報告 202
一、績效審計報告的要求 202
二、績效審計報告的內容 203
第十一章 信息系統審計 206
第一節 信息系統審計概述 206
一、信息系統審計的概念 206
二、信息系統審計的目標 207
三、信息系統審計中的職責劃分 208
第二節 信息系統審計的程序 209
一、信息系統審計計劃 209
二、信息技術風險評估 210
三、信息系統審計測試 211
四、信息系統審計報告 211
第三節 信息系統審計的內容 212
一、組織層面信息技術控制的審計 212
二、信息技術一般性控制的審計 212
三、業務流程層面相關應用控制的
審計 213
第四節 信息系統審計的方法和
技術 214
一、信息系統審計的基本方法 214
二、信息系統審計的具體方法 217
三、信息系統審計的具體技術 218
第十二章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 223
第一節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概述 223
一、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產生和
發展 223
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概念 226
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 227
四、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229
第二節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和
內容 232
一、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 232
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235
第三節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 238
一、審計準備階段 238
二、審計實施階段 240
三、審計終結階段 243
四、審計結果運用及后續審計 244
第四節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方法、
審計評價及責任界定 245
一、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方法 245
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 247
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 249
四、審計分類評價標準與綜合評價
應用 255
五、經濟責任的界定 258
第十三章 建設項目內部審計 261
第一節 建設項目內部審計概述 261
一、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的概念 261
二、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的目標 262
三、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的特點 263
四、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的實施 264
第二節 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的內容 265
一、投資立項審計 266
二、設計(勘察)管理審計 268
三、招投標審計 270
四、合同管理審計 273
五、設備和材料采購審計 275
六、工程管理審計 278
七、工程造價審計 280
八、竣工驗收審計 282
九、財務管理審計 283
十、后評價審計 286
第三節 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的方法 287
一、工程造價審計方法 287
二、建設施工承包合同形式下的造價
審計重點 290
三、建設項目內部審計中的工程質量
檢測方法 291
第十四章 內部環境審計 294
第一節 內部環境審計概述 294
一、內部環境審計的產生和發展 294
二、內部環境審計的概念界定 295
三、內部環境審計的類型 296
四、內部環境審計的組織方式 297
第二節 內部環境審計的目標和
內容 298
一、內部環境審計的目標 298
二、內部環境審計的內容 300
第三節 內部環境審計的方法 310
一、內部環境審計的通用方法 311
二、內部環境審計的特殊方法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