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入世:隨想錄》內容包括:向日葵、五蘊皆空、刀山坐禪、慈航、普度、香格里拉印象、魚角度、壺之系列茶禪一味、壺之系列松月禪意、壺之系列竹本無心、壺之系列梅知春早、窗里窗外、談讀書、談治學、淡藝術、淡工作、靜觀、悟道、立言、理念為首、管理為基、識人唯心、明鏡止水、做真人、說真話、交高友、品世相、守真、逸興、家庭之趣、處世之道、節日之思、旅游感悟、思考、踐行、談學習、談生活、談身心、談品行、親情、友情、師生情。
《出世入世:隨想錄》內容介紹:所謂出世,并非純然消極,而是與世間事務和功利拉開一個距離——在“色界”之外看“心”,活得灑脫一些。
所謂入世,也并非與世人爭長論短,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色界”之中悟“法”,活得通透一些。一起來翻閱《出世入世:隨想錄》吧!
說起趙老師,他就是這學期我們班新來的美術老師。他這人特別“怪”,不信,你聽。
一是長相“怪”。記得上第一節美術課時,他一走進門,我們都被他的樣子驚呆了,只見他站在講臺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著我們,一張嚴肅的臉,繃得緊緊的,嘴巴周圍長滿了黑黑的胡子,密密麻麻的,叫你怎么數也數不清。說起話來,胡子都好像在不停地抖動,真滑稽,這模樣既像臺上唱古裝戲的人,又像一位威武嚴肅的大將軍。
二是講課“怪”。別看他一臉嚴肅,上起課來,可幽默風趣啦!那天上課,趙老師說教我們畫亭子,這下,大伙樂了。老師列舉了許多亭子:蘭亭、八角亭……正當大家聽得入神時,趙老師卻戛然而止,頓了頓,問大家:“你們知不知道天下第一行書是誰寫的?”我們被老師的話問得怔住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只好向趙老師求教。趙老師笑了笑,說:“當然是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寫的,而且就在蘭亭。不信,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王羲之和他的好朋友,在蘭亭邊賞景邊喝酒,寫了很多詩,最后決定編成詩集,大家公推王羲之作序,王羲之乘著酒興揮就一篇《蘭亭集序》。寫完一看,他覺得字跡十分潦草,就決定重寫一遍,可是他怎么寫,也沒原來的好。就這樣,神來之筆,竟成千古絕唱!《蘭亭集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原來是這么回事!我們聽了都恍然大悟。趙老師接著說:“你們現在行書寫得再好,最多只能算第四行書!”“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異口同聲地問。趙老師說:“因為第二行書,第三行書,都有人占了,你們說,你們還能排在他們前面嗎?”這回,大家哄堂大笑,趙老師也摸摸他那可愛的胡子,笑了。
趙漢陽,字天河,別署木直齋主人。1969年出生,浙江新昌人。美術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文化產業管理“三本”學歷,中學高級教師。
弱冠從教謀生,而立讀書養心,不惑習字寫經……平淡的日子,偶爾抓住幾許飄忽而過的思緒細品,不經意間悟得一絲禪意,興之所至化作藝術形象,得意忘形,聊以自娛。
代序一 怪老師魯盼思
代序二 一個不平凡的師傅南策軍
代序三 我心目中的真人許萬明
向日葵
五蘊皆空
刀山坐禪
慈航
普度
香格里拉印象
魚角度
壺之系列茶禪一味
壺之系列松月禪意
壺之系列竹本無心
壺之系列梅知春早
窗里窗外
精進篇
談讀書
談治學
淡藝術
淡工作
禪靜篇
靜觀
悟道
立言
般若篇
理念為首
管理為基
識人唯心
明鏡止水
修身篇
做真人
說真話
交高友
品世相
養性篇
守真
逸興
生活篇
家庭之趣
處世之道
節日之思
旅游感悟
育人篇
思考
踐行
家教篇
談學習
談生活
談身心
談品行
情誼篇
親情
友情
師生情
后記
《出世入世:隨想錄》:
老頭是一個中學語文教師,做學問一絲不茍,是我的“一字師”。
老頭退休后發揮余熱,到我校任校報編輯。有一次,我指出領導文章中“卯足了勁”的“卯”字應為“鉚”,他就對我贊許有加,而我對他的鐵骨錚錚也頗為敬仰,于是我們成了忘年交。
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倔”,是他對我的一篇論文的看法。
2003年,我拿一篇論文向他請教。說是請教,實則不無炫耀之意。三天后他找我,給我指出了一個別字。因為文中“藉以狀物抒情”一句引自一位畫家的課徒畫稿,我把“藉”錯看成了“籍”,我對這兩字的用法也不甚了了,所以盡管自查多次,也沒發現。
我讓他談談對論文的看法,本想討幾句溢美之詞,誰知他竟說:“文字功夫超越一般教師,參加諸暨市評比一等獎沒問題,但沒有振聾發聵的觀點,再往上送的話,基本上只有三等獎。”結果真被他言中,志在必得的全國一等獎沒有拿到,偏偏就是三等獎。
如此直言的“倔”老頭,可謂諍友。
第二次感受到他的“倔”,是他對自己人格的尊重。
2004年,他編輯的一期校報出了問題——兩幅上級領導視察學校的照片與說明文字互換了,導致校報重印。而第一次印刷的三千多元費用由他自己掏錢。本來,校報是經層層審稿的,不知是上級領導出于信任,還是敷衍了事,任何領導也沒發現問題,說句不恭的話,審了等于白審,出了問題卻沒有任何人愿意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