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依照時間的順序將世界史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和現代四個篇章。以古國文明、社會變遷、戰爭風云、科學進步、民族革新等主題事件把龐大的世界史枝干裝扮得生機勃勃。讀者可以在這里領略不同國家的歷史面貌、風土人情。這樣讀者既可以增長知識,又能夠開闊眼界。雖然那些人和事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歷史留下了他們的印記。
《世界上下五千年/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通過科學的體例、全面的內容,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地講述了世界歷史,使得這一經典讀物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等方面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將世界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能切實感受到歷史的興衰演變與風云變幻。回顧浩瀚的歷史長河,不得不贊嘆燦爛的人類文明。人類走過的每一步都充滿艱辛,世界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值得回味,值得人們思考。
《世界上下五千年》是一部知識性與趣味性并重的通俗歷史讀物。它以世界范圍內的人類歷史為主干,以五千年來的各國文明、社會變遷、政治經濟、風云人物、科學進步和地理發現等為多姿多彩的枝蔓,編寫成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讓年輕的朋友們能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余,漫步在歷史走廊中,了解歷史,拓展見識,開闊心胸。
物換星移幾度秋!幾千年來,人類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有興盛有衰敗,有輝煌有悲愴,有和諧安寧的太平盛世,也有腥風血雨的戰斗廝殺。這一切匯成了浩瀚的歷史長河,鑄成了燦爛的現代文明。人類走過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艱辛,世界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深思!世界各國都留給人們值得學習的文明。古埃及神秘的金字塔,消失了的國家;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雄霸歐洲的拿破侖;歷史轉折期的莫斯科,震驚人類的世界大戰……每一個文物都有段厚重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一段艱難的歷程。它們見證了人們經歷過的風雨,承載著人們的榮與辱。
哲人培根說過:讀史使人睿智。是的,歷史蘊含著經驗與真知。學習歷史,不僅是為了掌握關于過去的一門學問,更不是只為獲得展示儒雅、炫耀淵博的一種資本,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為了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是為了充實自己的頭腦,汲取寶貴的人生啟迪。
早在半個世紀之前,歷史哲學家柯林武德就曾指出:研究歷史就是為了對人類目前的活動看得更清楚。看來,學史確實有著實實在在的“功利性”。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不了解本國和本民族的歷史都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而對于一個現代人來說,只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對世界的歷史一無所知,也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社會發展至今,誰再對別國歷史不聞不問,誰再對異邦文化橫加排斥,誰就難以成為一名眼界開闊、前途遠大的“地球村”村民。可以說,對于現代人來說,哪一方面歷史知識的缺乏,都是知識結構的一種欠缺。
歷史知識的普及向歷史讀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讀物是無法滿足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讀物為甚。
在浩如煙海的史學書籍中,要想找到一本真正把知識性和通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的世界史讀物,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對各類史書有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的語言形式,呆板平直、缺少生氣的敘述方式,似乎已在歷史書籍與普通讀者之間筑起了一道壁障。
《世界上下五千年》一書,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以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一個個歷史故事,通過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歷史故事展現五千年世界風貌,以形象明快的語言描述一個個歷史人物,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勾畫人類文明發展的蹤跡,是本書力求突出的特點。總之,向廣大讀者,特別是向廣大青少年讀者奉獻一本人人都能讀得懂的世界史讀物,是本書編者的心愿。
《世界上下五千年》讓你在五千年的歷史中,進行一次人類文明的巡視!
古代篇
失蹤了的國家
金字塔之謎
古都底比斯的興衰
古埃及國王——太陽之子埃赫那吞
猶太民族的流浪生涯
金“約柜”和“所羅門珍寶”
伯里克利時代
民主的雅典
斯巴達克起義斗爭
羅馬帝國的強盛和滅亡
陷落的君士坦丁堡
新教路德宗奠基人馬丁·路德
日內瓦教皇加爾文
稱雄一時的奧斯曼帝國
哥倫布與新航路的開辟
近代篇
蒸汽機的真正發明者
喬治·華盛頓
巴士底獄戰斗
拿破侖與滑鐵盧戰役
奴隸貿易
馬克思與《資本論》的誕生
血戰葛底斯堡
倒幕運動與明治維新
薩拉熱窩的槍聲
坦倫堡戰役
人類第一次毒氣戰
凡爾登戰役
現代篇
分贓的丑劇——巴黎和會
新經濟政策的誕生
經濟危機的危害
希特勒
九一八事變
埃塞俄比亞的抗戰
保衛馬德里
火箭的發明
美國發明了第一顆原子彈
敦刻爾克大撤退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偷襲珍珠港事件
著名的中途島海戰
諾曼底登陸
刺殺希特勒行動
原子彈轟炸日本
日本宣布投降
正義的審判
聯合國的成立
在很久以前,在深深的大西洋的洋底,有一個沉沒的國家,據說那就是大西國。最早記載大西國的事情的人是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克里齊》里,柏拉圖說,大西國原來是全世界文明的中心。
它比利比亞和小亞細亞加在一起還要大,它的勢力很強大,一直延伸到埃及和第勒尼安海。
后來,大西國對埃及、希臘和地中海沿岸所有其他民族都發動過戰爭。一次,大西國對雅典發動了戰爭,雅典人進行了殊死的抵抗,將大西國的軍隊擊退。不久,一場大地震使大西國沉沒了。
波塞冬是大西國的創始人。波塞冬娶了當時一位美麗的姑娘克萊托為妻。她為波塞冬生了10個兒子。
波塞冬把大西國分成10個部分交給他的10個兒子分別掌管,他們就是大西國最初的lO名攝政王。波塞冬的長子阿特拉斯是大西國王位的繼承者。最初的10名攝政王曾相約,絕不互動干戈,互相侵犯。
大西國的海岸線綿長,高山秀麗,平原遼闊。大西國天然資源豐富,農作物一年可收獲兩次,人民大多依靠種地、開采金銀等貴金屬礦和馴養野獸為生。
在城市和野外到處是鮮花,大西國的許多人便靠提煉香水為生。
人口稠密的大西國熱鬧非凡。城中遍布花園,到處是用紅、白、黑三種顏色大理石蓋起來的寺廟、圓形劇場、斗獸場、公共浴池等高大的建筑物。碼頭上,船來船往,許多國家的商人都來此進行貿易活動。
隨著大西國的逐漸強盛,大西國的國王也變得野心勃勃。在貪得無厭的野心驅使下,他決心要發動更大的戰爭來征服全世界。然而一場強烈的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洪水,卻使整個大西國在一天一夜之間消失了。
大西國是什么時候沉沒的?根據柏拉圖在另外一本書中所記載的說法推算,大約是11150年前。
柏拉圖曾多次說,大西國的情況是歷代口頭流傳下來的,絕非是他自己的虛構。據說柏拉圖為此還親自去埃及請教當時有聲望的僧侶。
在談到大西國時,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也曾說過:“好就好在它是事實,這要比虛構的故事強得多。”如果柏拉圖所說的確是事實,那么早在12000年前,人類就已經創造了文明。但這個大西國它在哪里呢?千百年來人們對此一直懷有極大的興趣。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海域,以及在巴哈馬群島、佛羅里達半島等附近海底,都接連發現過轟動全世界的奇跡。
1968年的某一天,巴哈馬群島的比米尼島附近的大西洋海面上一片平靜,海水像透亮的玻璃一樣清澈。幾名潛水員在坐小船返回比米尼島途中,有人突然驚叫了起來:“海底有條大路!”幾個潛水員不約而同地向下看去,果然有一條用巨石鋪設的大路躺在海底。這是一條用長方形和多邊形的平面石頭砌成的大道,石頭的大小和厚度不一,但排列整齊,輪廓顯而易見。這是不是大西國的驛道呢?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一群科學研究人員來到了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附近。他們從800米深的海底里取出了巖心,經過鑒定,這個地方在12000年前,確實是一片陸地。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導出來的結論,竟然同柏拉圖的描述如此驚人的一致!這里是不是大西國沉沒的地方呢?前蘇聯的一艘海洋考察船1974年在大西洋下拍攝了8張照片——共同構成了一座宏大的古代人工建筑!這是不是大西國人建造的呢?1979年,美國和法國的一些科學家使用十分先進的儀器,在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底發現了金字塔!塔底邊長約300米,高約200米,塔尖離洋面僅100米,比埃及的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兩個巨大的洞穴,海水以驚人的速度從洞底流過。
這大金字塔是不是大西國人修筑的呢?大西國軍隊曾征服過埃及,是不是大西國人將金字塔文明帶到了埃及?美洲也有金字塔,是來源于埃及,還是來源于大西國?1985年,在“魔鬼三角”海區之下,兩位挪威水手發現了一座古城。在他倆拍攝的照片上,有平原、縱橫的大路和街道、圓頂房屋、角斗場、寺院、河床……他倆說:“絕對不要懷疑,我們發現的是大西國,和柏拉圖描繪的一模一樣!”會是真的嗎?遺憾的是,百慕大的“海底金字塔”是用儀器在海面上探測到的,迄今還沒有一位科學家能確證它究竟是不是一座真正的人工建筑物,因為它也可能就是一座角錐狀的水下山峰。
前蘇聯拍下來的海底古建筑遺址照片,目前也沒有人據此可以證實它就是大西國的遺址。
比米尼島大西洋底下的石路,據說后來有科學家曾經潛入洋底,在“石路”上采回標本進行過化驗和分析。結果表明,這些“石路”距今還不到10000年。如果這條路是大西國人修造的話,它至少不應該少于10000年。至于那兩個挪威水手的照片,直到今天也無法驗證。
可以得到的正確結論是,在大西洋底確實有一塊沉下的陸地。
因此,如果大西洋上確實存在過大西國,大西國確實像傳說中的那樣,沉沒在大西洋底,那么,在大西洋底就一定能找到大西國的遺跡。
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考古學家宣布,他已經在大西洋底發現了大西國的遺物。所以直到今天,大西國依然是一個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