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14個縣市,行程約1.53萬公里,采訪90多個人,揭示新農村現實的萬千細節,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厚重史詩和壯闊續篇,以人為志,尋找人類和一個政黨如何超出平凡、成就偉大的秘密!
為反映湘西精準扶貧全貌,采訪是以“大湘西”為范圍的,除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還包括常德、張家界、懷化三市的部分地區。借助湖南文藝出版社“作戰式的保障”方式,40多天的采訪時間里,完全可用“馬不停蹄,夜以繼日”來形容,先后深入30多個村寨,采訪了90多人,行程1.53萬公里。最后,從5700分鐘采訪錄音和200余萬字的采訪筆記等素材中,以人為志,選取了20多個親歷者的故事,運用復調結構,通過不同側面,描寫了普通人的各種命運和奮斗歷程,希望以此揭示億萬國人參與、發生在新時代中國鄉村空間的戰貧壯舉,探析“精準”戰勝貧困的田野個案,以企回答如何在“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中,讓落于時代之后的他們和我們,攜手前行,把“汔可小康”的憧憬變為現實,從而讓我們每個人都有詩和遠方,都有一個回得去的故鄉。
盧一萍,四川南江縣人,曾在新疆度過20余年軍旅生涯,現居成都。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白山》《激情王國》《我的絕代佳人》,小說集《帕米爾情歌》《天堂灣》《父親的荒原》《銀繩般的雪》《大震》,長篇紀實文學《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塹》《祭奠阿里》,隨筆集《流浪生死書》等二十余部。作品曾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中國報告文學大獎、天山文藝獎、四川文學獎、上海文學獎等。
前引
第一篇 首倡地
第一章 探索者們
第二章 先遣隊
第二篇 大地基石
第三章 為了夜郎坪的留守孩子
第四章 牛角山成了一座金山
第五章 楠木橋的演變
第六章 跑出來的五郎溪
第三篇 且將他鄉當故土
第七章 樟坡村里三人行
第八章 科皮村里四碩士
第九章 紅軍村的第24任扶貧隊隊長
第十章 北京來的第一書記
第四篇 在懸崖上逆襲
第十一章 酒鬼的變形記
第十二章 洛塔最受歡迎的人
第十三章 一個農村女人的世界視野
第五篇 仰望星空的人
第十四章 父子的大地藝術
第十五章 石澤林的七彩鄉村
第十六章 王少甫的莓茶王國
第十七章 張順心的愛在竹山
第十八章 老兵永不死
結語
后記